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视角下的国内温泉旅游研究
2014-03-20陆林,韩娅
陆 林,韩 娅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3)
文献综述视角下的国内温泉旅游研究
陆 林,韩 娅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3)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试图从温泉旅游的兴起、研究现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温泉旅游的研究文献做系统分析,以期为温泉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在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温泉旅游;温泉旅游研究;温泉旅游发展
温泉是泉水的一种,一般指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当地的地下水温.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广东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中,对沐浴温泉有明确的定义:指水温高于或等于40℃,含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地下温热水或出露泉[1].根据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火山型温泉、深层岩温泉、变质岩温泉和沉积岩温泉.也可以依据温度分为高温温泉(高于75℃)、中温温泉(介于40℃至75℃)、低温温泉(低于40℃).
近年来,随着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养生意识的提高,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养生模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中国温泉资源比较丰富,呈带状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滇藏南区、东南沿海闽粤两省和台湾地区,目前已知的温泉点大约有3500多处.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相应地,以疗养休闲、养生度假、餐饮美食以及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温泉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但并未形成风格统一的推广模式,在旅游开发和运营的道路上还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随着市场的逐渐兴起,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并深入,研究方向也在不断转型,从对基本构件的解析向文化内涵的探究转变;从对运营模式归类向拓宽营销渠道转变;从对温泉旅游问题的概括向提出解决策略转变.这些转变使得国内温泉研究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国内温泉旅游研究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内温泉旅游的整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相应对策进行阐述,以期为温泉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1 温泉旅游的概念和研究缘起
黄向认为温泉旅游,是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温泉疗养单一的物质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使其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以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旅游[2].国外对温泉旅游的研究较为成熟且多集中在欧美和日本.上世纪末,第三世界国家对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才开始引起重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于养生休闲观念的重视,使得温泉旅游的概念渐渐得到旅游业界的重视[3].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温泉旅游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广阔的游客市场,温泉旅游发展进入稳定成熟期.相应的,国外对于温泉的研究起步也较早.早期集中关注于温泉的理疗作用,温泉开发商往往凭借医学界权威人士对温泉资源的医学功能与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医学学者对温泉做了大量研究.随着人们对温泉普遍的理疗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开始重视温泉的商业经济价值,特别是旅游影响.20世纪20年代,温泉旅游开始由医疗导向向休闲娱乐导向转变[1].除了关注于温泉资源本身的价值,学者开始重新定义新型旅游地的包含要素[4].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地历史(如John W. Lund[5])、开发方向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
我国是温泉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在1949年建国前,全国却鲜有温泉疗养院.早期人们对温泉的利用常常与日常生活的少量生产活动有关,尚未注重其旅游价值.温泉设施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随着温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社会体制的变革,旅游市场的愈加活跃,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逐渐融入,使温泉旅游有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的温泉发展也从伊始的单一的健康疗养目的地过渡到以主题娱乐为中心的综合休闲地.旅客类别也从小众的富裕团体发展为大众化的普通群体.但总体说来,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温泉开发利用、发展模式和营销方面[6].
2 我国温泉旅游的研究内容
樊小兰、刘住通过对旅游学术论文的搜索与统计,得出目前关于温泉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温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西南以及东北等温泉旅游资源分布密集区域[7].于杨等在整理温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温泉旅游研究内容从初始的资源研究到发掘温泉深层文化内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深入[8].从目前国内温泉旅游研究文献来看,我国温泉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对发展历史、地域分布特点、文化内涵、游客感知、开发模式和问题对策等方面.无论是在开发还是管理过程中,借鉴氛围较为浓厚;实证研究方面,案例地选择具有资源导向性,积极探讨中国背景下,温泉旅游的发展新方向,以期在中外对比中发现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中国温泉旅游的繁荣.
中国温泉开发的历史过程方面,黄向、徐文雄[2]把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历程分为2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处于“工人温泉疗养院”阶段,主要接待工人伤员或者是高级干部,充分发挥其疗养作用,受众群体也是相对固定且小范围,多由国家主导并主持开发,缺乏利益驱动.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泉开发除了继续深入开发保健功能以外,更加突出了休闲功能.形成了众多温泉休闲中心,同时面向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国外投资,消费群体日渐大众化并得以普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则以大型的温泉度假村为开发形式,产品趋向多元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疗养休闲,还增加了娱乐因素,比如建设个性化的温泉池,配套提供美容、理疗服务,高级健身馆等等.可以归纳为“疗养——保养——修养——休闲——娱乐”的历史发展轨迹.现代温泉旅游产品也已由过去单一的疗养功能向保养、观光休闲、娱乐多功能转变,成为以温泉为依托的、几乎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所有方面的综合性产品[10].
就现阶段温泉中心的地域分布特点来看,王艳平、山村顺次通过考察南北及内陆温泉观光利用的实态特征,对中国温泉资源观光利用实际状态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归类.指出,北方疗养温泉地以保养、休养、观光及娱乐变化为特征;南方温泉表现为以香港资本为主或国内大资本主导下的大型温泉观光场所;西南经济落后区温泉大致处于未开发状态,其发展受较长距离大都市观光客的影响;内陆既存温泉也努力开发,并不断开拓新兴温泉地,以振兴地域经济[10].从二维角度比较全面的论述了温泉观光开发资本的地域特性.
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也较多关注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温泉旅游不仅依赖较好的资源条件,更加取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中露天温泉特色在较大程度上决定温泉吸引力和竞争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温泉医疗功能、温泉沐浴文化、自然环境背景等因素相呼应[10].温泉文化的发展对于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提升、景区经营及区域经济增长有重大意义[11].王艳平认为在讨论温泉旅游时,学者提出应重视温泉旅游的文化内涵,并把其视为独有基本构件,不能将其简单地扩充到常规观光与休闲产品上[12].而应对其构件进行深度挖掘和组合,以期完善温泉文化,从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和温泉旅游开发的文化含量[13].
在游客感知方面,王艳平等通过比较中日温泉旅游,指出我国温泉旅游地的温泉氛围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忽视“更·宽衣”界面建设有关,提出界面增长很可能是目前发展体验旅游的又一个潜在的着眼点[14].“界面” 简单说来是指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更·宽衣”环节是温泉活动的一大特色,也是温泉文化的一个载体,人们通过规范的、系统的、甚至是繁复的更衣礼仪,来体现对温泉文化的重视,而这一环节的缺失,却恰恰体现了现阶段国内温泉旅游文化氛围的缺失.与日韩国家相比,中国的温泉中心的休闲娱乐氛围更为浓厚,缺少传统文化氛围.马鹏、宗瑞波等从游客忠诚度角度,对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强调温泉旅游目的地应重视对“汤”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养生文化的塑造,整合地域特色与自然人文景观来增强核心竞争力[13].
温泉开发方面,王华、彭华通过相关实证调查和文献总结,对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温泉开发的内部影响因素(如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等)与外部外部影响因素(如客源市场与交通条件等),通过作用于温泉旅游开发选址和开发特色共同影响温泉旅游的发展[15].王世俊就我国温泉资源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概括和分类,根据温泉旅游开发企业实现价值的方式,从企业角度归纳出六种模式,这六种模式都是以温泉为主题并与景区、会议会展、运动娱乐、康复疗养、生态农庄和旅游地产为组合,形成不同风格的经营模式[16].
虽然我国对温泉利用开发的历史比较悠久,但对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与长远的规划,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长期处于“资源丰富、产品匮乏”的窘境[17].加之我国的温泉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已有研究指出了温泉旅游发展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应对策,归纳如下:
第一、档次较低,开发层次不足.王世俊[16]以西安温泉旅游为例,提出温泉产品开发体现在旅游产品附加值偏低上,大部分仍停留在疗养、洗浴阶段,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温泉的需求不仅仅限于初始的疗养,而更加重视其深层次的功能开发,注重健全的设施和全方位的服务,以求达到更好的休闲目的.这就要求开发的温泉产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深化开发,健全产品功能.
对此,张欣欣指出,要深化开发温泉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认为我国温泉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地理特点,各个地区的发展基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阶段的温泉旅游发展特点来看,需要在更大的范围之内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区位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18].因此,在不同地域的温泉项目开发中,就要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辅助性旅游项目并与温泉资源紧密结合.王新等则提出了温泉旅游发展的“温泉+X”模式,把温泉与观光、休闲、会议、农业、娱乐等活动组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走区域合作道路[19、20].以期树立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以温泉为主题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地.
第二、忽视文化内涵.温泉旅游建设中,较多的关注于硬件设施,但对温泉文化的深度发掘不够,没有形成文化氛围.同时产品功能单一,往往是对外来温泉沐浴产品和模式的复制,并没有融入本国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中国的温泉文化源远流长,但兴起的温泉旅游对于文化的认识和利用却不加重视,只停留在表面的硬件模仿.对此,高鹏指出,尽管部分地区以其高端的服务设施和专业化的管理赢得了较好的顾客市场,但缺少独特的文化品位,难以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体,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21].
温泉体验给游客带来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因此,在建设高档、专业的温泉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注重对温泉文化内涵的开发.我国的温泉文化渊源流传,内涵也比较丰富,其中不乏神话故事和古老传说,存在大量关于温泉利用的古典书籍、历史记载.方旭就提升温泉文化内涵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他认为在打造温泉品牌的同时可以利用文化底蕴优势,着力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员工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深度挖掘温泉地的文化价值,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加大温泉旅游关联度,从而形成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22].毛丽娅结合四川温泉特色产品的开发提出依托温泉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利用其悠久而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积淀,以深度挖掘温泉景观文化、沐浴文化、生命文化才是温泉旅游今后应注重的发展方向[23].如此,温泉旅游将不再停留在低层次的沐浴阶段,而是具有民间文化魅力的的休闲文化载体.
第三、市场细分不足,缺少对游客与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不同游客群体消费理念及特征的了解,以致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24].目标定位的不明确, 导致消费群体单一,不能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在差异群体内的知名度不均,影响品牌的发展.温泉是一种异类资源替代性弱而同类资源替代性强的旅游资源,因而在开发过程中,常常出现模式同质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旅游地空间竞争异常剧烈[19].
在市场条件下,越为细致的划分在游客感知上,使得温泉疗养的专业性增强,同时强化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以迎合游客的不同需求,能够增强游客的吸引力.更细的市场,意味着品种更加多样,休闲模式也更加多元,使得客源市场更加广阔,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齐全的产品,也有利于塑造规模优势,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提高重游率.
第四、营销手段和营销力度不够,对市场的开发不足,使得许多温泉产品的知名度不高,自产自销.投资商把资本更多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却不重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就使得温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只能吸引某一地区附近的游客,而无法形成全球性市场.此外,新建成的温泉旅游企业通常拥有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在景区内的产品开发也较为丰富,因此,温泉旅游业也存在求新、求高级的特点.张欣欣研究发现,游客多把“新”、“高级”与“卫生”、“安全”、“享受”划上等号,更愿意到这些温泉旅游企业中去消费[18].
在温泉旅游产品的营销上,要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避免“老化”.王冠贤指出,温泉旅游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地相似,往往知名度高、地位高的温泉旅游地压制知名度小、地位低的温泉旅游地.但温泉受容量门槛限制的特点突出,模仿性较强,所以流量高、景观组合好、有良好营销策略的新生温泉,只要适度规模开发,仍然可以克服原有知名度高的温泉所带来的品牌排斥力,争夺到一定的客源市场[25].温泉旅游是一种休闲性较强的活动,其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良好的营销手段和宣传模式.现代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缺乏营销手段,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可能会造成旅游发展不佳.我国有许多优质天然温泉,但知名度都不高,仅在本地或本省吸引周围游客,基本上属于自产自销.因此,在发展国内温泉旅游时,在借鉴日韩的发展基础上,还应强化营销意识,适时应用营销战略,扩大产品知名度,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在温泉旅游领域中打造民族品牌.魏连成也指出,在打造温泉品牌的的同时,应注重特色塑造,避免同质化.选择适宜的营销模式,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宣传,以达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26].
第五、开发技术上,不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温泉旅游,尤其是露天温泉,强调的是身心的放松,使活动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让旅游者远离城市喧嚣、体会到大自然的惬意.因此,选择水体、山体及相应的植被来匹配所要营造的意境尤为重要,但在开发过程中,过于强调人为因素,而忽视对自然景观的呼应,甚至使得自然景观遭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温泉特殊的水体环境,使得其内部存在特殊的微生物垫[27],生态环境也更加脆弱.在大范围人工改造过程中,对其内部微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建设设施时,不注重低碳与环保,热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8],管道铺设繁杂破坏森林,废水排放污染河流与地下水源等等情况,层出不穷.
温泉度假地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充分亲近,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开发过程中应贯彻可持续理念,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尽量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始环境.在具体经营中,还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低碳减排,尤其应考虑到温泉水的特殊性.比如:温泉水利用后经过处理再排放.以防止余留的温度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温泉地的环境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品质,反映文化氛围,更容易被消费者感知.魏小安谈到温泉转型升级时提出,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温泉地的形象和品牌定位.应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注重保护环境,使温泉旅游发展可持续[29].魏燕认为温泉资源的特殊性决定着其不是永续利用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有效又合理的利用短缺性资源,在保障生态和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有助于优化旅游地生态服务功能与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促进温泉旅游的繁荣发展[30].
3 结论与展望
我国的温泉旅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现有温泉旅游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地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温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中西部涉及的则比较少;研究内容上,早期主要关注温泉旅游资源要素和问题对策的研究,近年随着温泉旅游市场的逐渐繁荣,研究范围和深度亦不断拓展、深化,研究者开始关注温泉旅游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期提升温泉旅游的游客感知价值.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同时,开始提出适宜中国市场的开发模式,积极探讨温泉旅游的休闲旅游价值,归纳出国内几种典型模式,为温泉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温泉旅游发展仍比较薄弱,研究范式上,多是对温泉开发现状的描述性研究,缺乏对温泉的独有特征和发展过程、机理的深入分析,对温泉旅游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研究尚显不足,未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范式.研究者多基于资源开发单一视角研究温泉旅游开发问题,较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尤其是在温泉文化开发方面,文化符号的标识性较弱,尚未提出健全的文化发展思路来指导中国温泉旅游的发展.今后研究应广泛开展同国外温泉旅游协会、经营商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合作,借鉴、吸收其旅游产品体系、市场营销、文化挖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温泉旅游地发展模式和体系,提升中国温泉旅游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与地位.
[1] 温丽玲.中外温泉旅游研究与开发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8,(561):226-228.
[2] 黄向,徐文雄.我国温泉开发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规划师,2005,(4):72-75.
[3] JOHN Towner. What is tourism’s history[J].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39-343.
[4] CLAUDE Kaspar. A new lease on life for spa and health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2):289-299.
[5] JOHN W. Lund the USA geothermal country update[J]. Geothermics.2003,32:409-418.
[6] 马鹏,宗瑞波.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温泉旅游游客忠诚度影响实证研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为例[J].企业经济,2012,(6):152-155.
[7] 樊小兰,刘住.国内外温泉旅游比较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9(1):75-76.
[8] 于杨,王艳平.我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展[J].旅游论坛.2009,2(5):667-671.
[9] 骆高远,陆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J].特区经济,2004,(3):162-165.
[10]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22(1):102-109.
[11] 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109-112.
[12] 王艳平.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0):59-62.
[13] 郑利.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29(2):109-112.
[14] 王艳平,金丽.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重要环节——以构筑温泉旅游“更·宽衣”环节为例[J].旅游学刊,2004,(5):45-47.
[15] 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5):51-55.
[16] 王世俊.西安温泉旅游资源的经营模式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6):118-121.
[17] 陈燕娥.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12-15.
[18] 张欣欣.广东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经营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152-153.
[19] 王新.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日韩经验及其借鉴[J].生产力研究,2012,12:150-152.
[20] Spring Microbial Mat[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1995,18(2):274-278.
[21] 高鹏,刘住.对发展温泉旅游的建议[J].旅游科学,2004,18(2):54-57.
[22] 方旭.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深度开发问题的对策——以咸宁温泉旅游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1(29):98-110.
[23] 毛丽娅.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1)31-34.
[24] 朱玉华.温泉旅游发展趋势及对策浅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68-70.
[25] 王冠贤,保继刚.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3-87.
[26] 魏连成.试论我国温泉旅游现存问题与解决路径[J].华章,2012,(36):45.
[27] STEPHEN C. Nold David M. Ward. Diverse thermlus species inhabit a single hot[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1995,12(18):274-278.
[28] 刘杰.温泉城旅游发展中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8(7):15-17.
[29] 李敏.国内外旅游专家热议温泉旅游转型升级[N].亚太经济时报,2012-12-06(A04).
[30] 魏燕.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温泉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13-18.
AReviewoftheLiteratureonHotSpringTourisminDomesticResearch
LU Lin, HAM Ya
(Center for Tourism and Planning Research,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The paper does some research on the aspect of the rise,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t spring tourism after reading a lot of relative literatures. And it does some system analyses about the hot spring tourism research literatur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And finally it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hot spring tourism study.
hot spring tourism; research on hot spring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2013-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15).
陆林(1962-),男,安徽芜湖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陆林,韩娅.文献综述视角下的国内温泉旅游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1):74-78.
F592.3
A
1001-2443(2014)01-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