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贝马斯对沟通阻断的原因分析

2014-03-20安明洋

2014年40期
关键词:旨趣伽达默尔哈贝马斯

安明洋

在重建①认识论的过程中,哈贝马斯尝试以旨趣(interest)②作为认识的基础,并指出人有三种旨趣,即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和解放旨趣。然而因为前两者之影响产生挟制主体认识的意识形态,并使得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处在一种不公平或扭曲的条件下,而这样条件下的认识行为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造成错误的知识,并进一步阻断了主体对客体之间的沟通。

技术旨趣,即人类通过经验-分析科学来去除对环境(外在自然)的不可理解和不可认识,从盲目的被宰制中脱离出来,以掌握和控制环境,进行现存事物的再生产的旨趣。传统西方哲学的知识论很容易陷入主客二元的对立中,其中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所代表的客观主义者,难免将社会中发生的事物僵化为给定的现象,反而轻视主体经验形成的知识。换言之,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者将指导人类知识的旨趣等同于寻找有用的技术工具,最后演变成只重视技术工具,而将主体-人给边缘化,而落入意识形态之中;由于轻视主体经验或忽略了哲学的批判性或反思性,一切以有用为前提,若不符合有用的技术工具,便不会成为人的认识,更不会成为人所得到的知识。

为哈贝马斯而言,皮尔士是第一个涉及自我反思的哲学家。皮尔士以三种不同的推理形式来对孔德提出批判,即演绎、归纳和外展③。其中外展的思维,由于其不仅扩大了知识的论证形式,并给予进行新的假设以规则,因此只有它才能不断推进研究过程。但是皮尔士单纯的把推理建立在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在哈贝马斯看来是有所不足的,因为认识不应只是客观实在性的一种反映,应还包含着积累性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认识是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开展的,并最终凝聚为学习的结果。④

另一方面,哈贝马斯的旨趣从人类全体视野来审视问题,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从具体的“劳动”和经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沟通和不断转换所建构的彼此“互动”而来。因此“劳动”和“语言”是两种无法再化约的要素。因而,在“劳动”中获得技术旨趣,可视之为“工具性”的知识。哈贝马斯吸收和批判马克思的“劳动”和“实践”的概念,认为将旨趣化约为工具性的劳动是有所偏差的。旨趣的目的是为主体-人服务的,技术工具的进步是让人从自然的挟制中解放出来,技术旨趣的达成是要让人从自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现今的技术旨趣的达成却成为一种手段合理性问题,丧失了旨趣的原本意义,更将人在自然界的存在变成一种工具性活动的制约模式。另外,若忽略“语言”要素,一味注意到技术工具的活动,主体-人将会渐渐被遗忘,进一步成为主体间沟通行动(相互了解)的阻碍,阻断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为哈贝马斯而言,意识形态藉由语言为中介,在社会中形成不公平的权利关系,并合法化了政治手段,同时也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与规范的能力,并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宰制力量”。工具理性便是藉由意识形态的扭曲,以工具性手段把人给消除了,让人活在工具宰制的生活中而不自知。⑤

除了技术旨趣造成的意识形态之外,哈贝马斯认为还有另一个阻断沟通进行的便是历史—诠释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实践旨趣的所关心的向度是生活世界,即人在保持和发展自身生活条件中的相互了解和自我了解的旨趣,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历史-诠释的科学。⑥诠释学家深受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和伽达默尔(Wilhelm Dilthey,1900-2002,台译高达美)的影响,重视的是对命题意义的理解,他们认为命题是无法用技术工具所决定的,从而超越了实证主义的客观现象,但又经常陷于主观和武断的困境中,因此诠释者在诠释过程的中的角色和其主观介入的可能性都必须被探讨和认清。

哈贝马斯说:“诠释学的理解着眼于事物所具有意义传统的上下联系,它区别于理解命题所要求的思想理解。⑦”换言之,诠释学理论上认为一切命题都以通过公式化的语言结构来诠释和转换。但是,在分析有关实践旨趣时吸收了狄尔泰对“理解”的看法。狄尔泰认为理解着眼于三类生活表现:即语言的表达、行为和经历表达。虽然语言表达与具体的生活世界脱离,其意义也是被给定,但是生活世界存在者众多对语言的束缚,使一个单纯且绝对的语言表达难以达成。行为方面,由于生活世界中不同主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很难完成在同一模式下的自我表达和行为;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语言模式和行为思路来进行行为,也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误解甚至错误的期待。最后经历的表达部分,狄尔泰认为重点在于主体进行交往时,通过主体对自身经历的表达,不仅可以是对方认识主体的陈述是否有欺骗或虚伪的情景,也可以借此让对方更清楚认识自己。

除了以上狄尔泰关于“理解”的观点外,哈贝马斯还批判吸收了伽达默尔对历史诠释的看法。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出发点,必须无条件接受存在于过去历史中的“前见”⑧。哈贝马斯却不认同,认为这样对语言的认识是不足的。语言,一方面是理解的媒介,另一方面若不对语言反思和批判,它同样可能会成为另一种挟制主体的意识形态。为伽达默尔言,每一个主体都是生活在一套价值体系和语言符号之下,因此,每一个主体都受到该价值系统影响,并以该系统下的语言符号关系其进行认识和理解,所以任何主体不可能完全独立出来,而转变成为完全客观存在来理解对象,而人之所以能对传统进行批判和反思,是因为也参与这个历史当中,可以借由传统的存在来批判传统,故传统不应该成为主体对客体认识的障碍。哈贝马斯同意伽达默尔说法,即社会研究者不可能以一个纯粹的主体来进行研究,一切的社会研究都是在社会背景中来完成的。然而,他并不同意伽达默尔所预设的,即一切理解必须是以诠释者的历史传统为预设。这一预设,使主体陷入传统或权威的束缚。不置可否,传统并非全然是好,纵使其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基础,但是对传统的全盘接受而不加批判或反思,如此还有被传统权威宰制的可能。故哈贝马斯,认为对于历史的诠释,依然抱持着批判反思的态度,而不是单纯无条件的接受。语言虽是认识世界的中介,但是语言同样也可能会导致我们走向错误的认识,让我们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语言同样也也能成为社会宰制和社会权利呈现的媒介。

因此若要主体间的沟通(相互了解)得以可能,不得不对阻断沟通的技术旨趣和实践旨趣所造成的意识形态有清楚的认识,让主体从二者造成的意识形态之中解放出来,让主体能有清楚且正确的认识。(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注解:

① 参阅:汪行福著:《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164-164。

②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Interest”一词国内有“兴趣”、“旨趣”、“利益”、“意趋”等翻译,本文采用“旨趣”一译。

③ 演绎论证:某物必然以既定的方式存在;归纳论证:某物事实上是这样的存在,外展论证:某物估计是这样存在的。转引:曹卫东著:《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页59。

④ 同上著作,页60。

⑤ 哈贝马斯來说,资本主义社会便是最好的例子。他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实质上是工具理性越来越发达。”转引自:哈贝马斯、哈勒著:章国锋译《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224。

⑥ 历史-诠释所关照的领域,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意义,而规范与文化的存在基础是共同的日常语言和行动者间的相互期望,而认知活动的目的则是为了再彼此的关系中形成相互了解。

⑦ 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认识与旨趣》,页156。

⑧ 伽达默尔说:“使人了解存在的是语言,在语言内问题不受限度,可以任何方向开展。而每种语言都能翻成其他的语言,那么,生活的结构和其诠释在不能向后退回了,这证明他自己是权威。”参见: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页381。

猜你喜欢

旨趣伽达默尔哈贝马斯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作为交往理解的诠释学——哈贝马斯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论伽达默尔的经典观
“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与当代意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理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