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佗医事补考

2014-03-20谢欢欢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藏经医事华佗

王 鹏,谢欢欢,王 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华佗医事补考

王 鹏,谢欢欢,王 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据《寒柳堂集》《癸辛杂识》《云笈七签》《赤凤髓》等文献,结合历代史方志,对华佗医事再行补充考证。华佗医案记载以《三国志》《后汉书》《华佗别传》为主,9种文献共载31则。华佗医著载14种,即《华佗内事》《华佗察声色要诀》《华佗望形察色并三部脉经》《华佗枕中灸刺经》《华佗方》《华佗内照图》《华佗服食论》《华佗书》《青囊书》《急救仙方》《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华氏中藏经》《华佗外科方》《华佗济急仙方》。《癸辛杂识》载麻沸散主药可能是西亚产植物“押不芦”。参照《云笈七签》动作要领和《赤凤髓》中的重点动作图示,论述五禽戏的各式要领和具体动作。根据《中藏经》中所述地名、部分中药名称和使用情况以及篇章内容文义,认为存在六朝及两宋手笔痕迹,其版本分为仓司本和楼群钥校注本两种,苏州周锡瓒以新安吴氏刻本补其缺,从《攻媿集》内录跋附后,通过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后世传本。

华佗;医案;医著;麻沸散;五禽戏;中藏经

华佗,名旉,字元化,东汉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1]。其人约生于公元二世纪,曾“游学东土”,并兼通数经,喜好方术,相传受医于石笠之间[2]。华佗不仅通晓内、外、妇、儿科,为中医大手术先行者,对针灸、药物、运动疗法也颇有研究,并晓“养性之术”,欧洲人称其为东方“希波克拉底”[3]。徐大椿说:“仓公以诊胜,仲景以方胜,华佗以针灸、杂法胜,虽皆不离乎《内经》,而师承各别。”[4]华佗遍走中原诸地,常在彭城(徐州)、广陵(扬州)、甘陵(山东高唐至河北清河一带)、东阳(山东武城)、琅琊(山东沂水)诸地,为民众医病。截至目前,学界有关华佗的考证已开展较多,但许多研究尚不够深入。今据《寒柳堂集》《癸辛杂识》《云笈七签》《赤凤髓》等非医文献中的记载,结合经典历代史方志,对华佗相关医事再行补充考证,以期渐次诠解名医华佗之事迹。

1 关于华佗医案

有关华佗医案,文献共载31则,其中《三国志》16则(《后汉书》所载8则内容与《三国志》同)、《后汉书》注侯康补艺文志引《华佗别传》5则、《针灸甲乙经》1则、《晋书》1则、《太平广记》4则、《独异志》2则、《志怪》1则、《襄阳府志》1则。研究华佗生平医事,当以《三国志》《后汉书》以及裴松之、李贤所引《华佗别传》为主要依据。《后汉书》所立传略,对其医事成就有生动的记录,谓其“精于方药,处方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裁七、八、九。”行针时间视情况而定,患者“言已到”感觉得气,便提出“病亦寻瘥”。郭雍据此评论曰:“元化之术,得于心悟,心悟则变化无常,自用多奇。”[5]

2 关于华佗医著及存世内容

综合相关古籍文献,可大体归纳如下,阮孝绪《七录》载《华佗内事》5卷,王叔和《脉经》载《华佗察声色要诀》1卷,《隋书·经籍志》载《华佗望形察色并三部脉经》1卷、《华佗枕中灸刺经》1卷、吴普撰《华佗方》10卷。以上所记华佗医著大部分世间未见,后世医著存有上述医著的只光片影,归纳起来,有王叔和《脉经》所载《华佗察声色要诀》,葛洪《肘后方》所载治尸注和鬼注之狸骨散、龙牙散、羊脂丸,《千金方》《外台秘要》所载灸霍乱法、常山桂心丸、真珠丸、五嗽丸、绿帙五丸、黄连乱发丸、木占斯散等。华佗弟子樊阿、吴普、李当之所著文献中,保存了华佗学术的一些内容。

其他所谓华佗著作,见于后世文献的还有《华佗内照图》(首见于《崇文总目》)、《华佗服食论》《华佗书》《青囊书》《急救仙方》(首见于《补后汉书·艺文志》)、《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首见于《宋史·艺文志》)、《华氏中藏经》(首见于《通志·艺文略》)、《华佗外科方》(首见于《医藏书目》)、《华佗济急仙方》(首见于《国史·经籍志》)等。另有近人安徽亳州姚侗伯家藏《华佗方》10卷。

3 关于麻沸散

华佗冲破《孝经》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束缚,指出“若病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知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其发明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和骨科手术,美国拉瓦尔所著《药学史》尝怀疑阿拉伯人使用的麻醉剂,可能由中国传去,并言及华佗[6]。《华佗神方》载麻沸散药用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渗出物多加龙骨,收口加珍珠或蟹黄。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据唐人说:“认为用回回之西数千里所产类人参状有剧毒的押不芦”[7]。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言,药即曼陀罗花;另说指处方,由曼陀罗花、草乌、当归、白芷、南星、川芎组成[6]。杨华亭《药物图考》认为麻沸散主要药物为未经受粉的大麻雌花,此花经证实确有麻醉作用[8]。

4 关于五禽戏

华佗重视头、腰、四肢锻炼,其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蝼”之论对弟子说:“动摇则谷气全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指出运动能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华佗在《庄子》“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呼吸吐纳”和多种导引疗法基础上,仿照动物活动姿态,“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并云:“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身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然汗出,即感舒服,食欲转佳。”有关五禽戏的具体动作要领,后世多有论述,较为全面的应属宋代张君房所著《云笈七签》[9]。明代周履靖把一些重点动作绘制成图,收入《赤凤髓》[10]中。具体为:虎势要领是“勇猛攫扑”,具体动作为“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鹿势要领是“伸缩头颈”,具体动作为“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熊势要领是“倒下匍伏”,具体动作为“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势要领是“跳跃腾空”,具体动作为“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颈各七”;鸟势要领是“展翅飞翔”,具体动作为“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伸缩二臂各七”。五禽戏对后世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的创作有较大影响。

5 关于《中藏经》

《中藏经》署名为华佗,篇首邓处中序言为佗之外孙,由华氏遗藏所得。考此书汉、魏、晋、隋、唐史方志皆未著录,自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常书目》《宋史·艺文志》始陆续记载。原作1卷,现传者多为8卷本。书中谈到银州(系南北朝时期北周保定3年设置,在今榆林、米脂一带);记载川乌(唐代以前多写乌头,未有川字)、天仙子(古名莨菪子,天仙子一名始见于北宋《本草图经》)、何首乌(最早见于唐末《日华子诸家本草》)、天灵盖(古称髑髅,《千金方》始载天灵盖一名)、山药(古称薯蓣,唐代避讳唐代宗“豫”字,改为薯药;宋代避讳宋英宗“曙”字,改为蓣和山药)等药,论及术分苍白(古只云术,不分苍白,如《伤寒杂病论》即是)、罂粟壳治病等情况,从上述内容文字分析,可能并非华佗其人其时著成。后人也有“疑属假托于宋人汇集,元时吴兴赵孟頫已抄过三卷本”[11],或怀疑其是六朝人托名之作[12]等观点。但观其内容,三万余言中,也多有文义较古不像北宋语言者,如《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之法》篇。另外,《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论诊杂病必死候》《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等篇内容与《脉经》《千金方》所引华佗文献内容相同。因此,从内容上看,不能确切断定为华佗所著,也存在六朝及其后的手笔痕迹,恐非一时一人所著成。

《中藏经》内容主体思想,遵照《内经》,吸收了《玉机真脏论》《脏气法时论》《平人气象论》《脉辨》《淫邪发梦》《本脏》《邪气脏腑病形》诸篇要旨,有辨论49节,附方68首,用药90余种。对机体生理、病机的阐述,强调运用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解释脏与脏之间相互影响,具体运用了“水乘火”“肝乘脾”的学说,称胆为“将军”、脾为“谏议之官”、膀胱为“玉海”。医疗承袭部分古法,认为“病起六腑属阳,治宜水法,水法有四,即通、塞、水、冰;病起五脏属阴,治宜火法,火法有五,即汗、温、热、火、汤。”所记人工急救,对口吹气,“缢死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高首卧,取葱根末吹入两鼻,更令亲人吹气入口,喉喷出涎,即以矾石末用丁香煎汤,调一钱匕灌之”,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本书虽不能确切断定为华佗亲手完成,但其内容价值不容轻视,若行于世,所济多矣。流传于世的《华氏中藏经》,其版本一刻于宋代之闽中,称为仓司本;一为楼群钥校注本。苏州枫桥周锡瓒以新安吴氏刻本补其缺,从《攻媿集》内录跋附后,通过整理,成为较为完善的后世传本。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1482.

[2]战仙.青囊秘录[M].济南道院民国十二年刻本.

[3]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57.

[4]清·徐灵胎.难经经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

[5]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7.

[6]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38.

[7]宋·周密.癸辛杂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8.

[8]杨华亭.药物图考[M].中央国医馆1946年刊本.

[9]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707.

[10]明·周履靖.赤凤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2.

[11]清·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78.

[12]清·孙星衍.华氏中藏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1.

王鹏(1972-),男,博士,副教授

王键,wangjian6301@163.com

R2-09

A

10.3969/j.issn.2095-7246.2014.06.002

2014-07-23)

猜你喜欢

藏经医事华佗
张慕歧与张葱玉的一段医事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俄藏黑水城《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再考
《辽大康四年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碑》考
小华佗拜师
科技背景下医事刑法应对的基本立场
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中藏经》对水肿病的认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