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呼啸山庄》中的爱情与仇恨

2014-03-20邓恋玫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斯克利夫埃德加呼啸山庄

邓恋玫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这一部小说主体的线索是凯瑟琳和小说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之间充满悲剧的爱情,而这一爱情却背负着仇恨和报复。在这样的一段爱情故事当中,人性始终都纠缠着爱情和仇恨,无法自拔。这一位优秀的女作家艾米丽,采用了非常富有艺术张力的想象,让这部小说呈现出在十九世纪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每一个人所承受的巨大的精神压力,而每一个承受着精神压力的人,其所面对的都是矛盾的冲突,精神上面的压抑,以及在面对社会当中的仇恨和爱情之间的紧张。《呼啸山庄》在欧洲面世的时候[1],曾经引发了社会上面巨大的反响,而在艾米丽去世了之后,这一部小说在社会上更加深刻地发挥着影响,世界上很多读者和优秀的评论家,都始终在揣摩着这部优秀小说作品所蕴含的人性深意。

一、《呼啸山庄》中爱情和仇恨的概要

《呼啸山庄》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实际上具有批判现实的重要文学思想倾向。从这一部小说创作的背景来看,主要是落在了十九世纪前半叶的英国。在小说背景里的英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男权主义的社会,在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于男权,整个社会当中,不同的阶级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明显的,而且人们都自觉地屈服在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当中。进行辛勤劳作的人们不但没有办法享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而且很多勤勤恳恳的劳动者也都要受到这些资产阶级权贵的逼迫。很多女性都只能够服从于社会当中的男性,沦为男性的玩物,或者是男性的财产而已,一生就在虚无当中浪费掉了[2]。

在《呼啸山庄》小说当中,大家族的女管家艾伦·迪安成为了整个小说的叙述者,她非常平静地叙述了整个小说当中所包含的故事。呼啸山庄原来的主人,名字叫做欧肖,欧肖先生在某一天带来了一个大家都不清楚其身份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被命名为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非常受到欧肖先生的重视,而且欧肖先生十分宠爱这样的一个男孩子,这样却受到了亨得利的仇恨。在欧肖先生去世了之后,亨得利为了报复希斯克利夫抢走了自己父亲的关爱,于是把希斯克利夫贬低成为下人,而且多次进行迫害。可是在山庄当中的凯瑟琳却和这个变为奴仆的男孩子热恋,鉴于现实,希斯克利夫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凯瑟琳嫁给了其他的男青年。希斯克利夫在十分悲伤的状况下决定离开呼啸山庄,并且到外界创业。在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已经成为了富有的人,并且回到了家乡,可是凯瑟琳的生活却十分痛苦,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希斯克利夫决定展开非常疯狂的报仇计划。首先希斯克利夫设计,用赌钱的方式把欧肖先生的儿子亨得利的钱财全部骗到手,而亨得利这个人到最后是以酗酒的方式了却自己的生命[3],其生下来的孩子哈立顿成为了希斯克利夫的奴仆。而且希斯克利夫还特意娶走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因为埃德加就是让凯瑟琳过得不幸福的那个丈夫。然后对伊莎贝拉进行了多次的残害。最后凯瑟琳在痛苦当中死去,可是凯瑟琳却一直抓着希斯克利夫不放。

希斯克利夫对此十分痛苦,决定在十年后继续报复这些人,强迫埃德加的小女儿小凯瑟琳,要嫁给自己快要死去的孩子林顿。结果林顿和埃德加都死去了,并且埃德加的钱财都被希斯克利夫给夺走了。即使将所有的仇恨都报复完毕了,可是希斯克利夫并不是幸福的,反而在痛苦中生活,最后选择不吃不喝地死去。而小凯瑟琳最终和变为奴仆的哈立顿成为恋人,两个人变卖了呼啸山庄的财产,到画眉山庄定居。

二、《呼啸山庄》对于人性爱恨的本质思考

一般而言,《呼啸山庄》这样类型的题材,在英国工业时代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但是艾米丽·勃朗特实际上创作的目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艾米丽·勃朗特通过自己的文笔,让故事当中更多折射出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批判。艾米丽更多实际上是受到了工业时代当中不同的社会观念的冲击,面对着世界上四分五裂的躯干,对于世界有着更多的理解。艾米丽认为人们之所以遭受痛苦,并不是仅仅在于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在于物质世界实际上反映着人们精神的痛苦,人性与生俱来所带来的欲望,因此才产生出爱情和仇恨。所以,艾米丽通过《呼啸山庄》所表达的并不是一种自爱、自尊,而是一种全人类所面对的痛苦和现实,这种现实实际上很难采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其人生在精神世界所面对的爱情和仇恨,是人性当中无法用具体的方式进行比拟或者形容的恢弘和巨大。

希斯克利夫作为《呼啸山庄》当中的主要人物,其所面对的爱情和仇恨都是非常剧烈的。希斯克利夫没有办法摆脱自己内心当中的阴霾,所以没有办法抉择自己应该继续走下去的道路。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或者其人生败局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实际上是希斯克利夫早年因为自己卑微的出身,而错失了自己和最为心爱的凯瑟琳之间的爱情。而另一个方面则更为致命,那就是希斯克利夫在成为富有者的时候,不是考虑着如何过全新的生活,而是带着仇恨,重新来到呼啸山庄,准备对自己以前那些仇恨的人采取疯狂的报复。因此,希斯克利夫的人生被仇恨和痛苦蒙蔽了双眼,希斯克利夫没有办法走出这种泥沼,最终沦陷在人性的桎梏当中,没有办法自拔。

三、《呼啸山庄》中仇恨的根源

在《呼啸山庄》当中,很多主要的小说人物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特点,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匠心独运。小说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实际上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孤儿。也正是因为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孤儿,所以他必须面对着一种被收养的命运,被收养的希斯克利夫实际上在小时候就是过着一种寄人篱下的悲伤日子。希斯克利夫觉得世界都在侮辱他,他也的确只能够忍气吞声地面对着欧肖先生的家内各种人等对其的贬低和侮辱。所以,实际上希斯克利夫这个人内心当中的这种仇恨或者报仇的心态是非常明显的,这种仇恨实际上让希斯克利夫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一种对立的心态,或者说完全不信任这样的一个世界。也正是因为对于世界的完全不信任,所以希斯克利夫才会在呼啸山庄当中对凯瑟琳这一个女孩子拥有着更多的爱慕之情。

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实际上也是因为其仇恨的心理,这种面对仇恨和压抑之后的人性,更多成为了他人性将来呈现出的极端心态的基础,对于凯瑟琳非常崇高的爱情,永恒不变,以及对于世界固执的仇恨心态。

而凯瑟琳这个女子,实际上也具备着某种程度上的两重人格。在小说当中,凯瑟琳实际上希望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标准的淑女,然后能够逐渐靠近自己的理想,找到一个门当户对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并且有相当程度的家产的绅士,所以,埃德加这个人最终成为了凯瑟琳的对象并没有什么很突然的地方,因为凯瑟琳心中就是这么个想法,就是很理性地希望选择一个最为门当户对的绅士。另一个方面上看,凯瑟琳就是希望和希斯克利夫这样的男性耳鬓厮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就是从小一直成长到大的,所以,其实凯瑟琳也向往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能够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可以享受着人生当中的自由,这些方面必然是文质彬彬的埃德加所没有办法给予的。

因此,凯瑟琳内心当中有着希斯克利夫,但是她最后还是服从了埃德加,成为了人妇。如果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是来自于人性,那么凯瑟琳对其的背离,实际上就是点燃希斯克利夫仇恨的一个导火索。对于希斯克利夫而言,之所以选择了仇恨,以及复仇,归根到底也就是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凯瑟琳并不能够和自己在一起。凯瑟琳虽然并没有和最心爱的希斯克利夫在一起,但是她在三年最为灰暗阴冷的时候其实还是有埃德加这个文质彬彬的温柔男性时刻呵护着她,但是希斯克利夫则完全没有。所以希斯克利夫最终在人性的桎梏当中找到了一种让自己继续得以麻醉的方式,那就是采用复仇的方式,对于自己内心当中的丑恶,不断地摧毁,不断地折磨,以希望能够获取自己内心当中的快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更多是来自于人性,但是其命运的悲剧和爱情的失利,无疑为其仇恨的展开做足了更多的准备。

四、《呼啸山庄》之中爱情和仇恨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希斯克利夫的爱情以及仇恨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但是其本质仍然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格局。这一个部分实际上也是《呼啸山庄》这一部小说当中的核心精髓部分,是整个小说当中最扣人心弦的情节。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就是运用这样的一条故事主线,对小说当中的各色人等进行安排,让各色恐怖和神秘的气息萦绕在小说的情节之中。

希斯克利夫这个形象当中包含了许多的愤怒,以及各种怜悯,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希斯克利夫早已经被剥夺了所有的爱,失去了人世间的温暖,只能够在冰冷的现实人生当中渐渐养成憎恨、仇恨的习惯。亨得利这样的一个人物,用皮鞭去让希斯克利夫渐渐感受到各种侮辱和痛苦,也唤醒了希斯克利夫人性当中最为残忍和冷酷的仇恨心态。希斯克利夫在被侮辱的岁月当中,至少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忍气吞声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能够屈服,变成永远的下等人。因此,希斯克利夫选择了对于这些敌人的反抗。

凯瑟琳的爱情也正是希斯克利夫在形成仇恨过程当中所产生出来的。凯瑟琳曾经也是希斯克利夫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伙伴,可是到最后,囿于世俗的控制,凯瑟琳只能够选择对于现实的屈服,而背叛了希斯克利夫,选择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在一起。

因此,希斯克利夫对于埃德加·林顿有仇恨,也是对凯瑟琳有一种拯救的感情所在。凯瑟琳没有办法选择超脱世俗,可是希斯克利夫最后却没有办法释怀,一直都将整个世界看待成为对立的仇人。凯瑟琳的死亡最终加速了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所以他不计一切方式,戕害着亨得利以及埃德加,这两个人最后充满痛苦的死去,而财产全部都被这个世界的遗弃者收入囊中。可见,希斯克利夫完全没有办法从仇恨中走出,让下一代也承受着各种痛苦的国史,所以,仇恨最终是爱情的一种异化结果,在艾米丽·勃朗特的眼中,爱情和仇恨实际上到了某种节点,就可以产生互相转化的力量,所以希斯克利夫的人生,归根到底就是在这二者的对立统一当中不断流转,没有找到自己人生平静幸福的归宿。

爱情和仇恨实际上都是人类的价值选择所衍生出来的,如果不具备十分深刻的爱情,也就不会产生出十分深刻的仇恨。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在于,被人性以及仇恨蒙蔽了双眼。人性的极度扭曲之下,复仇成为了希斯克利夫的选择。而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或许对于人类而言,只有遗忘才是最为平和的方式,而希斯克利夫所表现的非典型性,又揭示了人性当中最为贪婪的欲望,那便是占有。

[1]曲蕾.荒野的呼唤——《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10):66-67.

[2]姚晓鸣.远离尘嚣的灵魂栖息地——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呼啸山庄》[J].作家,2010(20):77-78.

[3]黎小冰.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自然和谐的创作思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7):121-122.

猜你喜欢

斯克利夫埃德加呼啸山庄
试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历程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剖析艾米丽《呼啸山庄》里的复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