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炎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主要致病原耐药性分析

2014-03-21李晓静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病原学阴道炎分泌物

李晓静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10041)

阴道炎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主要致病原耐药性分析

李晓静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10041)

目的 探讨女性阴道炎分泌物病原学构成及相关耐药性,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阴道炎患者468例,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泌物含1种致病原289例,占61.75%;2种致病原121例,占25.85%;3种致病原58例,占12.39%。致病原中,真菌占42.13%、细菌占18.72%、支原体占24.26%、衣原体占9.50%、滴虫占5.39%。检出率前5位的致病原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阴道炎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依据上述结果针对性用药。

阴道炎;分泌物;致病原;耐药性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生殖道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病原异常增殖所致。常见的致病原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1]。当前,随着我国人民思想的逐渐开放,加之个人卫生意识不足,阴道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相关致病原耐药性出现变化[2]。因此,了解阴道炎致病原构成及选择敏感的治疗药物,对于提高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笔者选择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阴道炎患者468例,分析其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医务同仁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3年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468例,年龄19~64岁,平均(41.7±20.9)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2.3)个月。主诉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可呈脓性、血性等,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或下腹部疼痛等;均为单纯性阴道炎患者,排除合并宫颈、子宫及附件等疾病。

1.2 检测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师进行标本收集。用拭子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0.5~1 mL洗脱后涂片。检查内容及方法:①直接涂片法常规判断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②以10%氢氧化钾湿片法检测真菌感染,包括菌丝及孢子;③以0.9%氯化钠注射液湿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感染情况;④相关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培养均为常规方法,药敏试验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3]。

2 结果

2.1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 468例患者中,Ⅰ度56例,占11.97%;Ⅱ度79例,占16.88%;Ⅲ度195例,占41.67%;Ⅳ度138例,占29.49%。

2.2 病原学检查 对468例患者均进行致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且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率为100%。其中,分泌物含1种致病原289例,占61.75%;2种致病原121例,占25.85%;3种致病原58例,占12.39%。共检出致病原705份,其中真菌297份,占42.13%;细菌132份,占18.72%;支原体171份,占24.26%;衣原体67份,占9.50%;滴虫38份,占5.39%。检出率前5位的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

2.3 主要致病原耐药性分析 相关耐药性分析见表1~表4。

3 讨论

阴道分泌物检测是明确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病因的主要方法,对阴道炎的临床诊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阴道清洁度用于妇科炎症病情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说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为异常。但是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测与是否合并感染关系并非绝对。也就是说,阴道炎的诊断,尤其是对于致病原的鉴别,要严格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

表1 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性检测 (%)

表2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 (%)

表3 解脲支原体耐药性检测 (%)

表4 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耐药性检测 (%)

阴道炎是常见妇科疾病,>90%由致病菌引起,常见致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病毒等。而在上述致病原中,以真菌、支原体和细菌最为常见。本研究中,共检出致病原705份,其类别分布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4-6]。检出率前5位的致病原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后续的对主要致病原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目前传统抗生素对这5种常见致病原仍具有良好疗效。因此,目前的临床抗生素选择策略仍具有良好的预期效果。

然而,我们认为,由于阴道炎致病原种类繁多,仅凭经验选择抗生素无法满足临床需要[7]。临床医师应重视阴道炎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依据上述结果针对性用药,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1] 姚碧容,朱金国,龚强.1 420例阴道分泌物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71-1872.

[2] 张贤芝,杨娜,何淑霞.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42-1544.

[3] 蓝红云,陈少艳.3 580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47-1949.

[4] 吕春兰,丁志红,张有忠,等.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致病原分布与耐药性调查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549-551.

[5] 周惠琴,赵胜.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4):38-39.

[6] 罗晓璐,朱胜波.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3,10(12):1542-1544.

[7] 李云,李忠涛,夏正武,等.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5):21-23.

1672-7185(2014)21-003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1.025

2014-06-24)

R44

A

猜你喜欢

病原学阴道炎分泌物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阴道炎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阴道炎为什么找上我
喝酸奶能预防阴道炎吗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