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4-03-20阿力甫沙吾提吴建琴马晓栋
阿力甫·沙吾提 吴建琴 马晓栋
(新疆师范大学物理电子与工程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 54 )
我校担负着为新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教师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具有涉及专业门类多、规模小、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结构和生源整体素质等方面与内地高校有一定的差距,亟待提高和改善.
1 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着数量增长较快与质量提高不显著的矛盾.尤其高等学校扩招以来,这个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在全疆专业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比例已上升到了50 %以上,但是高考年招生分数线民汉始终存在150 分左右的分差,尤其主要在数学、综合理科成绩方面的差距突出.据调查在全疆初、中、高三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分别占53 .04 %,43 .31 %,31 .73 %.比例依次递减,既说明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短缺,也说明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
2 改革的目的与思路
2.1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学质量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特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培养;针对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中的若干问题,围绕涉及人才培养若干方面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扎扎实实地进行改革与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跃上新台阶.
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立项项目为重点 以点带面
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时间等各个教学环节对理科本科生教育的整体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着力加强重点课程、核心课程及基础课程建设,大胆改革实践教学,广泛深入地开展创新教育;采取适应本地实际情况,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办学经验及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寻求提高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
2.3 扎实数理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 重视实践环境加强应用创新
制定加强“知识、素质、能力、创新”协调发展与全面提高的理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6种能力,即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并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树立5种精神,即科学和人文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培养过程和方法上,尊重教育和人的智力成长规律,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确定“低起点,分流培养,体现多层次,多模式”的培养方法.
3 少数民族物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新综合性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性.着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综合性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分析和比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分析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
3.1 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科学地设置物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3.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打造课程建设平台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学”变“主动学”,也就说把“被动学习”变成“自觉、自动学习”,养成诚信学习.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坚持拼弃灌输式教学,强调“以问题为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思维,积极探索和寻求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资源优势,采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为夯实基础,对物理学专业的重点课程进行教材与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与考核办法,“教”与“学”的质量评估监督,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以及试题库建设等全方位的完善、改革和建设.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 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实践教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体系、管理体制的建设也要求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要求现代化、实用化和多样化.
3.4 建立健全教师辅导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原则上,实验班所有专业课程都安排了讲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任课,并进行硕士研究生或任课教师辅导制.学校将为在实验班讲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配备一名助教,助教从全校硕士研究生中选拔.根据学校要求,主要专业都安排了骨干教师上课并由研究生或任课教师每周进行一次辅导(答疑).日常教学管理由学院承担.实验班实行全封闭管理,正常上课期间实行早自习和晚自习制度,自一年级起开设基础英语课程,连续开设三年.实验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星期六进行半天或一天补课,补课内容视具体情况由教务处和学院协调决定.所有被录取到实验班的学生均须与学校签订学习责任书,明确承诺严格履行学校规定的学习责任.实验班实行淘汰制,凡在第一学年期末考试不及格者或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将自动转入普通班学习或汉语学习.物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学习与研讨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特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培养,针对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中的若干问题.
3.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帮促学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确确实实地做到教书育人.少数民族06 物理实验班有26 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已去世的学生有2名,父亲已去世的学生有5名,获西部开发基金的学生有2名,另外有南疆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经常得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帮助.有时学生生活上有困难需要钱时,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就帮助他们,有时还借给他们学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学习上引导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依靠人.另外,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4年大学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申请到了国家级助学金和学校各种生活补助,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和校级各种奖学金.有了国家的关怀,全部学生成绩优良,并即将毕业.
给少数民族实验班学生上课以及做学生工作过程中,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只上课,不管学生,不引导学生学习,得不到好的学习结果.实验班实行全封闭管理,正常上课期间实行早自习和晚自习制度,物理实验班进行诚信学习、自觉学习和诚信考试教育,灌输诚信做人的准则.在专业学习方面,实验班指导教师要准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制订学习计划以及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 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4.1 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 积极编写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基础的辅导材料
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学理科基础较差,在大学阶段教学中,采用适合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具体作法:
(1)用汉语讲课时,注意中学内容与大学内容的衔接,速度要慢,多举例子详细讲解.
(2)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门课都必须进行期中考试,题目以基础内容为主,覆盖面广,题量多,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出难题、怪题,基础差的学生做不出来,则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
(3)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物理入门课《力学》、《热学》、《电磁学》等课程都编写了课程补充练习题,即《力学补充练习题集》、《热学补充练习题集》和《电磁学补充练习题集》等.练习题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并附有标准答案,学生做这些习题能巩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4.2 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培养过程和方法上,将教育与人的智力成长规律相结合,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低起点、分流培养、体现多层次、多模式”的培养方法,突出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打造课程建设平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其知识面,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资源优势,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4.3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为了巩固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提高他们的汉语阅读、说和写的能力,坚持对实验班实行完全汉语授课,所有教学要求参照同专业的汉语班教学计划进行,并根据实验班具体情况适当修改.经过完全汉语授课和学生的努力,现在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2006 级实验班共26 人,全班通过HSK高B(10 级)的有3名学生,高C(9级)的有13 名学生,中A(8级)的有9名学生,中B(7级)的有1名学生.通过计算机C C T率级高,通过二级的有14 名学生,通过一级的有26 名学生.
4.4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策略寻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学,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就给学生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说主要以自学为主,不同于中学阶段以教为主的学习.作为教师仅起引导和敲门砖的作用,即所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大量的学习任务将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这种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探索、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5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5.1 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多并录取率高
报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学生人数多,报考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有1名学生,报考华北电力大学有5名学生,报考陕西师范大学有3名学生,报考新疆师范大学有12 名学生,总共21 名.总成绩达到国家分数线的有10 名(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3名,我校7名),政治达到国家分数线的有19 名(差2分有1名),外语达到国家分数线的有6名(差2~5分的有8名).复试后被录取的有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1名,华北电力大学1名,陕西师范大学1名,我校5名(其中破格1名),全班研究生录取率达到30 .77 %,参加研究生考试学生的被录取率达到38 .1%.
5.2 HSK过级率
全班通过HSK高B(10 级)的有3名学生,高C(9级)的有13 名学生,中A(8级)的有9学生.
5.3 计算机C C T过级率
通过二级有14 名学生,通过一级26 名学生.
5.4 获得的教育教学成果
“少数民族物理实验班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获得新疆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6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和研究少数民族理工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仍然必须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数量增加,同时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逐渐走出低质量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明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这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有待于我们继续的探索与实践.
1 汪西原,王正英,张磬兰.少数民族地区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6 (6)
2 陈国庆,孙炯.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1 (2)
3 吴福环,于付思.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改革提高少数民族理工科本科教育质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2)
4 王根顺,李静.西北民族地区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初探.高等理科教育,2001 (4)
5 英瑛,胡鹏,赵勤.民族大学理科基础课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 (4)
6 姚文遐.新疆克拉玛依市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新疆社会科学,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