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地气”理念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

2014-03-20

武陵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接地气爱国主义思政

马 波

(广州大学 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90)

随着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的加剧,各国政府都已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地位。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无数中华儿女就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但在现今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深入发展过程中,青年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历史虚无主义及崇洋媚外现象有蔓延之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遭遇困境和挑战。而“接地气”是教育教学走出瓶颈、突破藩篱的有效方式。“接地气”一词,虽较为通俗,但道理深刻,从认识论上来说,“接地气”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思维、认识和习惯尽管顽固,但只要具有“接地气”的思维,各类创新模式及针对性措施就能在探索中发现,能使教育教学走出窠臼,拨开束缚,与时俱进。

一 “接地气”是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的动力

“接地气”理念就是要求要突破旧有的格局和思维定势,面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于创新,在于与时俱进。青年是时代的主力军,也是追求时代梦想的弄潮儿,他们理想、目标的孕育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因而,时代特征与现实生活世界则理应成为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重要的方面是教学模式还停留于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形式,这在信息闭塞和资讯匮乏年代会有效果,但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对于80后、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不迷信权威,追求民主、平等,“说教式”的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是广大大学生不能回避的,因而,当前思想教育,仅仅依靠理论说教是难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还须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为他们解答困惑,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理论的价值和真谛,增强探寻欲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国家、民族、社会有重要作用,对青年当下的成长及个人发展价值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国家、社会的层面,而对个人价值作用往往忽略,甚至否定。这样,在现实社会中就会脱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们认知过程的应有条件,同时,也会使教育教学显得空洞,缺乏趣味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的社会价值的彰显固然重要,但个人价值的诉求也不应忽略,否则,教育就会不完整,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多方面的,是多维的。中宣部于1994年8月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宜只限于挖掘历史资源,现当代各行业生动、鲜活的爱国案例、事件、人物同样丰富多彩。“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内涵丰富,不是高不可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赴汤蹈火的战士是爱国者,在改革年代,那些私企打工者们早晚加班地工作,同样也是爱国。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能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民族荣誉,都是爱国。这表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是社会正能量,理应受尊重和褒奖。社会的向前发展就是由各种力量的合力所推动,也许一些平凡的举动很微弱、很平凡,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如若凝聚一起,则为动力之源,那将是国家和民族发达之福祉。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我国独有的,世界各国都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门上有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在当前世界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爱国主义教育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所谓挑战,那就是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和竞争优势影响青年大学生,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排斥,应当在这场较量中,坚定立场,开拓视野,海纳百川,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为我所用,补我所短。

二 “接地气”是爱国主义教材内容充实、完善的前提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时空领域日益广泛和深刻,这一形势的迅猛发展,仅靠学校发放的基本教材是难以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本科生中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从不同侧面对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厌学、逃课、排斥、抵触等现象。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享乐主义、自私自利、崇洋媚外价值取向还有蔓延之势,有些大学生道德堕落,信仰迷失,精神颓废,行为失范。面对这种情势,加强课程建设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当前高校本科生开设的4门主干课程中,虽然各有侧重点,目标任务鲜明,但相互交叉,重叠过多,与中学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也有相当程度的重复。青年大学生大都为80后、90后学生,他们具有求新、求异、求奇心理和思维,这种重复必然会造成审美疲劳和厌学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教材的编写者及课程的设计者没有顾及到学习者的特征和现实发展新素材,思政课各课程和教材缺乏宏观的整合。现在,高校思政课教材是国家统一教材,对于课程性质来说,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在国家主导教材的前提下,为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应允许高校在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如结合地方人文历史、经济建设成就等编写爱国主义系列思政教材,譬如在南粤大地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可谓波澜壮阔,涌现出许多海内外爱国英才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学校可以编写涉及这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教材,辅以国家主导教材,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必将会有亲切感、兴趣性,也就有思考和探索的抓手了。爱国主义教育属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政教育任务的必备环节。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困境,很重要的原因是实践教学的匮乏,主要停留于理论说教。在许多高校,不仅是学生,就是包括很多思政课教师,都很难有机会参与社会考察,视野较为闭塞,别说国外考察,就是国内,都难以有机会考察和调研,对于一些典型的事件、遗址等,没有亲身感触。譬如,对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作用的学习,如果能有机会到深圳特区或附近大公司、先进工厂考察一番,那对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认知及情感与仅仅理论说教相比较,效果会显著不同。当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薄弱,这与教学经费、教学计划、学分都有密切关系。社会实践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中国自古就有“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勉言,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道理的把握才深刻,也才会激发出思考、探索的欲望。实践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理应占有重要地位,并设有制度保障。实践教学重在实效,当然不应有统一模式,应不拘一格,因地、因时、因内容而设计,形式应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以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和积极思考、探索为根本。

三 “接地气”是爱国主义教育方式高效、多样化的基础

教育教学“接地气”,其模式就是要量体裁衣,不拘一格。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教育仅凭课堂上教师的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当前信息社会狂飙式的发展中,媒体发达,资讯快捷方便,信息丰富,因而,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传授和课本提供的信息,也是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如果传统的说教形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改革,学生的思想阵地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媒体传播所占领。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商业媒体应运而生,他们为了竞争和生存,善于扑捉青少年心理需求,善于迎合、取悦大众,善于寻找市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成熟,他们由此会被这些媒体传播的杂音所诱惑和俘虏。在当前多元化思潮、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发展格局中,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要“接地气”,让主旋律牢牢占领这块攸关国家命运的思想阵地。教育方式“接地气”,需要学校和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国家的发展为大局。思政课有别于专业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具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处理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3]121思政课教育教学,关键不只是传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相信,并最终自觉践行。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视,只有情感、态度上有了认可,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为之追求,形成自己的信念,并自觉践行。有鉴于此,思政课不能以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丰富多样。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很多的参与平台,如学校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社会考察、网络课堂等。

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是要让学生对传授的理论知识要信服,在此基础上学生也才会将其化为内在的行动。为此,不仅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改革,同时,在当前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生活中,具有猎奇、诱惑的现实表象信息,与课堂学习的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相比较,教材内容、教师的讲授与现实应然相比较,同样都存有一定落差的,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取舍,这也是当前学生思想困惑的一个主要缘由。而同时,这也自然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探寻问题提供了无形课堂。有鉴于此,学校、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小小的学校教室,课外的课堂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在设置教学计划时,不应只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同时,课外教学也应当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在这一思维下,教师的精力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的形式、组织、计划、内容、效果等,教师也应对之加强研究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外跟进、加强,是解决问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不仅要精心组织、设计好这两个“课堂”,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需有实质性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这两个“课堂”,也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思政“课堂”。教学也要讲究战略战术,不然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就是要求要根据具体情况与现实特征,要采取不同策略,因时因势变通。时代在飞速发展,新形势、新内容、新问题不断呈现,教学对象也会在环境影响中变化,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接地气”必然是大势所趋。

四 “接地气”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净化的必然趋势

在现实中,榜样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正能量成长的负面因素往往在于有些教育者本身对于主流思想的质疑和不信任,表现为说与做“两张皮”现象,也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也是当前思政教育的苍白之处。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4]在这里,人格与国格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孰重孰轻,便是非常清晰了。与专业课显著不同的是,思想教育,它不仅是一个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信仰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如果教育者都不能坚信,在行为上不能践行,那被教育者怎么能认可和接受?在战场上,将军能冒着硝烟炮火冲锋陷阵,试想一下,战士在强敌压境下怎会退却?在这里,将军的率先垂范本身就是生动地思想教育教材,有很强感染力量、教育力量。中国共产党能从幼小、微弱走向强大,成为执政党,靠的是先进的革命理论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认可,并由此所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理论能被广大人们群众接受、信服,不只是宣传说教的结果,其中有无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人民群众从这里看到了正义,看到了希望,也由此感悟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3]121。

在新世纪历史征途中,爱国主义依然是实践“中国梦”的强大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人们物质生活也逐步富裕起来,但在国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诸如信仰缺失、生活堕落、道德下滑、腐败盛行等不良现象出现,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共运的曲折经历。不仅如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生产、科技的竞争优势,把资本主义一些腐朽思想和价值观也渗透到国内,在这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大背景下,一些人共产主义信仰开始动摇,爱国理念受到质疑,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历史失去信心,崇洋媚外思想受到热捧。这些因素,都成为我们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因素。面对困境与挑战,作为思政教育者,首先自己要忠诚共产主义思想理念,并理直气壮地宣传、讲授,以爱国为荣,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还要做好示范作用,克服“两面人”现象。当前影响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很重要的就是“两面人”现象,言行不一,相互矛盾。这种环境气候必须得以根本净化,否则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难以保障。社会、学校、家庭都应共同构建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的积极环境。政府应建立清明政治,官员清廉奉公,学校教师身正为范,家长孕育良好家风,这些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是绝好的隐性教育,就是正能量。基于此,政府主管部门,可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协调机制,在制度的保障下,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抓手,有资源,有支撑。身教胜于言教,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学,在现实中的所见所闻,得到了有机地统一。这样,学生不仅从认知上,同时在情感上也获得了感触,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信念,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结 语

总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只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在信服,重在践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在于教育教学能否“接地气”,在于能否立足国情、世情,在于能否借鉴、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主题,同时,爱国主义教育还具有层次性,不能使用统一模式。如陈独秀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认识是:“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士……为国捐躯之烈士,固吾人所服膺,所崇拜……然此种爱国行为,乃一时的而非持续的,乃治标的而非治本的”。他所谓“治本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六种品德,即“勤”“俭”“廉”“洁”“诚”“信”[5]。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关乎“中国梦”与国家未来命运。当前,思政课教育“接地气”,首先应从现实存在的高高在上、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式教育弊端入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教育立足于“接地气”了,那么,在内容、教材、风格、语言等诸方面都会有切实的转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仅凭学校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使命的。爱国主义课程建设需兼顾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当前信息社会和多元化思潮的发展中,隐形课程、实践课程与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更为迫切。只有教育教学“接地气”,才能冲破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才能探索出具有高效和针对性的教育新模式、新途径。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9.

[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

[5]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三联书店,1984:131-136.

猜你喜欢

接地气爱国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