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代百年千古奇冤
——从李广难封看司马迁的铁笔

2014-03-20仝梅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李陵李广匈奴

仝梅菊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三代百年千古奇冤
——从李广难封看司马迁的铁笔

仝梅菊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家族能如此长久地受到世人关注:一家三代遭到三世皇帝的蓄意打压,代代蒙冤,最终遭致全家被抄斩的惨剧;更甚者竟至于连说了句公道话的无辜旁观者,也被极度心虚的皇帝冠以“诬罔”罪名打入牢狱,受尽人间屈辱。然而公理自在人心,司马迁以史官特有的良知和“铁笔”,深刻揭示出“李广难封”的症结及根源所在,让后人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和阴冷,感受到几代忠良的真诚与无奈。

李广;司马迁;铁笔

“李广难封”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自西汉以来,长达两千多年时间,始终受到人们的热议,尤其是每逢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难之时,人们总会联想到这个遭受极不公正待遇的悲情英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早已成为千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声音。这里的“飞将”,就是被匈奴人称作“飞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那么,这位几千年来常被人们怀念的武将究竟遭遇了怎样的不公呢?

一、悲剧源头,三个皇帝的身影

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应该算是当政者“御下”的一种艺术,什么时候封,封到何种程度,是很值得玩味和拿捏的。李广一生征战48年,历经大小70余战,不能说他的终极目标单一到仅是为了封侯,以光宗耀祖、惠及子孙,但在那个年代,能否被封侯,却实实在在是个关系到功绩是否被确认、能力是否被肯定的头等大事。探究其难封的深层原因,自然绕不开最高掌权者。李广一生侍奉过文帝、景帝、武帝三个皇帝,作为顶尖名将,他的言行举止不可能不受到格外关注。

1.工于心计、善用手段的汉文帝

说汉文帝刘恒工于心计,有以下例证:一是早年的韬晦之略。刘恒8岁被立为代王,此后长达17年平安无事,而这期间吕后为了长期掌权,对皇族和功臣大开杀戒,到吕后离世时,刘邦的8个儿子几乎被杀光,刘恒是为数不多的幸免者,仅这一点就足见其隐藏之深。二是登基前后的种种表现。刘邦旧臣陈平、周勃诛灭吕氏势力后,派使者到代地来迎接新主继承大统。刘恒见到使者并不感到喜悦,却反而起了疑心,为防备万一,路途中他先派舅舅薄昭到京城探听虚实,行至高陵停下,又派部属宋昌进城观察局势变化,得到确信后,才驰往长安。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众臣在渭桥迎接,自以为立下盖世功勋的太尉周勃特意表示“愿请闲言”,就是想套一下近乎,刘恒却让人传话:“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碰了一鼻子灰的周勃只好“跪上天子玺符”[1]415。为巩固帝位,刘恒先是采用拉拢手段,对拥立他的功臣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被吕后贬谪的刘姓王恢复称号和封地,对跟随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随后,接着便是采取措施,打击重臣,而主要对象就是大功臣周勃。

李广(?—前119)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大举入侵边关,这位来自陇西的毛头小伙(15~20岁之间)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因擅长射箭,一出手就表现出非凡才能。他杀敌捕虏众多,很快便擢升为郎,后来又担任职位更高的武骑常侍,跟随皇帝出行,冲锋陷阵破关斩将,并有过徒手格杀猛兽的壮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猛和忠诚。到后元七年(前157)汉文帝驾崩时,李广已经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搏杀了9年,这期间,曾亲手俘获一名官职为“当户”的匈奴将领,为此他还特意给自己刚出生的长子取名“李当户”。

对如此非同寻常的勇将,当朝皇帝是何种态度呢?《史记》的记述很耐人寻味:“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1]2867字面上看,是对这样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表示高度赞赏、非常惋惜,话外之音却另有含意。文中一个“而”字让结果完全逆转:可惜啊,谁让你生不逢时!若放在高祖世,封你个万户侯算得了什么……后边的话不用讲出来,你自己体会去吧。汉代封侯是皇帝对功臣的一种授勋。侯是高等爵位,级别高低与食邑数量密切相关,有的食邑数百户,有的食邑上千户,有的则超过万户。由于刘邦明确规定:非刘氏不能封王,因而在汉代,万户侯就成为皇帝对功臣进行封赏的最高等级。

既然最高等的万户侯都不在话下,其他更低层次的还有什么可说?这样的好听话与其说是甜枣,更不如说是巴掌,属于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言语上说得冠冕堂皇,行动中却不见任何表示。青年时期豪气冲天的热血壮士李广,除了无可奈何,他还能说什么!

2.过河拆桥、薄义寡恩的汉景帝

完成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其实是一个非常阴暗的人。他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七国之乱”,导火索虽是晁错的《削藩策》,而削藩的实际操纵者却是刘启本人。为了求得一时苟安,他昧着良心“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2]142,其残忍行径令人心寒齿冷。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第一功臣,后来做了丞相,多次建议均得不到采用,只好称病辞职,而这正中其下怀,立即宣布免去丞相职务。不久,周亚夫因其子购买用于丧葬的器具受牵连,汉景帝欲治其死罪,便授意廷尉以谋反案进行审讯。史书记录下这样的对白:“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2]2062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悲愤交加,在狱中绝食五日,呕血而死。周亚夫死后,汉景帝立即下令绝其侯国,不准其子继承爵位。还有一个冤案,缘起于景帝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作皇帝的刘启在举行宴会时公开宣称,自己千秋万岁后将传位于弟弟梁王刘武。[2]2207可以说,完全是他的虚伪与矫揉造作,才勾起弟弟一丝侥幸,埋下争夺储位的祸根。随着政治手腕的逐渐老练,他终于在十年后不漏声色地逼死了这个梁王,而为了给太后一个交代,才不得已把梁国一分为五,封给刘武的5个儿子。在后人所称道的“汉称七制”中,景帝刘启并没有像西汉高帝、文帝、武帝、宣帝以及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那样受人赞颂,也没有像高祖、文帝、武帝、宣帝、元帝那样被称宗立庙。如此归宿,与其虚伪、奸诈、寡恩、忍杀的性格难脱干系。

汉景帝即位时,李广担任陇西都尉,不久升任骑郎将,成为皇帝身边的禁卫骑兵将军。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发生叛乱,李广以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平叛,因夺取叛军帅旗而名扬天下。虽然立有大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犯了皇帝心中大忌,虽然凯歌高奏,却未得任何封赏。诸王叛乱刚刚平定,受到忌恨的李广就被发往边关,担任上谷太守,每天与匈奴展开厮杀。此后李广又在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素以打硬仗著称。

汉景帝刘启32岁当皇帝,48岁病死,在位共计16年。而这16年,对李广来说,就是二十五六至四十一二岁阶段,正处于人生黄金时期。他既有超乎寻常的盖世武功,又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加之驰骋疆场、建功封侯又是他的夙愿,他那矫健洒脱的英姿多年来更是令昔日里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望而丧胆。就在皇帝苦于实在不好打发这个“缺心眼”的武将时,滑稽的一幕出现了。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1]2868公孙昆邪原本是个胡将,文帝时投降了汉朝。如果没有人指使或暗示,一个胡人怎么会替汉家将领操起这份闲心?况且,其话语的逻辑也很有问题,既然李广的才能和气概天下无双,怎么就能断定他会逃走呢?严格讲,这是对民族英雄的严重诬蔑和恶意陷害!然而皇帝却不这么看,他巴不得早些有个借口,于是顺势把李广改派到暂无战事的上郡担任太守。这样以来,连前边那些英勇无比的战绩也都因为有了不同“声音”而被一笔勾销。

3.迷信暴戾、任人唯亲的汉武帝

对汉武帝刘彻这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人们更多愿意看到其阳光的一面,如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等,却往往忽略了其尤为本质,也更加阴冷的一面:迷信暴戾,任人唯亲。

痴迷神怪是刘彻的一大爱好,浓厚的迷信色彩几乎笼罩了这个皇帝的一生。《史记·孝武本纪》起首第一段简单介绍其出身排行之后,接着就开宗明义写道:“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事。”[1]451一个“尤”字,点出了其迷信程度之深。刘彻自16岁登基,先是重用方士李少君,派人去蓬莱求仙;李少君死后又将装神弄鬼的齐人少翁封为文成将军,文成将军因作弊露馅而被诛杀;又后悔杀得过早,没有将其方术完全展露出来,于是接着重用少翁的师兄弟栾大,拜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金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1]463,并封为食邑2000户的乐通侯。这还没有完,不久又专门刻了天道将军玉印,“(栾)大见数月,佩六印,贵振天下”[1]464。一个仅会耍些雕虫小技的方士,对江山社稷未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却如此受到器重,足见汉武帝迷信到何种程度。其晚年发生的“巫蛊之祸”,太子皇后被逼自杀,受诛连而遭屠戮者更是多达数万人,可以说,其荒唐程度已经登峰造极。

刘彻的暴戾,一个典型例证就是杀丞相,他在位共计54年,先后任用过13位丞相,其中有3个被逼自杀,3个被处死,最悲惨的第11任丞相公孙贺不仅自身难保,还被灭族。而严法酷吏的使用,则更使汉武帝一朝时时暗含杀机,处处充满血腥。

汉武帝的任人唯亲,在3个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大将军卫青,皇后卫子夫的弟弟;骠骑将军霍去病,皇后姊卫少儿之子、卫青的外甥;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夫人的哥哥。奴隶出身的卫青,因其姊受到皇帝宠幸而一步步飞黄腾达,由建章监到侍中,再到太中大夫,不过这些都是文职,地位也不算很高。元光六年(前129),素无从军记录的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地位明显飙升,初次亮相就率领上万骑兵出战,受重视程度非同寻常。尽管战果并不怎么显赫,“斩首虏数百”而已,封赏却非常及时到位,“赐爵关内侯”。此后,卫青只要领兵出战,回来必有重赏等候。更有甚者,元朔五年(前124)春,卫青以车骑将军率3万精骑,并节制其他四路大军出塞数百里击匈奴,匈奴右贤王逃脱,汉军俘获众多男女及大量家畜凯旋,人还在返回途中,皇帝所封的“大将军”金印就已经在边塞远远相迎了。当时,大将军已经是高到不能再高的职衔,而卫青由一个普通的文职官员一举跃升到全军“总指挥”,用了仅仅不到五年时间。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卫青每次出征,后面都有强大的后援提供各种保障,这一点,此前的其他将领是根本不敢奢望的。

更神奇的是年轻小子霍去病。由于受到当皇帝的姨父和做大将军的舅舅双重关照,年仅18岁(虚龄)就在侍中的位置上被任命为票姚校尉,首次公开亮相,率领经过特意选拔的“轻勇骑八百”出战,因“斩捕首虏过当”(杀敌抓俘超过己方人数)[2]2478而被封为冠军侯。后来,霍去病屡屡取得战功,都有一个少不了的因素——“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2]2481。正因为兵强马壮,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年轻气盛的青年将军才敢于率领特战分队长途奔袭,实施他的斩首行动。“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2]481胆子正,运气好,敢作为,再加上皇帝姨父的强力扶持,年轻的霍去病不仅很快和大将军舅舅平起平坐,而且大有超越之势。“乃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2]2488,并且明确规定,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相同。而这个时候的霍去病还不到22岁,正式出道尚不足四年。霍去病只活了虚龄24岁(前140—前117),受皇帝封赏的食邑就达到罕见的17600户,超过其舅舅卫青的16300户(卫青的三个儿子每人另外各有1300户封邑)。

如果说,卫青、霍去病的神奇升迁与本人才能还有关系的话,那么李广利的平步青云则纯粹得益于裙带关系。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因病早逝,临终时遗言希望她的家人能得到照料。汉武帝喜欢良马,曾派使者携千金及贵重礼品去西域大宛换取汗血宝马,被大宛国君傲慢地回绝了。武帝大怒,正好想让李夫人兄弟尊贵,便命李广利为将军,率兵远征大宛,以便立功封侯。因远征的目标是大宛贰师城,故号贰师将军。第一次讨伐以惨败告终,第二次出征,发兵6万,其他自愿前往者更是不计其数,全国各地驱车载运粮草的民众络绎相连直至敦煌,天下为之骚动。前后4年,在付出战死5万多人的惨重代价后,总算降服了那个西域小国,而所有收获,仅为骏马数十匹。面对如此结果,汉武帝的态度却是“万里而伐,不录其过”[2]2703,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8000户。一个没有多少能力的庸才,随后却一再受到重用,只是作战对象变成了国势日衰的匈奴。首次交锋,所率3万骑兵被匈奴包围,“汉兵物故什六七”(死亡十之六七)[2]3777,李广利差点丧命;再次出战,统领6万骑兵、7万步兵,与其他几路大军共20余万,结果被10万匈奴击败;最后一次出战,带领的7万铁骑全军覆没,就连李广利自己也投降了匈奴。

以上列举种种,意在强调遇上刘彻这样的皇帝,即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背景也只好自认倒霉。李广既非皇亲,也非外戚,要想出人头地,其难度可想而知。汉武帝时期,李广虽已步入中老年,却是他戎马生涯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前后长达23年。尽管他依然在前线奋力厮杀,拼命施展别人难以企及的战场绝技,却始终无法改变皇帝认为他命不好的偏见。这一时期,李广参加大规模对匈奴作战共有5次,第一次是元光二年(前133)以偏将身份参加马邑之围,因汉军战略意图过早暴露而草草收场。第二次是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派四路大军: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各率1万骑兵大张旗鼓进攻匈奴。应该说这种布局是大有玄机的。相对初次登场的卫青而言,李广早已威名在外,必然成为匈奴重点防备对象,汉武帝让他率1万骑兵出征(这也是他终生带兵最多的一次),表面上和其他的将领一般无二,但其真实用意却是要牺牲李广以保全卫青。果然,一出手匈奴人就将兵锋直指李广,单于紧急调动驻守龙城附近的所有主力一起围攻李广所部。卫青探得消息,轻松偷袭得手,将仅有数百人留守的龙城连窝端掉。与匈奴大军苦战的李广得不到任何救援,其结果不难想象。受伤被俘后虽然夺马逃回,最终却因损失过大且曾为敌所俘而被判死刑,后来出钱才赎为庶人。第三次是元朔六年(前125),李广作为后将军随卫青出定襄击匈奴,这次他的部队没有战功。第四次是元狩二年(前121),李广以郎中令身份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一起出征匈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给他的人马仅有4000,而张骞却带了上万骑兵。李广部队前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的4万铁骑包围。面对10倍于我的强敌,老将军表现出高度的机智与勇敢,他先派儿子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阵探察敌情,稳定军心,接着布成圆形阵外向抗敌。匈奴连续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矢将尽。李广下令士兵拉满弓而不发,他手持强弩接连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上下大为惊恐,渐渐散开。次日,他接着与敌奋力厮杀,无故延误一整天的张骞大部队此时终于赶到,匈奴退走。这次李广在局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取得杀敌3000多人的战果,却因己方损失相当,功过抵销,没有得到赏赐。最后一次出战,在元狩四年(前119),可以说是李广与匈奴作战以来最有可能封侯的一次。谁料想还未出师,就先遭皇帝暗算,“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抵挡)单于”[2]2448。一到前线,又被卫青做了手脚。卫青通过抓“舌头”获悉单于的准确位置后,就打起了歪主意,他要甩掉李广这个前锋将领,自个率精兵去抢头功,顺便捎带着提携一下有过救命之恩而新失侯的中军将领公孙敖。深知内情的李广当然要据理力争,临上阵大将军却将他的前锋部队并入右军,且需绕大弯才会到达目的地,道理上是怎么也讲不通的。但大将军的指令非常坚决,必须执行。无可奈何的李广只好依令行事,最终却因迷路延误战机,被扣上致使单于脱逃的罪名而再遭抹黑,悲愤已极的老将军不愿受辱,遂拔剑自刎。至此,飞将军的封侯梦彻底终结。

就其实质来说,封侯不过是对前线将士所立功劳的认可,功劳大的,可以赏几千户,甚至上万户,功劳小的,也可以只赏几百户。简而言之,战争年代的封侯根本算不上多大难事,绝不像挑选主帅那样必须慎重,要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考虑,也完全用不着对个人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和李广同一时代的人,能力远不及他的封侯者大有人在,他所属的部下、士卒许多都封了侯,还有更甚者连卫青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也被封为食邑1300户的侯爵,而我们这位“历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2]2446的一代名将,却始终连侯的边也没有沾上,这不能不令人感慨唏嘘!在后世诸多评论中,李广难封,有“生错时”之说,有“站错队”之说,还有“命不好”之说。但不管怎么讲,晚年时期的李广备受压制,一再蒙冤,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自杀,是一种绝望之下的无声抗议!

二、悲剧延伸,名将后人的无奈

李广时运不济,一生坎坷,其子孙的命运也一样起伏跌宕,令人同情。

李广有3个儿子:李当户、李椒、李敢,都任过郎官。有一次,宠臣韩嫣与汉武帝玩耍,行为显得轻浮放肆,李当户看不过眼,上去就打跑韩嫣,由此得到皇帝赏识。李当户死得早,汉武帝便任命其弟李椒为代郡太守。前两个儿子都先于父亲去世,李广在军中自杀时,小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匈奴左贤王,因战功显赫被赐爵关内侯,食邑200户。一年后代其父任郎中令,因对父亲之死不能释怀而打伤大将军卫青,自知理亏的卫青没有声张。不久后李敢跟从皇帝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为了掩饰所宠爱将的罪责,皇帝隐瞒真相,对外谎称李敢被鹿角抵触致死。李敢之子李禹,其妹是卫太子刘据宠爱的宫女。征和二年(前91)的巫蛊之祸,太子全家被杀,李禹遭人诬陷蒙冤而死。

李陵,李当户的遗腹子。历任侍中、建章监、骑都尉等职。曾带领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探察地形,后率楚地步卒5000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天汉二年(前99)秋,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3万出酒泉,攻打天山一带的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令其为李广利军监护辎重。李陵没有答应,却主动请缨率所部独立成军,牵制匈奴单于,以配合李广利的正面作战。武帝勉强应允,但拒绝分给战马,李陵只好徒步出征。出居延北行一个月,在浚稽山遭遇单于3万骑兵。被围于两山之间的汉军以辎重车为营,匈奴仗着人多发起攻击,结果数千人被射落马下,溃退中反被汉军步兵追上山来。单于大惊,由各地急调8万余骑参与围攻,李陵且战且退,士兵伤重者乘车,伤较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

撤退十余日,遇到大片长满茂密芦苇的沼泽地,匈奴人顺风点燃苇草进行火攻,汉军也逆向纵火,预先烧掉周围的芦草以自救。退到一座山前,单于派骑兵猛攻,李陵避入树林进行步战,斩杀数千人。又发连弩射单于,单于逃走。当时,两军一日连战数十次,匈奴死伤惨重。单于见形势不利,打算退兵。关键时刻,汉军内部却出了叛徒,单于获悉李陵孤军无援、射矢将尽等详情,立即改变部署,专找薄弱环节进行攻击。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对射,矢如雨下。汉军南撤,未到鞮汗山,所带50万支箭全部射尽,不得不放弃车辆器械。此时的汉军尚有3000余人,却是伤兵满营,丢掉没有箭的弓弩,只能拿起短刀,徒手的人干脆卸下车辐作为武器,与敌人骑兵搏杀,退进一峡谷,后路被彻底切断。匈奴人从各个角落投掷石块,汉军多数战死,无法前行。陷入绝境的李陵仰天长叹:“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武器)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3]716他下令每人带二升粮、一块冰,夜半时分统一行动,四散突围。匈奴骑兵全力堵截,与李陵走在一起的仅10余人,却遭到数千骑兵追击。莽莽荒原上,人腿怎能跑过马蹄?为了能使更多弟兄免遭追杀,李陵不得已选择了有条件投降,最终其部属有400多人回到汉境。这场战役,李陵所率5000步兵,本来只是策应偏师,目的在于分散单于注意力,保证贰师将军的出击。结果配角成了主角,在与十多万匈奴铁骑展开殊死搏斗的过程中,年轻才俊李陵尽显名将本色,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杀死上万敌兵,无论战役指挥还是战术运用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无奈,本该是主角的李广利,率3万精锐骑兵在长达数十天时间里却自身难保、无所作为,而掌握着一国命运的汉武帝更是冷眼旁观,未派一兵一卒实施接应救援,坐等这支小部队全军覆没。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回长安,武帝原想让其战死,却听说他另有选择,非常愤怒,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文武官员,几天前还交口称道李陵的英勇,现在马上跟着附和皇帝,群起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转身询问司马迁的看法,正直的太史公既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又想安慰一下皇帝,就尽力替李陵说好话。他认为李陵是个仁孝诚信讲大义的谦谦君子,有国士之风。尽管只带了少量步卒,却杀了那么多强悍的匈奴骑兵,并不能算失败,他之所以不死而选择投降,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不料,说者虽无心,听者却有意:这是在借机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汉武帝大怒,讥讽贰师将军不就是嘲笑我吗?立即下令以“诬罔”之罪将司马迁打入大牢。时间久了,老皇帝也感觉到是因为没有派出援兵,才最终导致李陵失利。于是做出一对一错两个决定进行补救。对的是派使者慰问犒劳那400多名有幸逃回的战士,错的是派了不该派的人去迎归李陵。公孙敖与李家积怨很深,当年李广自杀就和他有直接关系。让这样的人去迎接李陵,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真的做了糊涂事。在边境空溜达一年后,公孙敖非但没有接到人,反而带回一条足以让李家灭顶的消息。公孙敖假借俘虏之口,编造出李陵正在替匈奴练兵防备汉军的谎言而为自己开脱。皇帝对这个道听途说根本不予核实,就立即下令将李陵的老母和妻子儿女全部处死。李陵是很有孝心的,作为独苗遗腹子,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对老母怀有无限深情;而祖父李广蒙冤,父辈三兄弟早逝,李家的全部希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现在一切都无可挽回,他的退路已被彻底斩断。

除了孝心,李陵更有着浓厚的报君思想。他在《答苏武书》中说得很明白:“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4]475陷入绝境后,李陵曾想过要以死报国。但那样的话,所剩不多的疲惫伤残弟兄将不会有一个人逃过匈奴追杀,自己死得毫无价值,不仅对皇帝没法交代,也愧对祖父的在天之灵,更对不住与自己一起拼死血战的数千将士。他的“有所为也”,至少包含两种含义:其一,就眼下而言,可以让单于放过那些逃亡中的伤残士卒;其二,从长远说,可等待时机再立奇功,即使不能生擒或刺杀单于,至少也可以设法逃脱。后来,汉朝派使者出使匈奴,才弄清真相,教匈奴练兵的是李绪而非李陵。李绪本为汉塞外都尉,后降匈奴。李陵得知家人被杀的原因后立即叫人刺杀了李绪,匈奴大阏氏(皇后)要除掉李陵,单于将其藏于北方偏僻之地,直至大阏氏病死。

面对“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成为被杀的鲸鲵)”[4]474的巨大悲痛,李陵并没有带匈奴兵杀回汉地雪恨,反而先是冒着生命危险刺杀了李绪,为自己复仇、也为汉家除去一大隐患。匈奴单于非常看重李陵的为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将其立为右校王。而李陵却带着单于之女,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住下,尽可能不为匈奴做事,除和跖跋氏生养了几个儿女,基本上无所作为。很少有的一次参战,是八九年之后的征和三年(前90),汉武帝派贰师将军带7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兵2万出西河,重合侯马通领4万骑出酒泉击匈奴。[2]209匈奴派一员大将与李陵率3万骑追击已经折返而回的汉军商丘成部。这次战斗很耐人寻味,首先,作战地点在李陵曾经苦战过的浚稽山,那里的地形他非常熟悉;其次,双方兵力,匈奴3万骑兵以逸待劳,士气正盛,而两万汉军已成急于撤回的疲惫之师;再次,两军指挥官,一方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和名将之后的军事奇才,另一方则是初次上阵的文臣御史大夫。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各方面均处于劣势的汉军,“转战九日,汉兵陷陈(阵)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2]3779。一个文职官员领着一小群疲惫困顿之卒,反而把由名将所带的众多精锐骑兵打得遍地找牙,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有人“放水”了。这么大的“水”,还能是谁放呢?

武帝死了,年幼的昭帝继位,顾命大臣们立即派人再次迎接李陵回国。这一事实表明,朝廷根本没有把他当投敌叛国者看待,但李陵却心存顾虑:“归易耳,恐再辱,奈何!”终因“丈夫不能再辱”[2]2458而决意留在他乡。李陵在匈奴共25年,于元平元年(前74)病死。一代名将的悲凉人生就此拉下帷幕,李氏家族的三代灾难也就此划上了休止符。

从文帝到武帝,从李广到李陵,两家三代,前后将近百年的风云际遇、哀哀怨怨,令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难以释怀。直到今天,透过几千年的茫茫尘埃,我们依稀仍可看到封建统治者虚伪、阴冷和无耻的模糊面容,隐约还能听见以民族安危为己任却受尽屈辱的几代忠良无奈而低微的叹息!

三、青史留名,太史公的铁笔

生前备受压制排挤的李将军家族,身后能赢得千百年经久不衰的同情和尊敬,与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密不可分,他就是太史公司马迁。大致出生在公元前145年的司马迁,与李陵年纪相仿,比李广小三四十岁的样子,作为同时代人和掌管国家典籍档案的世袭史官,李家的前后遭遇他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说,史家是社会良知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么,太史公则尽自己所能,把这种良知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一个有着极强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史官,司马迁写史,其出发点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为供养自己衣食的“主人”服务,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是为整个国家命运考虑,为民族未来着想,所以并没有遵从儒家一贯强调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而是秉笔直书,不加隐瞒,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历史真相,更准确地掌握各方面信息,从而为后人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他忠实于原有史籍,广泛搜集逸闻轶事,并多方进行考证,尽可能纠正谬误,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使自己的著述成为言必有据,信而有证的“信史”。对此,另一位史学大家班固作了高度评价:“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2]2738而这个,也正是我国古人一直所推崇的史官“铁笔”。

太史公的“铁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身份定尊卑

项羽,一个战败自杀的悲剧人物;吕后,一位男权社会里手段残忍的强势女汉子,在太史公的笔下,却以帝王姿态,昂首阔步“本纪”行列。陈胜、吴广,两个崛起于阡陌之间的普通平民,虽然兵败身死,却仍然徜徉于“世家”而笑傲诸侯。就《史记》所载来看,从跟随刘邦打天下到汉武帝后期大致百余年,作为“主人公”而有幸跻身各类传记(包括附传)的王侯将相、外戚后妃、循臣酷吏,以及怀有超凡技艺的特殊人才等,全部加起来也就200余人,至于汉武帝时期,名臣贵胄有幸进入这一行列的不过区区几十个而已,且大都多人并于一篇,而能够独享“专传”的仅韩安国(字长孺)、李广、司马相如三人。我们姑且拿李广和其他人进行比较,从地位上说,李广做了40多年太守,终生未能封侯,官职最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级”,远低于“中央常委”级别的丞相、御史大夫等朝廷大员和近似于“军委副主席”的大将军、大司马等军事首领,若让官方定位,恐怕连“列传”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专传”了。就传记篇幅而言,同是著名将领,《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述了卫青、霍去病及16位裨将共18个人的生平事迹,加起来共约8000字,而《李将军列传》写祖孙三代的4000多字中,李广一人就有3200多字(班固在《汉书》中为李广作传,写到李陵事迹时又补充了2400多字);另外两篇“专传”,《韩长孺列传》不足3000字,《司马相如列传》除去引用的辞赋文章,通篇也就2400多字。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太史公的感情所系及价值取向,也体现了编撰者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身份定规格的立传标准。

2.退去主观色彩,用史实还原真相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惨遭腐刑,身体上的巨大伤痛及心灵上的无比屈辱,难免会使他在编撰史籍过程中,为抒解胸中郁结而偶发些许略显偏颇的议论,但阐述事实时,他却完全秉守求真原则,尽最大能力考证梳辨、去伪存真,这一点已得到历代史家的公认。将《史记》《汉书》进行比对后可以看出,同一人物传记,班固大多都采用了司马迁所列举的事实,甚至连遣词用句也往往鲜有差异。就《李将军列传》而言,由于成书时间与事件发生过于接近,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未必能汇集起来,加之司马迁比李陵早去世约20年,因此书中所载李陵的事迹显得有些单薄,后来班固在写《汉书》时,就对李陵的悲壮经历作了大量补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司马迁对李陵蒙冤的描述完全忠于史实,绝无“挟私”的成分。在写李广时,太史公并没有一味地大唱赞歌,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样如实予以反映:其一是杀灞陵尉。当时由于战乱,为严防敌军奸细混入都城而实行宵禁是非常必要的,负责门禁的灞陵尉不让夜归的李广通行,当属忠于职守,只不过因醉酒说话有些刺耳,伤了已削为庶民的这位“故将军”的自尊。一时面子上过不去就怀恨在心,被重新启用后便找借口将灞陵尉调到自己麾下而杀之,由此可见其心胸并不宽广。其二是和算命先生王朔闲聊,李广抱怨难以封侯而查找自身原因时披露说,曾经有过诱骗800羌人投降又全部杀掉的经历,这种凶狠阴毒的做法完全与道义相违背,也反映出其性格中偏激的一面。其三是放任自流的治军态度,没有严厉的军纪制约,而简单地仅凭个人感召力来带兵,纯属一种原始的草莽作风,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应具备的特质。以上瑕疵无疑是这个老英雄的明显不足,司马迁如实记录下来,也可以看出他不苛意美化李广,不回避其缺点、过错的史笔如铁的基本原则。

3.不做空洞说教,让细节展示深层次内涵

最能体现“铁笔”特点的,莫过于用事实说话,而构成“事实”的基本要素,就是细节。为了更有说服力地表现李将军的军事素养,司马迁选取了几个颇具典型性的细节。一次,被皇帝派来监军的心腹宦官带数十骑纵马外出,偶遇三个匈奴人发生战斗,结果所带随从卫士几乎全被射杀,宦官只身带伤逃回。李广认定那三人必为匈奴射雕者,于是立即率百名骑兵追赶上去。因为他清楚,射雕者是非常罕见的匈奴“国宝级”顶尖武士,对汉军威胁极大,三人单独行动,说明其大部队相距不远,必须尽快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将其铲除,否则后患无穷。追出几十里后,截住那三个失去战马徒步而行的匈奴壮汉,李广令骑兵张开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两人,生擒一人,经审问果然都是射雕手。刚把俘虏绑好准备返回,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少量汉军如此突前,大为惊恐,以为是疑兵,立刻上山摆开阵势。这边的一百名骑兵非常害怕,想赶紧回撤。李广告诉大家:“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1]2868于是下令前进,直到距匈奴阵地不足二里才停下,并让大家全部解鞍下马。匈奴骑兵不敢冒然进攻,一名骑白马的将领出阵来监护士兵。李广带十几个骑兵冲出,射杀白马将后,重回原地卸下马鞍,他命士兵放开马匹,躺在地上休息。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充满狐疑,不敢发动攻击。到半夜,匈奴害怕遭到伏兵袭击,便悄然撤退。第二天一早,李广安全回到大营。还有一次,就是元光六年(前129)出雁门吸引匈奴主力,给卫青创造条件偷袭龙城得手的那次战役。单于下令“得李广必生致之”[1]2870,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最终打败并活捉了李广。匈奴人把受伤得病的李广置于绳子结成的网兜里拴在两马中间,走了十多里,李广装死,斜眼看到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了匹好马,李广腾空跃起,跳上马背,把少年推下马,摘下其弓箭向南急驰而去。匈奴数百骑紧追不舍,李广飞驰中不断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拢部队回到汉境。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一个大胆机智、英勇无敌,而又独具远见卓识的“飞将军”形象便跃然纸上。

4.寓情感于叙事之中,发议论在文章之外

通观《史记》各个篇章,最能体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特点的,当首推《项羽本纪》。在写到巨鹿之战时,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述:“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它彰显了一代王者义无反顾的决心,充分展示出年轻主帅无往而不胜的满腔豪情和高度自信。“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这是何等的干脆利落,何等的酣畅淋漓!当时,前来援救巨鹿的各路诸侯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战场空气已经紧张到近乎凝结,一方是被誉为“虎狼之师”的几十万秦军主力,一方是气吞山河的数万无敌楚军,两虎厮杀,恶斗难免。“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啊!疆场之上,楚军气势如虹,秦军血肉横飞,一旁围观者被吓得胆战心惊、魂飞魄散。随后出现的一幕更令人瞠目结舌:“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307而此时,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主人公还不到27岁。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个千古英雄的无比倾慕与景仰,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描绘另一位千古英雄李广时,太史公同样使用了饱含感情的笔触:“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如此仗义疏财,不贪功利,把满腔热血全部倾注于抗敌大业的忠勇之士,实在是自古少有!“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1]287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兵如子,骁勇善战,历代名将所具备的优良品德,在一人身上如此集中体现,这才是发自太史公内心深处的由衷赞叹和无比感慨。

史官在记述史实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更多时候把自己的观点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由他首创的“太史公曰”。每篇人物传记完成之后,都会附加一段点评,用“太史公曰”加以区分,这种史论分开的办法,将客观事实与个人观点截然断开,通过对史实的考证,去伪存真,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历史本源。如《李将军列传》的正文之后,“太史公曰”先引用经典对李广的为人作出基本评价:“《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接着,通过亲眼所见,反映李将军的真正为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最后,借用谚语进而点出人心所向的根本原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虽小,可以谕大也”[1]2878,前边两个疑问句,其实是在加重肯定的语气,后边一句重在强调李广若非忠臣则人心必然背离,绝不可能出现“下自成蹊”的结果。其实,作者最想说却不能说出来的一句话则是:像李将军这样的好人竟遭如此境遇,最高当政者皇帝难辞其咎!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李广在48年军旅生涯中,进行过70余场厮杀,效命于文、景、武三个朝代,历任北部边境七个郡的最高长官,守边跨度东起渤海湾西至甘肃陇西,脚步遍及塞外边关的每一寸土地,真正成为西汉抵御匈奴入侵的中流砥柱,他的作用虽然总是被当政者贬低,甚或遭到有意抹煞,但他的美德却长期为世人称颂,他的英名也与太史公一起永垂青史!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答苏武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王 萍】

Eternal Injustice Lasting for Three Generations:Comment on the Integrity of Sima Qian from the Frustrating Career of General Li Guang

TONG Mei-j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In Chinese history,there is only one family thathas attracted theworld’s atten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For three consecutive generations,the family members were wronged and persecuted by three consecutive emperors,and eventually the whole familieswere executed.Tomake thingsworse,even as the innocent bystander,Sima Qian was also falsely accused indiscriminately and sent to the prison by the emperor with guilty conscience,only because of impartial standpoint.Nevertheless,justice lies in everyone’smind.As a historian with conscience and integrity,Sima Qian faithfully analyzed all the reasons for injustice persecutions on General Li Guang’s three generations,and clearly indicated the hypocrisy,deception and shamelessness of the feudal rulers to the decedents.Sima Qianmade everyone deeply realize the tolerance,sincerity and frustration of Li’s family who took the responsibility in the national security butwere deeply persecuted by the governors.

General Li Guang;Sima Qian;integrity

K207

A

1009-5128(2014)18-0037-08

2014-06-30

仝梅菊(1960—),女,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普通话、现代汉语和地方文化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李陵李广匈奴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朔风又起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李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