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研究
2014-03-20
文化学刊 2014年2期
隐语行话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世界上各种语言几乎都无例外地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历史或现实。对隐语行话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脉络。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7年和2010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均关注到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使用的民间隐语行话的状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9)》的专题篇《社会生活中的民间隐语》研究显示:对隐语行话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流行群体、层面和真实的使用状况的讨论、探析,有助于国家了解民情、考察语言国情、制定语言政策和规范社会用语。
隐语行话不是独立的语言,而是语言的社会变体。由于对隐语行话的不了解,因此人们对隐语行话普遍存在误读与偏见,当提及隐语行话时,一些人会把它同匪盗、娼、赌、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联系起来,把这种民俗语言现象通称为"黑话",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语言事实。实际上,除了黑社会群体外,许多社会群体都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习俗惯制。任何民族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具有本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隐语,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或多或少第存在着传承、创造、使用隐语行话的文化现象,而且隐语行话在现实众多社会群体的语言生活中任然十分活跃,是其生存或谋求生存所必需,是构成期日常生活的一种言语习俗。但由于对隐语行话的误读与偏见及其使用群体的边缘化等因素造成隐语行话现已成为濒危语言。
多学科视点的研究,显示了学术界和社会有关方面对这一微观科学领域的关注与需要。发掘、记录、保存和保护民间隐语行话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化遗产,科学认识隐语行话,正确引导与规范隐语行话的使用,也有利于祖国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