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内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
——基于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区分视角的实证分析

2014-03-20原欣伟伊景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导向战略影响

原欣伟,伊景冰,武 蒙

(1.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组织内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
——基于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区分视角的实证分析

原欣伟1,伊景冰2,武 蒙1

(1.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较正式的工作关系和非正式的私人关系是组织内员工间的两类基本关系,然而现有研究在探讨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时,很少对这两类关系加以区分,对它们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作用机制缺乏足够的解释,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员工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讨论了作为情境变量的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中介作用;“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通过工作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知识共享产生影响。最后,探讨了实证分析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工作关系;私人关系;知识共享;知识管理;员工关系;企业管理

一、引言

从社会网络视角看,知识很大程度上通过社会交互进行创造和交流。因此,在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间关系就成为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也表明了组织中社会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促进作用。Chow&Chan(2008)通过对190位公司管理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组织成员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态度和主观规范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从而对他们的知识共享意图产生作用[1]。Nahapiet&Ghoshal(1998)强调生成于社会关系的社会资本对知识资源获取和知识交换的重要性[2]。国内学者刘佳和王馨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员工之间的社会关系越强,他们进行知识共享的互动频率也越高[3]。邱均平等也从网络关系、网络位置和社会资本三个角度肯定社会关系网络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价值[4]。组织关系具有多重性,较正式的工作关系和具有非正式色彩的私人关系是其中两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类型。对组织成员而言,他(她)必然根植于组织内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中,其知识共享行为不可避免地受这两种关系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在探讨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时,很少对这两类关系加以区分,导致文献对它们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作用机制仍缺乏较明确的解释。这两种不同关系类型在员工知识共享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吗?如若不是,它们如何作用于员工知识共享呢?组织知识管理战略有怎样的影响呢?现有研究不能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作关系、私人关系、员工知识共享以及组织知识管理战略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检验。

二、理论和假设

1.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

现有研究日益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Granovetter著名的“嵌入性理论”以“网络嵌入”这一概念表达:个体不是孤立地行动,而是不可避免地受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影响[5]。在组织中,每个人都会和其他人建立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员工间的这种社会交互为知识共享提供了机会。正如Chow&Chan(2008)所言:“人们更愿意与那些和他们有着紧密关系的人分享想法和资源[1]。”Levin&Cross的研究(2004)也指出,具有较强关系的个体之间更有意愿和能力进行知识共享[6]。Hansen(1999)也有类似结论,指出个体间关系质量,特别是面对面交互的时间长短,对于共享复杂知识尤其重要[7]。根据Brass,Butterfield&Skaggs(1998)的分析,关系通常具有多重性特点,即两个行动者之间通过多种关系联结在一起[8]。在组织的机构特征之下,工作关系是员工间最显著的一种关系。工作关系具有正式化和制度化特征。在伴随于工作关系的组织规范要求之下,那些和其他成员保持更紧密工作关系的员工往往感受到更大的被要求参与知识共享的社会压力。承载工作关系的组织正式结构和流程也对工作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有效支撑。Marouf(2007)通过对一个组织22个部门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员工间工作交互的频繁度和工作关系的紧密性对员工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在基于访谈结论解释这一结果时,她认为该组织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和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促进了员工工作中的知识共享。大多组织都有类似的工作协作和知识共享机制,如通过报告和文档进行信息交流、通过任务规划和进度进行整合、通过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定义进行协调、通过管理者或核心人员的例行或专题会议进行交流、使用知识共享系统等。正是通过这些机制,工作关系有效促进了员工间的知识共享。私人关系是组织中和工作关系相对的另一种典型关系类型。私人关系隐藏于组织的正式结构和正式关系之后,具有较明显的非正式特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组织越来越不能忽视组织成员间非正式的私人关系和非正式群体对组织运作的影响。不少研究已经证实员工间非正式的人际交互和由此形成的良好私人关系会促进信任、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动机因素,从而提升个体参与知识共享的意图[10]。因此,员工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是打破知识共享的公共品困境、促进员工合作与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11]。基于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H1: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正面影响。

H2: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正面影响。

对于组织员工而言,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经常是重叠的。许多员工通过工作中的接触和交互逐渐建立起他们的私人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有促进作用。一方面,良好的私人关系通常可以带来更融洽的工作上的协作行为。另一方面,在组织活动中,具有非正式特点的私人关系往往是较正式的工作关系的良好补偿,对正式关系产生促进作用。不少关于组织知识网络的研究显示,员工间的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通常交织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员工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良好私人关系对工作上的协作关系和知识共享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2]。Rizova(2007)的分析通过对研发项目团队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那些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匹配好的个体或项目团体更有可能取得成功[1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员工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工作关系,并通过工作关系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认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工作关系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中介作用。

2.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关系的影响

知识管理战略是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组织通常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采用某种知识管理战略。根据Choi&Lee(2002)的研究,一个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可以按两个维度进行描述:一个维度强调组织共享和使用显性的文档化知识的能力,主张通过正式系统编码和存储知识,这一战略取向可称之为“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另一维度强调通过人际间的接触与互动共享知识,这一战略取向称为“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14]。组织知识管理战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通常在组织正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被采用。因此,在“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工作关系的规范性更强,对知识管理相关活动的执行力较强,可能带来知识共享效果的增强。因此,文章认为当组织有较强的“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时,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可能会更强。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鼓励通过人际交互共享知识,特别是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因此,在“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有利于工作运营和知识共享的可信任私人关系通常会被鼓励,可能带来更好的工作关系和知识共享效果。因此,文章认为当组织有较强的“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时,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及员工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可能会更强。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5:“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影响越强。

H6:“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综合上述假设,得到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三、研究方法

1.样本和数据

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保证问卷设计质量,首先以学术界与企业界人士为对象进行小样本测试,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题项进行修正。正式量表形成后,采用方便抽样,以西安理工大学MBA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填答方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受访者中,60.4%为男性,39.6%为女性;年龄21~40岁;32.3%为中高层管理者,49%受访者为基层管理者,18.7%的受访者为职员,所有受访者都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变量度量

为了提高量表可靠性,尽量采用前人研究中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题项和量表。当题项必须被修改或开发时,则在有关文献基础上,反复讨论修订而成。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范围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

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度量改编自Huang(2009)[15],各由四个题项组成。员工知识共享的度量采纳自Lu,Leung&Koch (2006)[16]的研究,由5个题项组成。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度量采纳自Choi&Lee(2002)[14]的分析,由八个题项组成,其中四个题项度量“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其他四个题项用来度量“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具体量表如表1所示。

四、分析和结果

1.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尽量采用已有的成熟量表或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反复论证修改而成,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为了进一步检验本研究构想及变量测度的信度、构面性和区别效度,对样本进行Cronbach's α分析、因子分析和项目总相关系数分析。根据经验判断方法,保留在变量测度题项中的问题项对所有题项的项目总相关系数应大于0.5,并且测度变量的α值应该大于0.7。通过项目总相关系数分析,删除了系数低于0.5的3个题项,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变量α值均大于0.7(如表1所示),总量表α值达到0.911。效度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检验(KMO检验值为0.781,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如表1所示),累计解释变异量76.154%,表明问卷各变量及其题项具有较好的构面性和区别效度。

表1 变量度量的因子分析和可靠性测试

2.假设检验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在进行具体的回归分析之前,计算了变量均值、方差以及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Pearson相关系数,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系数表

(1)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关系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被用来验证假设H1和H2,即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回归模型M1显示,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676,p<0.001,AdjustedR2= 0.447)。因此,假设H1被支持。回归模型M2显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著正面影响(β=0.511,p<0.001,AdjustedR2= 0.247)。因此,假设H2被支持。

为了分析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中介作用,参考Baron&Kenny(1986)推荐的方法[17],三步骤回归分析被执行,分析结果表4所示。在第一步的回归模型中,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511,p<0.001);在第二步的回归模型中,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583,p<0.001);第三步的回归模型显示,在同时考虑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作用时,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仍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2=0.573,p<0.001),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则变得不显著 (β1=0. 177,n.s.)。说明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3被支持。

表3 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

表4 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5 “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的调节作用

(2)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

层次回归分析被用于检验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调节作用。表5检验了“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工作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调节作用,模型M1显示了工作关系和“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直接效应(Adjusted R2=0.439,F=22.896, p<0.001)。模型M2在模型M1的基础上,考虑了工作关系和“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0.118,p=0.243)。因此,假设H4未被支持。

表6检验了“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工作关系及员工知识共享间的调节作用,模型M1显示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的直接效应(Adjusted R2=0.389,F=18.844,p<0.001)。模型M2在模型M1的基础上,考虑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间的交互效应显著(β=0.176,p<0.1)。因此,假设H5被支持。模型M3显示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直接效应(Adjusted R2=0.288,F=12.333,p<0.001)。模型M4在模型M3的基础上,考虑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0.112,p=0.326,ΔR2= 0.000)。因此,假设H6未被支持。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除了假设H4和H6以外,其他假设均获得支持。

表6 “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的调节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考查了组织中员工间两类典型的关系类型—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发现:其一,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在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其二,当组织的“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影响越强,即“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上述研究肯定了组织中员工间关系在促进知识共享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与已有文献的相关研究论断是一致的。上述研究结论有别于已有文献之处在于,突显了工作关系的重要性,研究显示工作关系不仅是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使能因素,也在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扮演中介者的角色。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上述发现有助于丰富组织内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

文章研究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等不同关系类型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管理者在试图调节相应关系来促进员工知识共享时应采取由针对性的措施,在营造良好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和发挥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因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以工作关系为媒介发挥的。

另一方面,不同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存在影响,文章验证了“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的正向调节作用,表明在“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良好的私人关系对提升工作关系更有价值,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员工知识共享。因此,在“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管理者应该重视培养开放、信任的组织氛围,促进组织内良好互信的私人关系的形成,来为员工知识共享提供助力。

文章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以MBA学员为调查对象,虽然满足方便抽样原则,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的外部效度,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组织和员工群体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第二,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也可能受其他关键变量的影响,如信任、组织文化等。由于研究目的与范围的限制,文章对这些变量暂未予以考虑,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1]Chow W S,Chan L S.Social network,soci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 (7):458-465.

[2]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1998,23(2).

[3]刘佳,王馨.组织内部社会网络联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 [J].情报科学,2013,31(2):105-109.

[4]邱均平,许丽敏,陈瑞.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25-29.

[5]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ofembed -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1985:481-510.

[6]Levin D Z,Cross 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The mediating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11):1477-1490.

[7]Hansen M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acrossorganization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82-111.

[8]Brass D J,Butterfield K D,Skaggs B C.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 behavior:A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1998,23(1):14-31.

[9]MaroufLN.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haringin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J].Journal ofKnowledge Management,2007,11(6):110-125.

[10]QuigleyNR,Tesluk P E,Locke E A,et al.A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the motivati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performance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1):71-88.

[11]Cabrera A,Cabrera E F.Knowledge-sharing dilemmas[J].Organization studies,2002,23(5):687-710.

[12]Phelps C,Heidl R,Wadhwa A.Knowledge,networks 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review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38 (4):1115-1166.

[13]Rizova P S.The secret of success:the double helixof formal and informal structures in an R&Dlaboratory[M].Stanford UniversityPress,2007.

[14]Choi B,Lee H.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and its link to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3).

[15]Huang C C.Knowledge sharing and group cohesiveness on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oftechnologyR&D teams in Taiwan[J].Technovation,2009,29(11):786-797.

[16]Lu L,Leung K,Koch P T.Managerial knowledge sharing:The role of individual,inter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15-41.

[17]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 -rations[J].Journal of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

[18]Wenpin Tsai. Social structure of"coopetition"within a multiunit organizaton:Coordination,competition 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

[19]Hansen MT.Knowledge networks: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unit compan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

[20]Wasserman S,Faust K.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1994.

[21]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The AcademyofManagement Journal.1998.

[22]Morten THansen,Marie Louise Mors,Bjorn Lovas.Knowledge sharingin -organizations:multiplenetworks,multiplephases[J].AcademyofManag -ementJournal,2005.

[23]Kilduff,M,D Krackhardt.Bringing the In dividual Back in: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Market for Reputation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ofManagement Journal,1994.

[24]Marouf Laila.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haringin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J].Journal ofKnowledgeManagement,2007.

[25]Sparrowe,Raymond,et al.Social Networks and thePerformance ofIndivid uals and Groups[J].The AcademyofManagement Journal,2001.

(责任编辑:JJY)

Employee Tie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Work Ties and Personal Ties

YUAN Xin-wei1,YI Jing-bing2,WU Meng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Shaanxi 710054,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49,China)

Formal work ties and informal personal ties are two types of typical ties between employees.However,in those literature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ties and knowledge sharing,the two types of ties are seldom distinguished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the explan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knowledge sharing.In this paper,a theoretical model depi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ties,personal tie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s presented based on a literature survey.As the situational facto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is also described in this model.With the survey data,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 ties and personal ties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work ties have th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personal ties and 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 human-orien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has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personal ties and work ties and affects 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work ties. At las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 ties;Personal ties;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management;Employee ties Business management

F246

A

1004-292X(2014)10-0061-05

2014-05-29

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13YJAZH12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3JK0180)。

原欣伟(1975-),男,山东荣成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知识管理研究;伊景冰(197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导向战略影响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偏向”不是好导向
战略
战略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犬只导向炮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