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食之无味,弃之不行?

2014-03-20谢崇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未来教育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教育

谢崇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一大批教师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升了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解决了实际面临的困难,扩展了交流研讨的平台,营造了个体和学校的品牌。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现象令人堪忧:在一些教师和学校眼中,课题研究沦为了评职称、得奖金的手段,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行”的鸡肋……前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是条件不够,还是方法不足?我们搜集了一些观点,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当下,课题的功利性早就超越了最初助益科研的出发点,这不是教师个体的原因,而是教育的大环境使然。学校管理者在意的是教师是否对课堂“尽职尽责”,课题管理者重视的是管理程序以及定期获得的“成果”,家长在乎的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是否学到了知识……于是,做课题的目标最后只落到一点,就是在评定职称时作为决定教师能否晋升的条件之一。当课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科研、真理,而是为了职称、奖金、地位、待遇,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课题,变成了只不过是带给教师压力和满足教师追名逐利的工具,怎可能给人带来幸福?

郎笑/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师训处

从教师个体看,一个没有研究意识的人,意味着没有钻研的精神,没有创新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好现有工作的。木匠不研究,造不出好家具;教师不研究,不可能了解学生、掌握教育规律,也教不出好学生。但是研究未必是做课题、写论文,做课题、写论文未必是真研究。但是有的教师研究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教师研究社会科学课题,这些又都被摒弃在教育研究之外。我们这里有教师研究星空,他的论文竟然不算是教育研究论文;有的教师研究文学,他发表的论文无法参与评奖。这是悖论,这是怪圈,是管理的狭隘和体制的僵化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沈翔/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

从学术和实际生活来看,课题绝不会是空洞的形式。假如你对它有点真心的关怀,它将成为你生命中一件极有价值的探索工具和片刻不离身的思维方法。我们在研究与写作中学习生活,并在生活中深入思考。前有先贤的指引,后有师长的扶持,当课题完成的那一天,我们不仅仅完成了一段教育的旅程,我们还多少目睹了一点学术的庄严,撷取了一些生命的精华,让我们终生受用不尽,这难道不也是课题研究的另一种收获吗?

庄照岗/广东省东莞市中学松山湖学校

做课题,是一种研究,一种思考,是对教学的一种重新审视、集中关注和重点探索。这个过程,是直面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再学习,再潜心修炼,提升自我的过程。

在学校,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议论:搞好教学就行了,何必搞什么课题呢?何必搞什么研究呢?这些话听起来振振有词,堂而皇之,仔细想来不过是一种狡辩、托词,自我懒惰、懈怠,自我安慰的理由。一个不懂得思考、不善于思考的老师注定不是好老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实际上,教而不思则困,而课题就是解困的良药,良药虽苦,却能助你成长、蜕变、涅槃。

刘娜/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

对于种种教育科研的形式,它们能否落地,能走多远?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内心对这件事的认同度。课题对教师来说,到底是玩堆砌文字的游戏,是拼凑,是为了评职称加分,还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剂,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这取决于教师内心深处对课题的认可程度与落到地上的行动力度。教师科研,到底指向何处,到底如何去做,这是教师需要自问的问题。从现实出发,有所行动,有所思考,让教育更为理性。

杜忠彬/山东省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我们需要课题研究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到教育理念、教育规律方面的问题,小到一个教育细节的处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研究的地方,正所谓“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

我们该怎样做课题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多开展一些微观课题研究,少些宏观理论的研究,多关注于自己的教育细节,从小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微课题研究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让那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只需要通过微小的改变,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课题研究走进一线教师的教育生涯。

蒋念文/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专

当课题研究附加着一些东西,比如职评,那么比起纯粹的研究,其结果自然就“黄犬之于骆驼”了。要职评了,才去找课题;要出科研成果了,才下达目标。这些都会导致研究者被动的意识浓厚,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不免就有悲情的意味,“悦研”几乎不可能。为做课题而做课题,食之无味;为职评而做课题,弃之不行。若想改变课题“鸡肋”的困境,咱们得先厘清出发点,回归到纯粹的研究上来,剥离那些附加因素,轻装上阵!

刘荣添/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教研室

杨振宁在第八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上谈到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时,这样说:“走进正确的方向是一生的重要成就。”这让我想起我的课题研究经历。从1987 年开始走上讲台,我在混沌中“瞎忙”了20 年,直到2007 年开始才接触到真正的课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课题研究的鞭策下,我觉得生活异常充实,每看到一本好书,每听一场专家讲座,每观摩一节好课,每参与一次讨论,我都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幸福。至此,我明白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科研是“幸福的道路”的真正含义,因为课题研究使我有了学习思考的方向,有了追寻的方向。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痛苦的,“走进正确的方向是一生的重要成就”,是一生的幸福!

吴宝席/江苏省沛县第五中学

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思考教育,研究教育,积极主动地从事课题研究。但进行课题研究绝不是想当然的行为。一些教师只是为了“跟风”,或是迫于领导压力,或是为了职评需要等,不得已而为之,只是搞搞形式,做做样子罢了,往往是“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忙忙碌碌;过程——冷冷清清”,没有真正树立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没有把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境遇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去思考,去研究,到头来,只能在网上下载资料,材料一大摞,结果无收获。这种畸形、变质的课题研究,背离了课题研究的初衷和方向。只有形式而无内容、只有材料而无过程、只有表面而无实质的课题研究,虚耗了教师的时间,虚掷了教师们的精力。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