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20卢碧霞贺道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育种学作物多媒体教学

卢碧霞,贺道华,陈 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1]。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认识优良品种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能够将现代生物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熟练地应用到育种研究和实践中,并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作物特性和不同的育种目标,正确地选择育种资源,采用合理的育种途径和方法对作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促进作物生产的发展。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笔者分析了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育种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对优化该门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1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多、课时少 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而专业课学时则大幅度减少。该校作物育种学八十年代理论教学时数180学时,有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内容,九十年代减少到120学时,2005年减少到54学时,只有总论,还有5个课程实验,目前只有48学时总论部分,将作物育种学课程实验也并入生产大实习中。学时的大幅度减少导致了原有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新的教学内容难以补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因教学计划的减少,授课内容也相应删减。在教学中只讲解总论不讲解各论,会导致学生掌握育种专业知识不足,各论知识理解肤浅。

1.2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隔时间长 2005年该校对农学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按照相同类型的课程和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实验进行整合,将作物栽培学实验、耕作学实验、作物育种学实验、作物种子学实验分别优化整合为作物生产实验和作物育种与种子生产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但是,作物育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物育种环节又受到作物生长季节的影响,作物育种学实验课并入生产实践教学后一些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相隔时间较长,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1.3 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多媒体教学近年来已成为该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但是速度很快、学生记笔记难、复习困难,特别是有关推理方面的知识点更是难以理解。同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计了太多的动画、图像及声音等非主题性东西,使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学生抓不住重点;另一种情况则是使用大量文字,照本宣科,播放速度又快,学生记不住也难以理解。

1.4 教材多而杂 目前该校学生使用的作物育种学教材有:1995年蓋钧镒主编的《作物育种学总论》、2005年张天真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和2009年杨光圣、员海燕主编的《作物育种学原理》等。各教材编写侧重点不同,内容都很丰富,而学生所持有教材不同,层次不同,难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作物育种学知识体系,在拓展学生知识面,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 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优化教材和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要求,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育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育种目标由以前单纯追求高产转变为高产、优质、稳产、高效、高抗相结合;育种理论从传统育种理论到将传统育种理论与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育种理论体系;育种的选择方法由传统的通过表型选择变异发展到育种实践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选择变异。同时进入21世纪以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方法与农业科学常规方法的结合使农业科学的研究手段日益更新和完善。随着生物技术与作物育种学的交叉渗透,育种学的相关研究已从个体水平不断向微观延伸,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信息技术对于育种学传统的教学内容扩充了一些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此,该校在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与专业特点,在教学中除了传统基础理论,在假说、规律等内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抛弃陈旧过时的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把目前国内外的新技术以及研究进展讲授给学生,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在传统的回交育种中加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轮回亲本的“背景”选择,可以提高选择效率,加速回交育种的进程。另外,在作物育种学教材中补充分子育种学部分。如: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启迪学生智慧。

同时,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基础,对教材进行调整,增加教材可理解性,将作物育种理论和方法有机地交叉融合,以育种途径为主线,内容从易到难形成课堂体系,使学生能够结合主客观条件,采用相应的育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2.2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突出课程特色,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2.2.1 课堂讲授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言堂”,灵活运用讨论、提问、举例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作物育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如分子标记、转基因育种、杂种优势机理等内容采用了专题讲解与讨论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提前阅读有关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教学效果以同学对该专题内容的讨论结果、作业完成情况予以评判。

对于作物育种学应用性强的问题,如雄性不育的利用、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内容结合田间观察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雄性不育的植株以及生产中雄性不育性的选育过程和利用方法。使所学的内容更容易消化掌握,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更高。

2.2.2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教学近年来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图片、三维动画及视频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很好的理解和消化[2]。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更乐于用传统手写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课件往往容纳大量内容,幻灯片放映速度很快,学生目不暇接,难以记笔记。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纯粹多媒体教学,在作物育种学教学中,教师应视教学内容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如回交转育单显隐基因、三系、二系选育的讲解,在黑板上进行每一步推理更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和理解力,使学生对该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而对于抽象的内容、学生没有接触的内容,如育种学原理、育种途径、品种类型、杂交方式、转基因转化则采用更直观、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进行多媒体教学。此外,还建立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校内网站,让学生课后在网络上浏览复习该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提问、讨论,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总之,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手段,探索综合、多元、互动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信息的质和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的目的。

2.2.3 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作物育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性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3]。为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更牢固;所掌握的技能更完整、更熟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使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避免了实践的盲目性,而且实践环节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主要在田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根据陕西省冬季作物少,春夏农作物种类多的情况,在作物育种学课程安排上调整了上课时间,以前的秋季课程安排到春季上,尽量缩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间隔。

2.3 改革评价内容与考核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全面客观公平评价学生课程成绩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良好学风与习惯的重要环节[4]。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该院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使考试成为促进学习的途径之一。主要综合考核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育种原理、育种方法以及良种繁殖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分为平时作业成绩、期中成绩 、考勤分、期末考试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算,作为学生完成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的评定,同时增加平时作业成绩、期中成绩、实验成绩的比重,从而达到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目的。考核结果按平时作业和考勤占10%,期中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计算,即课程成绩=理论考试成绩×70%+期中成绩×20%+平时作业×10%。

通过改革考核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平时不努力、考试搞突击的不良风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总之,作物育种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培养基础厚、专业精、技能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的途径。它不仅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作物育种学的最新知识,不断地改革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改革中来,共同促进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1]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文婷.利用多媒体技术特性推动教学与教改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142.

[3]宋宇,戴征堂.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71-72.

[4]刘榜,朱猛进,赵书红,等.家畜育种学课程改革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8):62 -63.

猜你喜欢

育种学作物多媒体教学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