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意识与平等
2014-03-20范和生李三辉
范和生,李三辉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论生态意识与平等
范和生,李三辉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物,生态环境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目前理论界对平等性的探讨多局限于人类社会,并没有以平等性的视角对自然世界展开系统的学术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从含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方面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平等,由人类社会扩展至整个自然界,生态意识中的平等性则强调万物共生的权利,注重发展提升的机会,追求众生平等的结果。针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以平等性为切入点,探讨生态意识的整体追求、持续取向和价值定位。
生态意识;万物共生;众生平等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在自然中,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物。自然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越来越体现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科学化程度。自18世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日益加深,生态问题日趋成为人类社会一个严肃且紧迫的时代议题。古今中外对生态问题开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从未间断,从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生态学”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普遍性关注,人类的生态化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一过程正是现代生态意识的确立过程。本文针对全球的生态危机现实,以平等性为切入点,探求在“人-社会-自然”整体的社会生态系统下生态意识保障万物众生权利、机会和结果平等的思路。
一、生态意识研究综述
生态意识的思想并非始于当代,古已有之。只不过,现今我们所言说的“生态意识”是针对当代社会发展所出现的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有其时间限定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术界从内涵、构成、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对生态意识展开了探索,并逐渐从理论意义、价值观念和制度规定等层面进行反思。
关于生态意识的定义,前苏联著名学者吉鲁索夫在文中写道,生态意识是依照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有效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观念、理论和感情的总和[1]31。除了此种在宏观意义上进行把握的观点之外,理论界对生态意识的内涵界定主要集中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价值立场、行为方式等方面。同时,也有学者从哲学的范畴将其归类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并由此而升华出来的自我认知[2]12。
在生态意识的具体构成上,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内涵界定有着各自的观点。梳理诸多研究成果,在其组成部分上,学者们也存在着某些一致认同。就其是科学意识、生态库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普遍认可,同时,生态意识所注重的忧患性、系统性、持续性也在学术界获得了强烈回应。考究哲学上的生态意识,它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客体是自然世界,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陈铁民认为生态意识具有异于其他社会意识的表征,具体体现在把握反映对象的整体性、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即时性、作用领域的广泛性、影响时间的连续性以及对个体行动的规范性[2]14。
总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生态意识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探讨,许多学者都对生态意识作出过界定,但是学术界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作为生态自觉的产物,生态意识在生态问题上需要有其明确的价值定位、基本理念、目标指向、评价体系、发展方式等,这些是完整的生态意识所应该囊括的。因此,我们倾向于同意刘湘溶的观点,生态意识作为生态科学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的统一,具有空间结构上的整体性特征、时间序列上的未来性特征和时空统一上的和谐性特征。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生态意识研究涉及了哲学、生态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这些都为生态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现有的生态意识研究多是从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管理等视角进行探讨,在研究视野上存在一定的局限。针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我们试图从平等性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以期扩大生态意识的研究视域,丰富其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从含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方面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平等,如果将人类社会扩展为整个自然界,那么生态意识中的平等性强调万物共生的权利,发展提升的机会,众生平等的结果。
二、万物共生——生态意识的整体追求
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对公平和平等保持着不懈追求,力求建立和维持一个相对公平和平等的社会,也正是在对这一理想目标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实现了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探究人类社会公平观的发展历史,它大致经历了平均主义公平观、等级主义公平观、资本主义平等观、社会主义平等观四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对“平等”这一观念有过如下阐释:“平等,就其本性而言,在于使用同一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等的,他们就不成其为不同的人)要用同一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3]364“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进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领域中实行。“从作为人这一属性来讲,所有的人皆存在共同之处,在这些共性所覆盖的区域内,他们是同等无差的,此种观念古已有之。然而,现代的平等有着与此迥然不同的要求;它要求更应当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平等中推演出这样的规约:一切人,至少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或者社会中的全体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3]480很显然,这是论述人之平等的理论,但是这一观念的科学内容的确立,具有重大价值。社会上存在着不平等是一回事,人们是否意识到了这种不平等并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反对它、摆脱它则是另一回事。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平等观,它随着时代变化而历经变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现代社会的“平等”必须直面生态危机这一社会现实,换言之,将人类社会的平等观进行扩大,从生态学角度加以诠释,也将确定它对整个自然界万物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则是基于社会存在现实的平等观的集中体现。
生态意识所要达到的是统筹生态科学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从空间范围上来讲,它着眼于整体。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构造极其复杂,是由不同层带、成分与过程交构而成的整体。从层带上看,大气圈、生物圈和矿物圈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从成分上看,它由有机物、无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成分构成;从运作过程看,它充斥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也发生着大气的循环、物种的发育与变化[4]47。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在自然中,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物。考究自然界的平等需要我们着眼于整体,自然物是人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属性,这一共同特性构成了平等的起点,正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要求从人的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来谈论平等一样。从生态意识强调整体性来讲,它抛弃人类与自然二分的反生态意识观念。人统一于自然,是自然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表现。人固然是一种文化动物,但文化不过是人适应自然进化的手段;人固然是社会动物,但人的社会组织不过是在自然中营生的方式[5]60。因此,人同其他自然物相比只有独特性的差异,没有本质上的贵贱。人类离不开自然界,离不开其他自然物而独存,人类的生存发展是自然界整体中的存在。遵循生态意识,自然界就引申出来这样的要求:一切自然物,或自然界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自然地位,都有权利要求和谐共生。
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甚至导致其毁灭。科学家指出,由于人类的不规则活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险愈演愈烈,今后50年将有10多万种自然生物从地球上消失。考究地质史发现,由于大灾活动和地质的剧烈变动,地球生物先后遭受过5次自然大毁灭。研究显示,相比于自然灭绝速度,此次快了1 000倍,一个小时里就会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6]37。人也许是现存物种中唯一有思想意识的生物,但是这也只是人类的独特性高于其他自然物,绝非是人类在本质上的优越性,人没有权力去剥夺从人就是自然物而言的其他自然物的生存权。生态意识所强调的共生权利是万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是其他权利得以衍生的原点,也是对自然界完整性的力求。它有助于破除人类自以为是的优先性、优越感,转而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维持自然界的整体性。里夫金指出:“在牛顿时代,人类文化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人为区隔;在未来的太阳能时代,人类与自然将实现重新融合,‘自然中的人’将取代‘对抗’自然中的人。”[7]30
三、谐而有序——生态意识的持续取向
在人类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平等理论认为,机会平等就是指社会为每个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这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健康及各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平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主要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普遍教育和保障就业等方面对机会平等进行了阐释。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体现在人的持续丰富的劳动形式、持续改善的社会关系及人的多重技能的持续提升上,而且显现在个人特有的优秀品质的全面提升,充分激发个体的兴趣,发挥个体的长处和优势。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面,马克思在论述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时指出:“取代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145个体要谋求发展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平台(机会)作为支撑,因此,机会和发展是相互依赖的,机会平等即是发展机会的平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关于机会平等的论述也主要体现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方面。从生态视角来阐释上述平等观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其对自然界的价值。如果将人类社会推展到自然界,由平等观就能推导出自然界中每个成员(自然物)都平等地享有追求本身利益、自身发展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机会。从横向上看,生态意识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自然物的平等关系;从纵向上讲,生态意识关注未来,兼顾世界上所有世代的公共利益,重视地球上人、其他生物和自然界的持续发展。
生态意识强调自然界的整体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在它看来,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每个自然物都在各自的自然位置上进行着运动,正是各个子系统部分的有机循环、相互依赖,才推动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人在其中追求自身的发展,其他自然物也进行着各自的演变,自然界有着自己的淘汰法则——适者生存。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拥有着超强的创造力和活动力,从某种意思上也可以理解为破坏力,因为人的超能力足够影响到自然界的生存规则。有研究表明,归咎于人类活动,现今的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 000倍。人类固然有权利要求获得发展机会,但是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人类不能侵害其他自然物的机会,这违背生态意识的平等性。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和其他自然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因果关联,互相作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关系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人类为自身发展所施加给自然的作用,自然通过运动反过来会制约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因为人类社会由自然演化而来,人类的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扎在自然的土壤之中,它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只能改变对自然的依赖方式,却不能改变对自然的依赖这一事实[4]48。因此,生态意识主张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破坏,提升民众环境理念,它既是拯救生态环境又是人类的自我救赎,换言之,给自然机会就是给人类机会,是共同的机会。
生态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它强调人类的根本利益。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存在不同,人类可按任何一种尺度来从事生产活动,并懂得如何处处把内在尺度作用到对象上去。”[9]90在生态意识支配下的顺应历史发展的生态保护,正是人能够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活动的体现。在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并签发了《联合国环境方案》,该方案有一句名言:“我们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这句名言表达了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对人类自身整体利益的关切。在1992年,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被正式提出。持续发展是人类要树立适宜的社会价值理念,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的活动要限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消化能力之内;是当代人的消费和发展不能无视后世的利益,给予子孙同等的发展机会,恪守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生态意识要求人们考虑长远利益,顾及后代的生存发展,关注未来,向生态环境倾斜。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并没有削弱人类的主体性,相反人类自觉的生态调节增强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主体性,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生态意识看来,人类整体利益存在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持续存在和发展之上,这要求人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提升生态,面向人类的明天,做出今天的职责。
四、众生平等——生态意识的价值定位
生态意识的伦理价值是针对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模式而言的。佛教将地球万物做了两种区分:一种是有情,一种是无情。二者分别指代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佛教主张佛性普遍存在于万物当中,有情和无情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和无情有性,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生物和非生物、人与罗汉乃至佛的平等。从生态意识角度来看,它强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态因子都是平等的,包括自然界内的所有自然物。生态意识的平等观有两层含义:一是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共生的权利,这是它的生存权,是生态权利。只有保证了生态权利才能获得自然地位,而各个生命体、非生命体构成整个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互动、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正是如此,人类和其他自然物在整个生态系统才获得生存和发展。二是每个自然物都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有追求提升的机会。万物的发展没有急缓、主次之别,因此,人类的发展不能剥夺其他自然物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机会;当代的发展不能危害后世的进步和生存。因此,生态意识尊重自然,关注未来,否定人类至上,抛弃急功近利,它诉求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达到众生平等的结果。
然而,考究现今的全球环境,我们看到的却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2012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联合国“里约+20”地球峰会上公布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被评测的63 837个物种中,物种已灭绝的有801个,野外灭绝的达到了63个,而严重濒危、濒危和脆弱的物种个数分别是3 947个、5 766个和10 104个。在19 817个受威胁物种中,两栖动物、珊瑚、哺乳动物分别占41%、33%和25%,鸟类、松柏类则占到13%和30%。人类正面临着应对“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艰巨任务[10]。科学家将当前的灭绝率定为每年每100万里消失100个物种,而生物多样性的极限为每年每100万中绝迹数量不多于10种,当前水平已超出10倍。21世纪将有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遭遇灭绝,这些数据甚至能够与近5亿年中的5次物种大灭绝相提并论。研究显示,相较于自然灭绝速度,此次物种灭绝速度快了1 000倍,换言之,基本上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遭受灭顶之灾[6]37。显然,当前的物种状态无平等性可言,恩格斯指出:“平等观念,不管是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显现,它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11]57因此,生态意识这一现代平等观的形成并非偶然,它的必然性寓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中。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生态平等已受到人类的严重践踏,社会生存面临严峻考验,这种严重形势并非生态意识所寻求的效果,恰巧相反。如此生态危机,不禁让人追问众生平等何以可能。
恩格斯还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全部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12]生态意识实质上是一场智力革命,它推动的是人类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新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规范人类行为,把对自然界的作用和行动限制在生态条件允许之内。生态危机已成事实,寻求改变当始于原因主体,人类认识自身的过错进而转化为责任的行动才是根本途径。苏格拉底曾说,最大的知莫过于知其无知。马克思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4]50意识支配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生态意识的狭隘或无知,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要践行生态行动,就要树立生态意识,破除人类的无知,比如人类万能观念、极端功利主义。然而,生态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除了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它还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全面把握整个生态系统的规律性。这就需要将生态意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普遍化,即对民众广泛地进行生态保护的社会教育。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媒介来培育新的环境价值理念,转变那种消费性、掠夺性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价值模式;提高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全民在生态环境上的道德修养,制定出明确且合理的生态行为规则,谋求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加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本领,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应对科技的正负效应,使生态环境少受或免受危害,保证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的正常运行[2]16。
[1][苏]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哲学译丛,1986(4):29-36.
[2]陈铁民.论现代生态意识[J].福建论坛,1992(4):12-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刘湘溶.论生态意识的构成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45-50.
[5]刘湘溶.论生态意识[J].求索,1994(2):56-61.
[6]莫杰.地球进入“人类世”[J].科学,2013(3):36-38.
[7]刘湘溶.启新、拓新与创新——论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的贡献[J].伦理学研究,2007(1):28-33.
[8]田家官.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141-148.
[9]陈绍芳.科学与价值关系的理性解读[J].中国科技论坛,2005(6):88-91.
[10]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公布[N/OL].2012-06-20.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72/content-549076.html.
[11]胡万钟.当代社会公平的政治哲学审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56-61.
[12]邱耕云.差异性原理与科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3(7):4-21.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Equality
FAN He-sheng,LI San-hui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Nature is an integral whole,and humanity is a natural object in nature.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However,the discussion on the equality theory is limited to the human society for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natural world.The equality theory of Marxism expounds the equality of human society.When the theory is extended from human society to nature,the equality withi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will focus on the living right of everything on the earth,the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and the equality of all living thing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ality and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pursuit,continuous ori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symbiotic creatures;the equality of all creatures
C913
A
1009-2463(2014)04-0024-05
2013-12-19
范和生(1961-),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三辉(1989-),男,河南商丘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