APP下载

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症状的影响

2014-03-21王斌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生脉健康状况放化疗

王斌义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医院,745200)

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症状的影响

王斌义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医院,745200)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症状的影响。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放化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机体免疫力、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机体免疫力、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生脉注射液;转移因子

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理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3大类。临床表现复杂,我国肺癌的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上升幅度最大,已居首位,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本病属中医“肺萎”“痰浊”等范畴,治疗多以扶正培本、宣肺清热、健脾化痰、益气养阴为大法。目前,采用西药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笔者使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笔者在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期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年龄40~75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疾病及急、慢性肝脏疾病,严格遵循放化疗原则和疗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2002年肺癌防治组推荐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中肺癌的诊断标准[2]。主证为肺郁痰淤、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发生反复定位性肺炎,出现刺激性干咳或吐白色泡沫痰,有时痰中带血,常伴有胸闷、胸痛、发热等症状。中晚期可随肿块增大及转移而发生相应的症状,如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腰酸或腰痛、颜面及下肢轻度浮肿、肢体困重、夜尿多、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舌苔黄腻、脉沉涩或沉弱。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肺癌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者;年龄40~75岁;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在三级医院放化疗≥2次者。

1.4 排除标准 ①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或其他肾脏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脑疾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者;④年龄<40岁或>80岁者;⑤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者。

表1 两组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 (x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机体免疫力、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变化比较 (x ±s)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每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4周时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尿全项各项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用x ±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在机体免疫力、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变化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在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世界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及增长率约20%,其中肺癌无论是发病数量(120万/年)还是病死量(110万/年)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西医对肺癌早期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是临床上约86%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治疗以化疗、放疗为主,中位生存期难以>1年。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Lressa、Tarceva的使用给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临床使用,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疗效。宋代以前,古人对肺癌的症状、病机、辨证分型、方药已有初步认识;宋代以后,对肺癌的症状、病机、辨证分型、方药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形成的理论与积累的经验,对于今天我们研究肺癌的诊治、预防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著》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和治疗都有详细的记载,书中提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随结成形而有块”;“息,肺积病也……皆有肺气虚,痰热壅结也,宜调息丸,息丸,当以降气清热,开痰散结为主。”

本研究根据“久病致虚、久病致淤”等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痰、热、虚密切相关。肺失宣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肾阴虚,肺叶失润或“肺热叶焦”,肺气不足,肺脾肾虚,痰热互结,终成本病。生脉注射液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以助血行,祛淤而不伤正,又可利水消肿;熟地、山茱萸、山药既能滋阴补肾又兼补气;麦冬、黄连、玉竹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全方共凑标本兼治、扶正祛邪、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之功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生脉注射液功效主治范围广泛,可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生脉注射液适用于各种休克,具有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对休克时各种病理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可改善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具有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各种癌症患者,配合化疗、放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能改善癌症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消失缩小率。联合转移因子用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健康状况、癌灶的缩小程度等与单纯西医放化疗治疗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症状的改善有显著影响。证实在放化疗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转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更为理想,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治疗新思路。

[1] 乔友林.肺癌防治——新世纪的困惑与希望[J].中国肺癌杂志,2002,5(2):81-82.

[2] 王永炎,严世芸,汪秋芳.实用中医内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71-675.

1672-7185(2014)21-005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1.036

2014-02-21)

R734

A

猜你喜欢

生脉健康状况放化疗
Effects of Shengmai Yin (生脉饮) on pulmonary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symptoms: a randomized,double blind,multicenter control trial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