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吐温的探索精神

2014-03-20孙超

2014年40期
关键词:经历

孙超

摘 要:马克吐温毕生酷爱民主与自由,以笔作为武器,采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创作了大量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本文旨在从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作品两方面探讨马克吐温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马克吐温;批判现实主义;经历

马克吐温被公认为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曾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海明威也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作品根植于美国的土壤,与美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融为一体。

一、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

任何人的个人发展都会受到社会洪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积极的融入其中,并奋力前行。有的人封闭自己在一个小世界中,自得其乐。而具探索精神的人一定是前者,马克吐温在美国的社会发展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用一支笔细腻的勾画出出美国波澜壮阔的近代史。

1.命运多舛的童年

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一个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中的第6个,只有三个兄弟姐妹在童年后存活了下来,其他都不幸夭折了。4岁时,马克吐温一家搬到了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港口城市汉尼拔,这也是他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原型。小马克·吐温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为此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开始了工作。他在在印刷厂当过学徒,当过送报员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马克吐温在学校中所受教育并不多,但社会这所大学教授了他需要了解的一切,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密西西比河与马克吐温

密西西比河被称为母亲河,是美国当时的地理中心,是南北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马克吐温的童年就是在密西西比河边度过的,而青年时代在河上的陌生经历更是让他对这条大河充满了感情。他曾出版过《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书,并提到,“当我在小说或传记中发现一个刻画得很生动的人物时,我对他便产生炽热的个人兴趣,理由是我早已熟悉他了——在密西西比河上遇到过他。”密西西比河沿岸风光秀丽,货物往来十分热闹,马克吐温在河上不仅看到了有探险家精神的走南闯北者,更是见到了社会下层的各色人群。他体验到了河水沿岸的种族歧视和下层人民的痛苦挣扎,这些都成为了他写作的灵感。马克吐温毕生都对密西西比河怀有深厚的情感,甚至他在开始写作生涯后也用在河上水手们标记安全航行的术语作为自己的笔名。

3.马克吐温与西部淘金

淘金热是美国西进运动的产物,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人们涌入西部进行淘金,马克吐温也是其中一个。他在半自传体小说《苦行记》中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1861—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是19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马克吐温自己的生活经历正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居民全面向西迁徙活动的见证,这一迁徙活动持续了长达一代人之久。马克·吐温在西部淘金过程中的经历和磨炼,对描写这样一个繁荣丰富的社会是一次充分的准备,同时,他能够运用一个百分之百的参与者的角度来描述他亲身经历的事件,而不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旁观者。

4.马克吐温与美国内战

马克吐温出生的密苏里州是支持奴隶制的南部各州之一。美国内战爆发后,马克吐温就加入了南方邦联游击队。但那支队伍却想方设法避免与敌军交战。马克·吐温最终气愤离开。在这一期间,他加深了对奴隶制的了解和认识,改变了自身的态度。小马克吐温接受的教育是不抵触奴隶制的,那时人们普遍认为奴隶制是上帝所赞同的一件神圣的事情,奴隶是白人的财产。马克吐温在南北战争期间对于奴隶制的态度有了改变,他一些笔记显示出他对之前对于奴隶制的冷漠和支持感到懊悔。其最有名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描写了哈克对于黑人吉姆态度变化的内心历程,哈克作为一个自然人,对黑奴吉姆提供了各种帮助。而他作为一个社会人,受到了所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束缚,自己内心认为帮助黑奴逃跑是种犯罪,并因此饱受煎熬。在小说的最后,哈克挣脱了文化的束缚,意识到了奴隶制的罪恶。这部小说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高峰,威廉·豪威尔曾称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林肯通过内战解放了黑人,马克吐温通过作品解放了黑奴吉姆。

二、马克吐温的作品

1.马克吐温的幽默

马克吐温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有很多的封号,毫无疑问“幽默大师”是其中之一。正是他的幽默使他收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有位评论家曾说过“马克吐温首先是位善于讲笑话的幽默作家.然后才是别的什么。”馬克吐温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正是美国西部“幽默文学”盛行的年代,西部艰苦的环境使得幽默家成了丰富人民生活的必需者。马克吐温曾在印刷厂当学徒,接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素材。这使得他的幽默源于地方,层出不穷,多姿多彩。马克吐温的幽默是美国式的,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当地的方言,他的幽默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故事,彻底摆脱了欧洲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有其自己的特点。

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都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用一种一本正经的口吻讲述故事,仿佛对自己所讲的一切荒诞事都深信不疑,一点也不觉得可笑。正因为如此,读者才会觉得非常幽默。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贝利过惯了自由散漫的流浪生活,突然做了寡妇道格拉斯的养子,成天学习没完没了的清规戒律,实在令人难熬。他在汇报自己学习时会说“三四个月的光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隆冬的天气。我差不多一直在学习,已经学了一点儿拼音,还会念几课书,写几句话,而且九九表已经背到六七三十五了。”六七四十二这个人尽皆知的算式被小哈克漫不经心的说错,创造了一个新鲜有趣的幽默场景。类似这样的例子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2.马克吐温的批判现实主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幽默中含有对社会丑陋现实的讽刺,他用这种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对资本主义的虚伪、残酷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通过描写小汤姆的冒险经历,对于美国当时虚伪的社会风气、迷信落后的宗教和呆板陈腐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90年代后期,马克吐温创作了大量的游记和杂文,批判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他在讽刺杂文《托钵僧和傲慢无礼的陌生人》,谴责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菲律宾的罪恶行径。在杂文《给坐在黑暗里的人》中指出:殖民者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所谓“文明”礼物,就是“锁链、机关枪、祈祷书”,殖民地人民为此要付出“眼泪、鲜血、土地和自由的代价”。

三、结语

我们可以从马克吐温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看出,他是具有勇气和不断探索精神的作家。

他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是因其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的语言运用。(作者单位:衡水学院分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 吐温.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泊纳德·德沃托《马克·吐温的美国》,纽约,1 9 3 2

[3] 李志斌.马克· 吐温小说幽默艺术的文化根源、理论基础与表现形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猜你喜欢

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在经历和见证中成长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一段好的婚姻,至少要经历三次分离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基层经历”不能“混”
难忘那段经历
我的学阮经历
特殊岁月的特殊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