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分析与评价
2014-03-20杨德胜
杨德胜
摘要:基于2011年安徽省80个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数据,从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等方面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偏弱的比重较高。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4]岳顺之,许家玲.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5]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6)endprint
摘要:基于2011年安徽省80个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数据,从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等方面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偏弱的比重较高。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4]岳顺之,许家玲.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5]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6)endprint
摘要:基于2011年安徽省80个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数据,从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等方面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偏弱的比重较高。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4]岳顺之,许家玲.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5]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