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煤化工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2014-03-20山西省能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刘全兰
●山西省能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刘全兰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现代煤化工(包括焦化、合成氨、电石和甲醇等)发展迅猛。为适应发展需求,经国标委批准,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0年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对煤化工转化技术用原料及工艺、煤炭为原料化学品、炼焦及炼焦化产品、煤化工产品检测方法等领域(不含醇醚燃料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联合秘书处设在山西省能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煤化工标准化工作是当前必须要进行积极思考的内容。
我国煤化工标准现状
煤化工产品是工业领域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原料,传统煤化工与煤炭工业、石化工业、冶金焦化工业密不可分。发展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的新型煤化工,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需要。近几年,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焦化行业发展迅速,许多企业配置了干熄焦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减少了污染,延长了焦化产品的产业链条,开发了许多高附加值产品,因此需要相关标准内容也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标准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从而真正使标准服务于市场,并为政府宏观指导提供技术依据。
煤化工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技术导向作用,引导了煤化工生产企业的发展,使其技术和产品能基本满足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煤化工标准化工作分属不同部门,没有统一性和系统性,导致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的缺失、滞后明显,目前煤化工标准化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煤化工标准体系尚未充分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特性。由于煤化工产品大多为危险化学品、能耗高的产品,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大,因此应在促进行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充分考虑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将之纳入标准体系。
(2)标准覆盖面不够。现行标准主要覆盖煤焦化方面,虽可以满足焦化工业对标准的基本需求,但随着焦化产品深加工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增加,原焦化标准体系的标准覆盖面显然不够,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3)标准与新技术发展不够协调,煤化工企业不能及时跟踪国际标准制定全过程,未充分发挥标准化主体作用。个别标准标龄长,有待更新完善。
(4)在标准的制定工作中相对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对煤化工基础类、管理类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上是需要什么制定什么。因此造成基础和管理类标准欠缺,与当前形势需求差距较大。
(5)标准宣贯的力度不够大,标准化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切实推进煤化工标准工作的发展
1.进一步加快标准反应速度,发挥标准指导性和前瞻性
与我国当前煤化工行业发展相比,标准的快速反应能力尚显不足,有些领域反应较慢;对新技术发展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跟踪仍显不足,应针对一些新的替代能源技术,及时进行技术与工程应用情况的跟踪,以最快的速度配套形成相关标准,指导和推动技术的更快应用。
2.进一步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时效性
有的标准标龄较长,急需修订,但由于立项数量有限,不能很快修订,滞后于技术发展。新标准出版周期较长,不能及时供给市场,对企业的引导滞后,应进一步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标准制修订经费欠缺,企业积极性不高,应增大标准补助费用。
3.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动态,提高煤化工标准技术水平
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动态,加强与ISO的联系,积极采用ISO标准和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标准,使我国煤化工标准化工作能在高起点上达到高的水平,要将我国技术先进的标准积极向ISO推荐,争取更多的煤化工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提高煤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标准宣贯工作
为使煤化工标准在煤化工生产中真正起到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科学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科技进步等作用,必须要依靠企业,为企业服务。今后在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方针,在标准的宣贯中除搞好经常的宣贯和培训外,还要对每项重要标准发布后,尽快举办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标准化意识,增强其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结语
煤化工标准化是煤炭、冶金、化工工业和质量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近年来,由于能源利用日趋紧张,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对煤化工产品的影响和需求变化较大,对规范和改善我国煤化工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煤化工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凸显。在这种形势下,煤化工标委会坚持科学发展,标准引领,根据煤化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不断完善现有标准化体系,并以此指导煤化工标准的制定,开创煤化工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