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消费文化下的中国波普艺术创作特点

2014-03-20刘婧

2014年40期
关键词:波普艺术家消费

刘婧

消费文化的思想观念来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甚至更早,但消费文化作为整体性社会思潮的出现却相对较晚。这是因为消费文化不只是需要观念革命和思想铺垫,更需要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变革。中国艺术家对于消费文化的关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并不突出。我们的媒体还是政治家的舞台,而不是作为消费者的园地和精神聚餐的伊甸园,老百姓只是听众,媒体的传输和媒介作为文化工业的市场平台也是非常的贫乏。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推出这样一个以商业消费的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新的伦理表演的舞台。中国的文化工业应运而开始起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但是以这种文化工业为核心的消费的意识形态充斥了我们的大众传媒的主流空间。必然的,这种现象对我们的公众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关注,波普艺术(Pop Art)也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与商业化的联系非常密切,是高度商业化社会产物之一,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界限越发模糊,是的波普具有时尚型和商业色彩,下面笔者通过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中国波普艺术作品,来总结当代消费社会下中国波普艺术的创作特点。

一、货币符号的借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中国波普艺术中,货币符号出现并不少见,从一些波普艺术中就能看出来。赵半狄曾经就用血、鸡骨和人民币创作过一件很精彩的艺术作品,他把这三者合成一起扎成一朵花,把花之美与血之痛尖锐地对立起来,而花之美不再花而在画笔的万能性和商业社会的中级目的性。再从王晋的《敲门砖》作品来看,所用的砖是用长城的旧砖画成美元,巧妙的把美元所代表的富有和中国传统社会的“敲门砖”结合,成功的把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与当即情境下的世俗愿望完美的合成一体,对在当代社会情境下流行的拜金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加以批判。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艺术家王强,他画货币的方式是以自我的出场批判商业社会的拜金主义。他画西欧各国的货币,也包括人民幣,而将货币中的人物置换成了他自己,把货币的支付能力和流通的梦想一同转化为金钱兑付目的的实现。他把“我”与消费的实现加以符号性的表达,思考充斥在货币上的意识形态的当下性。

二、个人立场的关注

杨过辛和李邦耀、魏光庆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前后中国重要的波普艺术家。在当代的社会范围之中,他们的作品都是偏重于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但是到新世纪前后,他们的作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魏光庆的《红墙》系列开始出现电脑以及艺术家个人,他把社会的公共问题转化成为艺术家个人生存的思考。李邦耀的《产品托拉斯》进一步简化成为各种时尚名牌的图像重述,画面的主角便成为纯粹的名牌广告牌。杨过辛从特别富于政治的叙述话语转化成为美艳的水果招贴画,梦幻般的画面告诉人们一个虚渺的存在。

这些作品明显的告诉我们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时代的特征不是消费物本身,而是符号消费。大众媒体利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这一特点,将热河商品作为意义的载体,是商品游离于具体的物品之外成为符号、影像和意象。而当今人们的物性价值被其象征意义所吞没。

三、作品偏向媚俗、挑逗

许成的作品,是以“幸福”和“享乐人生”的方式表达消费时代的精神状况。他扮演着自己,装饰着自己,用自己进入画面,以鞭打、自虐的方式引诱你去欣赏和体验他的智慧和幽默。《新世纪会有新希望》、《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我的幸福充满每一天》,这里都是快乐、幸福,是当代新贵生活的写照。他们住着豪宅,喝着咖啡,地下铺着欧洲进口的地毯,甜甜美美,欢欢快快。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期待都是那样迷人。但是,当你透过这些欢快幽默调侃的场景所编织的整体情境,你会感到许成的尖锐嘲讽。尖刻的许成用一个轻松快乐的契子,让你掉进他的智慧陷阱。题目和内容上看,许成显然深受杰夫·昆斯的影响,艳俗、绝对的俗气、流行、扮酷,但是充斥在昆斯作品里的对色情的张扬,是对性与私密生活的窥视,并把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广告化和偶像化,从根本上亵渎精英文化的圣洁性,张扬大众通俗文化的日常性。而许成的作品却充满了对这种所谓的流行和世俗憧憬的日常生活的嘲弄,其中心意旨便是对置身其中人的异化的寓言。

李季的《女郎》系列,从抱猴子到抱猪,艳梅和性感的青春变成一具形骸,变成为一场没有观众的自我表演,变成为自我忍受孤独的生命力的空洞的流逝。抱猴子的女人是困惑,是郁闷,是消费时代的精神忧郁症患者,是经济精英的人文精神的缺席。而到“抱猪的女人”变成了生命的“缺席”,纯粹沦为徒守生命并且忍受着生命之欲折磨的空壳了。

这些作品表明了一个鲜明的文化主张和价值主张,充分的吸纳和挪用流行文化的图像样式,加以改造,以流行文化把消费者变成为“客体的物”而还原成为“主体的我”,把商业文化与艺术家合谋,以艺术家的社会职责和人文使命加以分解,以视觉语言的直接性唤起我们对生命现状的人文关注。

消费社会是一个未完的话题,也可能正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有很多现象和社会的变化我们还没能察觉,不过在这种特定的时代下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会给我们了解消费社会的状态一个具有更多意义。从之前的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在中国的这一批波普艺术家直接从他们生存的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去寻找他们的关注焦点和文化问题,因而有着当下的生存现实的直接体验和明确的本土化忧虑。我们的艺术家正是运用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流行图像,去揭示它的贫乏的威胁性。(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晓凌.消费主义时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寓言中国当代艺术考察报告.吉林美术出版社

[2]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3] 常欢.消费文化下的波普艺术

[4] 杨斌.消费文化与艺术创新.江西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波普艺术家消费
波普先生的企鹅(四)
波普先生的企鹅(三)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波普系列之红》
40年消费流变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波普之上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