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建设开放“新高地”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

2014-03-20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山州文山发展

昌 丽

(文山州财政局,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州建设开放“新高地”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

昌 丽

(文山州财政局,云南 文山 663000)

文章通过对文山州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定性分析,提出重点产业选择。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新高地”战略构想进行产业支撑探究,提出以完善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中心城市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载体作用,加快特色产业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文山州;开放“新高地”;产业选择;产业支撑

本文以文山州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寻找产业发展的合理定位,针对文山州“新高地”建设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并提出具体战略思路及对策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1 文山州“新高地”建设的内涵、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

1.1 “新高地”建设的内涵

“新高地”即新经济高地,其内涵应包含五个方面:一要“新”,即文山要成为云南省经济布局的新兴地区;二要“强”,即文山要成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三要“快”,即文山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四要“广”,即文山要成为全省参与对外合作范围较广的地区;五要“优”,即文山要成为全省投资环境较优的地区。

“新高地”应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具备地域上的前沿性。文山地处云南东南部,面向“两广”和越南,紧邻沿海发达地区,既向沿边开放又向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在云南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二是具备区域经济网络的核心性。文山独特的区位,各类经济活动与周边经济相互通融,形成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第一、二、三产业经济能量辐射滇东南区域,成为滇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是具备战略上的控制性。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然对全省各区域的发展战略进行优化。站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快文山通道经济发展,有利于在滇东南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强劲的经济增长板块,对云南省其他州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具备产业上的主导性。部分产业在滇东南区域具有突出优势,有相当数量的强势企业在文山落户并发展壮大,必将促进文山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优化。

1.2 “新高地”的战略目标

紧紧抓住云南建设“桥头堡”的新机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文山建成云南面向东线大通道上新的增长极,云南连接“两广”和越南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云南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开发的重要基地;云南特色产业的集群版块;云南面向“两广”和越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形成文山“新高地”建设的支撑体系。[1]

1.3 “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融入各经济圈,立足本州,服务“三南”(云南、西南和华南),围绕坚持中国—东盟(尤其是面向越南)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打造“六站”即产业升级“接替站”、农副产品“供应站”、工矿产品“生产站”、商品货物“交换站”、人力资源开发“品牌站”、旅游休闲“观光站”,将文山州建设成为带动、支撑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能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区。

现实中,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是相似的,具有相同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并不能完全实现。一个地区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并不能被充分利用。因为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各地区相同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还依赖于他们的竞争优势。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地区的资源禀赋,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地区同一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和地区战略政策。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个地区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个地区优势的现实态势;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各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区际交换关系,体现各个地区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主要强调地区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地区同一产业内的市场交换关系,是各地区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主要强调了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二者的本质都是生产力水平的相互比较,先天有利的资源禀赋条件都是决定交易的共同基础。在实践中,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强调竞争优势则意味着更加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是“优胜劣汰”。在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山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本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实现“扬长避短”与“优胜劣汰”的有机结合,是文山州“新高地”建设,做大产业支撑的关键所在。

2 文山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运行质量的改善,文山州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变化,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更趋巩固,第三产业呈现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010年末,文山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1:29:40调整到2010年的22:37:41,第三产业增加值居三产之首。但相比之下,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支撑体系不强,生态建设压力大,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显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优势生物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农产品的优质率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综合性服务体系落后。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过慢,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城乡差距很大,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的过渡阶段,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节能减排压力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工业反哺农业困难。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比较优势不多,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税率产品少,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卖原料、卖初加工产品的状况还较为突出。大产业、大企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优势资源没有向优势企业集中,单打独斗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文山州的一二三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滞后长达14年,经济长时期被边缘化,总体发育不良,规模偏小; 二是“九五”以后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迅速繁荣,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地位不断提高;三是近年来投资需求过旺,经济过多地依赖投资增长拉动,造成投资效果系数下降,投资效益不理想,同时,由于区内无法自求物资平衡,使有限的市场并未有效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四是工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初级化,制造业严重滞后,高附加值外流;五是支撑产业尚未形成群体优势,风险较大;六是单项经济指标位次上升,人均指标仍然靠后,综合评价排序居中,实质性得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总体层次不高,产业协调性不理想。文山州是农业大州,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但生产率水平较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而就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小,基础薄弱,基数较低。增速之所以快,是在一个低基数的前提下增长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实力薄弱。

3 文山州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3.1 重点产业选择

3.1.1 以三七为重点的生物资源产业

三七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效早已被广泛认可。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含有73种三七皂甙、70种以上β—榄香烯为代表的挥发油、24种以三七素为代表的氨基酸以及三七多糖、三七黄酮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治疗上有独特疗效,特别是在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的效果独特。据2011年初步统计,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约1500家,使用三七作为原料的近1300家,占药品生产企业的86%左右,拥有3200多个产品批文共计400多个三七系列产品,三七原料市场容量在700万t以上。另外,三七在免疫系统、代谢系统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均具有生理活性。因此,三七不仅是名贵中药材,而且是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的良好原料,市场前景可观。

同时,还要加速做大产业规模,培育烤烟、辣椒、三七、木本油料、蔗糖、苗木花卉、香料、茶叶、水果、畜牧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强化生物产业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业化水平,使生物产业成为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要支撑产业。

3.1.2 以铝工业为重点的新型冶金化工产业

不管是从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情况上看,矿产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常态。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基于文山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把文山建成云南铝都乃至全国铝工业加工基地的目标,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依托丰富矿产资源建立起来的文山州矿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已初步建成了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形成了锌、锡、锑、锰、钨、金、铝土矿等集采、选、冶为一体的较完整工业体系,是这个体系中最庞大的产业,其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总额、从业人数、出口创汇及工业总产值均居全州各大工业之首,在本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山州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锌、锡、钨、锰、铝土矿、锑及金等多种矿产资源的最有找矿前景地区之一。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具有矿种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分布的广泛性及大中型矿床的相对集中性等特点。文山矿种多,蕴藏量大,潜在经济价值高;大矿,富矿相对集中,便于集中规模开发。据统计,64.66%的锰资源集中在砚山斗南地区,80.96%的锡、74.92%的锌集中在马关都龙地区,56.38%的锑则产于广南木利,49.51%的煤在富宁普阳矿区。文山矿石质量好,共伴生有益组分多,含量高,开采技术条件相对简单;新的金、锑资源集中区潜力巨大,现有大中型矿山的深部及外围尚有一定找矿远景。

文山州矿产品的加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整合、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作为全省3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和州工业龙头基地的马塘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能源矿产的需求将大量增加,有色金属矿产的生产加工能力大大提高,其生产需求量,除锡、钨、锑受全省,全国的总量调控,焦煤、铜、铅、铁需省内调节或向国外购入外,其它完全面向国内外市场。根据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国内、国际市场,预计到2015年市场需求量较大;2016~2020年,预计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加大力度,发展氧化铝、电解铝、铝板带箔、各类铝型材、铝合金铸件、电线电缆等精深加工;做好铁合金、锌、锰、锡、锑、铟、金系列产品的延伸加工,形成完善的矿产业体系;延伸烧碱、硫酸合成氨为主的化工产业下游产品,提高化工产业附加值。

3.1.3 以国家AAAA级普者黑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休闲度假产业

文山丘北普者黑景区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田园风光”;广南坝美风景区被誉为“世外桃源”。但总体来看,文山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尚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特色也未打造现代新型旅游业品牌,现代旅游业的系统观、资源观、环境观、市场观、产业观、效益观不强,旅游景点景区规划没有突出重点,找不到发展文化旅游的切入点,导致旅游市场整体规模较小、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旅游资源合作,培育跨省、跨境的精品旅游线路,高水准打造普者黑旅游度假区,同时,加大对坝美风景区、广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山老君山、八宝、浴仙湖、老山、驮娘江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开发乡村旅游、边境旅游、民俗体验、探险和休闲度假和生态康体旅游,构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集散地、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3.1.4 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文山州物流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责任不清楚,权利不明确。但形势逼人,将围绕文砚平城市群、富宁港、天保口岸等重点区域和云桂铁路、广昆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节点,积极培育专业性物流基地,搭建交通便捷高效、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的现代化物流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连锁配送中心、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构建便捷、完善的城乡现代市场体系。

3.1.5 生态食品产业

以油茶、核桃、辣椒、八宝米等特色生态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生态粮油食品、生态畜禽食品、生态果蔬食品,形成相关加工业和相关物流业的产业集群,创造一批具文山和民族特色的生态食品品牌。

3.2 产业布局

依托三条经济带,形成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多层次的区域经济。

东西向经济带:依托广昆高速公路、云桂铁路、普者黑机场、富宁港,连接“个开蒙”①城市群,对接滇中城市群,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开展经济贸易合作、主要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加强与省内发达州市的横向合作,形成“东入沿海、西连滇中”的东西向经济带。重点发展重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餐饮、旅游林果、蔬菜、香料、养殖等产业,围绕矿产品、农副产品的集散交易,发展现代物流、壮乡风情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形成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

南北向经济带:依托规划平远—文山—天保、曲靖师宗—丘北—马关—红河河口高速公路和铁路,马关—西畴—广南—广西西林公路,辐射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形成“南达越南、北入滇东”的南北向经济带。重点发展建材、电力、矿产加工业、现代物流等产业,积极推进沿线林木、矿产、水利资源开发;加快建成贸易仓储加工区、物流中心区、形成外贸加工产业和物流集群。

沿边经济带:依托全省规划建设的沿边高等级公路、铁路,对接全省沿边经济带,构建田蓬、董干、杨万、天保、猛硐、都龙等连为一体的沿边经济带,搭建面向东南亚的合作平台、加工平台和物流平台,形成“东接桂西南口岸群、西接滇西南口岸群”沿边经济带。重点发展商贸服务、资源加工、旅游度假,推动矿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矿业、木材、茶叶、药材、橡胶制品为主的来料加工。

3.3 重点产业的利弊分析——以三七产业为例

3.3.1 有利条件

一是三七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三七是文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资源。近五年来,社会需求量翻了3倍。据统计,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中医中药企业1283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使用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302个,批准文号多达3207个,生产厂家达1000余家,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药制药企业。云南白药、复方丹参片、血塞通系列、东北红药等药均以三七为主要原料。以日本、泰国、越南为重点的国际市场发展较快,出口已达1000 t,形成州内消耗总产量12%,州外国内消耗75%,国际市场消耗13%的市场格局,国内国际市场处于稳定态势。二是三七产业发展已在州内初步形成良好发展格局,呈集约化发展。政府加大对三七产业的建设和研究,2002年启动建设了规划占地1680亩、投资3亿人民币的云南文山三七药物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行政管理、科研、种植、生产加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文山的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获得了国家标准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3.3.2 制约因素

一是产销矛盾突出。据调查分析,现阶段三七的社会需求量约为750万kg左右,2007年产量达916万kg,超过市场需求量的20%,种植三七农民的收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009年至今,受需求拉动,三七价格猛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仅仅靠市场波动自发调节种植面积,导致三七种植、产量和价格的波动较大。二是科技开发不足。目前三七科研资金投入不足。三七产品虽然种类较多,但科技含量有待提高,高水平的新药较少;对三七的治疗、保健的理论研究不够,科技对三七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继续提高。三是市场推广滞后。由于三七科技开发不足,导致三七产业宣传缺少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四是无序的恶性市场竞争导致了三七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文山依然没有摆脱生产厂家原料供应地状况,付出了巨大的生产成本,仅仅收获了三七应有价值之中很少的一部分。这是三七产业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或者“市场无效”导致的结果。从表面上看,三七等中药材是我国最早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品种之一,三七生产和交易似乎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导致市场化的缺失。五是产业的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龙头大企业,文山三七产业内部结构依然没有摆脱种植业占大头、加工业占小头的传统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三七产业还属于传统农业经济的范畴,至少还处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度的初期阶段。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产业化发展道路受到严重制约。六是人才缺乏缺乏,包括管理、营销和技术人才,特别缺乏的是具有战略眼光和筹划能力的企业家。文山三七产业发展非常需要重量级的企业领军人物。

4 对策建议

4.1 对于三七产业及其它生物资源产业

要进一步加快GAP基地建设,提高三七原料的质量,构建国家级和国际型的三七GAP和有机三七原料种植基地、权威性的三七研发中心和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三七原料药提取和产成品加工基地。一是加强三七科研机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三七科研围绕药品、保健品、食品、标准、专利保护方面开展工作,发挥科技对三七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围绕艾滋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世界热点、难点疾病开展研究,发掘三七的潜在功效和治疗功能。进一步扩大三七在药用领域的范围,注意开发非处方类产品,有利于扩大销售,延伸三七产业链,做大三七产业规模。要加强三七保健的理论研究,建立三七保健的理论体系,选择重点进行突破。要加强宣传,改变人们数百年来头脑中传统的关于三七仅仅是外用止血良药的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长期、普遍使用保健品成为趋势。重点突破三七药食同源的障碍。三七作为食品添加剂,在日本已有先例,在省内、州内,三七一直作为食品添加剂,如昆明生产的三七糕,文山的三七鸡等,但国内目前尚未能突破三七药食同源的限制,致使三七在国内食品的开发中遇到阻碍,不能大规模的使用。三七科研既要加强理论和产品的研究,也要注意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以后的三七科研中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著作权,制定标准,独家垄断生产,或授权许可使用专利,收取专利使用费。三七要进入食品领域,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如能申报成功,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引进国际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由于国外对药品、保健品、食品行业进入标准较高,申报手续繁琐、过程复杂、耗资较大、费时较长,使国内企业把到国外申请药品、保健品、食品等生产销售批号认为是难事;另外,国外市场法律、人文、社会环境与国内差距较大,州内企业直接到国外开拓市场困难很大。国际市场的开发是三七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三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强与国际制药企业的合作,利用国际制药企业对药品研发、认证,对国际市场熟悉、拥有销售网络等优势,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扩大销售,提高三七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三是整合加工企业,推动企业上市。文山的三七加工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特安呐、金泰得、七花、金不换、金达利、七星、古林天然药业公司7户规模以上企业为代表的三七加工企业,这批企业引进了云药等一批优势企业的参股、入股,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管理水平。但在全国医药行业,三七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融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继续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借鉴电力公司上市的经验,对三七加工企业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成立三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上市;鼓励三七重点企业云南特安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争取上市的工作,为其他三七企业的上市工作提供经验。四是加强原料调控,推进地方立法。三七种植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市场风险高。加强对三七原料市场的调控,可以保护种植三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也可以保护三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红薯、木薯、青蒿素、紫杉醇、八角、草果、茶叶等生物产业。抓紧马关正一生物公司每年5万t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再布局一条每年10万t燃料乙醇生产线,使全州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达到每年15万t,积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产业。同时,结合“十二五”全州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核桃200万亩,油茶和油桐300万亩)的发展实际,大力发展核桃、茶油、八角、草果、茶叶加工项目。进一步扩大提取青蒿素、紫杉醇系列产品生产规模,提高深度开发。

4.2 对于冶金化工产业

一是加快建设铝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较为完整的铝加工产业;二是做大锌锡铟、锑钨金为主的矿冶产业,以电石、烧碱、PVC及钛矿开发等氯碱项目为主的乙炔化工产业;依托我州锌铟冶炼产业发展,利用30万t金属锌所产硫酸以及对全州低品位硫精矿的综合利用,发展磷化工产业。从而形成多个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三是发展硅锰合金为主的铁合金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以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

4.3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

要利用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施龙头景区辐射带动战略,加快景区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跨省、跨境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高水准的普者黑旅游度假区,加大对坝美风景区、广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山老君山、八宝、浴仙湖、老山、驮娘江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边境旅游、民俗体验、探险和休闲度假、生态康体旅游,构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集散地、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实施龙头景区辐射带动战略,加快景区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州内构建1个中国西部田园生态康乐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普者黑、坝美2个文化旅游精品;树立丘北、文山岩溶湿地和温泉生态游,广南、富宁壮乡稻作文化游,马关、砚山苗乡医药文化游3个品牌。

4.4 对于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要围绕文砚平城市群、富宁港、天保口岸等重点区域和云桂铁路、广昆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节点,积极培育专业性物流基地,搭建交通便捷高效、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的现代化物流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连锁配送中心、农村流通设施,构建便捷、完善的城乡现代市场体系。

4.5 对于农副产品加工业

要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加工产业群,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烤烟、辣椒、粮油、食醋、葡萄酒、饲料、蔬菜及畜产品等深加工。大力发展新烟区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烟田建设,提高烟叶质量。提升辣椒、粮油、食糖、食醋、葡萄酒、饲料、蔬菜及畜产品等传统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

文山作为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中“桥”的必经之地,如何以产业的重大突破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实现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成实力雄厚的经济高地,是很有深度的重大实践课题,也是州、县(市)、乡镇基层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破解的难题,需要多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的艰苦探索。笔者认为,文山州应抓住国家调整发展布局,在全省“十二五”发展的“1167”空间布局中,文山州处于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滇东南次级城市群、昆明—文山—北部湾和珠三角对内经济走廊、昆河对外经济走廊的重要位置的机遇,以发展重点产业为突破口,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优先发展,为文山州的开放“新高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进而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注释:

① 指毗邻文山州的红河州的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城市群。2003年7月,云南省政府作出“做大蒙自,做强个旧、开远两市;统一规划,各展优势;三位一体,打造以红河文化为特色的面向东南亚的现代化开放城市”的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按目标要求,个旧、开远、蒙自三县(市)将携手合作,通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在滇南建成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群,为云南第二大城市。

[1] 马金书. 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74.

A Study on Industry Support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Open “New Highland” in Wenshan Prefecture

CHANG Li
(Bureau of Finance, Wenshan 663000,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key industries choice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Onetwo-thre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Wenshan prefe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key industries, the paper studies industry support from the strategic schema of“New Highland” and advances suggestions of perfecting the central city as the goal, and speeding up construction pace of feature industries.

Wenshan prefecture; open “New Highland”; industries choice; industry support

F127.742

A

1674-9200(2014)03-0079-06

(责任编辑 杨爱民)

2014-01-04

昌 丽(1967-),女,云南元谋人,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山州文山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文山肉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