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和教育问题
——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探索

2014-03-20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

程 方 平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2)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推进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对本土化、民族化和多元化的探索也出现了明显的势态。可以说,这是各国、各民族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自觉,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地影响到产业,尤其是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发展[1]。

要探讨文化产业,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学词典》中汇集了全世界对“文化”的200多种解释①关于“文化”的各相关解释,参见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但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感悟,中国人对“文化”的认识,更容易从中国字构成的角度理解:文,是指人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通过思考、实践创造的各类有形的物、无形的制度等所昭示的精神和所形成的特色。其载体或内容多元且丰富,是积淀形成各国、各民族历史特色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化,即是指影响程度,可能是1%,也可能是99%,没有影响力的文化就是“死文化”,即缺少了文化的基本特征。即便是历史或文物,依然有其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构成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见,文化不是在指固定的物,而是更强调其变化和发展的特点与影响。譬如古希腊,其时代早已终结,其遗存下来的遗迹缺少了实用的价值,但作为文化,在文艺复兴时代,甚至在今天,依然在产生影响。

关于文化产业,国内外的解释和内涵也都不尽相同。为了从总体上有利于探讨问题,在此有必要对其做一个大略的界定:

在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凡附带文化色彩与具有文化内涵的部分,包括生产物化的商品或具体的服务,都可以被归为文化产业。其概念源出于20世纪初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文化工业,后通译为文化产业。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又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与传统产业的边界比较模糊,甚至有相互渗透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曾有定义:文化产业即按照工业(也包括商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所以,界定何为文化产业的标准比较宽泛,其涉及文化的部分在内容、形式、生产、服务、流通、消费和存储等不同环节都可体现,因而与其他产业形态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

根据上述界定,在中国有文化产业特质和特点的行业包括:出版业、传媒业、演艺业、科研与教育产业、广告宣传业、娱乐业、服务业、网络通信业、文史考古业等。其主要特点是:将以往在社会体系中归属于“文化事业”的许多部分,进行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改造与解放,使之具有了制造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等多种营利功能,具备了较明显的产业性质。所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描述会有相当的重叠,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加以厘清。

对于文化产业本身,规范和深入的研究仍有相当难度,笔者限于水平不做外行的探索,但对于所谓文化产业从业者或相关人才的质量与水平问题,倒是有一定的兴趣。综观近年来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类研究、报告和论文,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较少,为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同道批评、参考。

据相关的研究,中国的文化产业可谓蒸蒸日上、势头强劲,但泡沫化、低水平现象也触目皆是,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文化价值的认识有关,更与社会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忽略有关。

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首先要凸显自己本国文化的优势和特点,如果所谓的文化产业传播的都是外来文化,虽然有一些经济效益,其深层的危险也是会迅速加重的。而何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其优势和特点何在,在我国的教育与社会意识中是极不明晰的。所以,美国人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中国人很认可,但中国人拍摄的《孔子》、《赵氏孤儿》、《墨攻》和《止杀令》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中国人自己的认同度却不高,甚至比起我国早年拍摄的《李时珍》、《阿诗玛》、《甲午风云》、《林则徐》、《天仙配》和《红楼梦》等影片,除了技术上的进步,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把握上多令人失望,更难以在世界舞台上体现中国文化的真正价值。

与印度、韩国和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在文化产业上的人才培养和政策导向都是有差距的。一方面良好的产业创意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其发展,一些相关的经费支持和鼓励由于受到体制性的局限也受到制约障碍;另一方面即便在不少高校都设置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机构,但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与机制仍僵化与功利,其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鼓励与激发,致使许多所谓抢眼球的项目多是国外同类项目的舶来品,甚至是国外产品的低劣翻版。长此以往,中国的文化产业就会从形式到灵魂都失去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良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所以,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深层问题。

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相关人才的教育,提高其文化方面的基本素养,是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追逐经济效益和高GDP,而忽略其社会效益与传播弘扬文化方面的作用。所以,对相关人员、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懂得如何用文化赚钱,更要懂得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本土文化的真正内涵与价值。以近年来我国拍摄的四部电影为例:先说《墨攻》与《止杀令》,二者的取材都非常好,意在反映中华民族和人类的责任意识与和平追求。前者以墨子为例,强调的是科技道德;后者以丘处机为例,强调的是重生止杀。二者都有历史上真实的原型和充分的记载,本是可以冲击奥斯卡奖的绝佳选题,但都因主题挖掘肤浅、失之偏颇,又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作料,如男女之情、残酷的战争场面,使得主题淡化模糊,未收到良好的效果,更难有理想的双效益。再说《孔子》和《赵氏孤儿》,前者是全世界公认的伟人、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故事和主张几乎众所周知,后者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17世纪就传到欧洲,被伏尔泰等人大加赞扬,但是这两部影片对伟大人物和正义故事的诠释都令人费解。看完《孔子》,很多人的印象是:孔子的箭射得很准;颜渊为了捞书而丧命几近愚蠢,不仅与历史不符,也丢失了《孔子》最基本和最感人的精神[3]。看完《赵氏孤儿》,观众对主人公难以产生崇敬之情,甚至觉得有几分滑稽。对比20世纪80年代美国拍摄的《甘地传》(或译《圣雄甘地》,获多项奥斯卡奖),其对甘地和平主义精神的挖掘与表现可谓入木三分、令人感受真切,受到广泛的称赞。与其相距约30年,我们的差距不在经费、技术和物质等方面,而在于我们的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具体而言就是我们从业者的素质。

作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人文积淀的文化大国,仅在技术和枝节上学会模仿是很可悲的。日本人对世界批评其“善于模仿”的回应是:日本的特点和优势是“善于改造”,不是“善于模仿”。而改造的原则:一是了解和认识自我,有明确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本土意识;二是不满足于模仿、追随,而是在务实、精进和使命意识的指导下进行不断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文化类产业,包括传统产业(如造纸、制扇、制笔、瓷器、漆器、服饰、饮食、工艺品等)和动漫产业等产业,均有很鲜明的日本文化色彩。这与日本的教育和日本人的整体素质是紧密相关的。直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日本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这与日本在融入世界的同时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其通过教育、文化产业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使日本文化、东方文化产生持续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差距何在就不必赘述了。

各行各业的发展、竞争,说到底都是教育和人才的发展与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不会例外。有了高素质的从业者,有了适合他们充分发展的政策与环境,才会有文化产业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被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快速上升①参见《各地创新金融模式,力促文化产业发展》(http://www.wenming.cn/whtzgg_pd/ggjxs/201209/t20120920_860868.shtml);《文化创意成北京支柱产业,占前九月GDP比重12.9%》(http://www.huuxuu.com/policy/2012/1213/552.html);《2012年国内文化产业总产值破4万亿》(http://www.199it.com/archives/89306.html)。所迷惑,而要认真反思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政策导向。

在从业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不仅要注重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策划人才等全面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大量从业者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旅游文化产品的制作与销售为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相关产品多是以价格低廉、少人喜欢、设计不足、缺少创意、文化含量缺失、低劣仿制痕迹明显和数量巨大为特征,社会与经济效益自然不会理想。这与从业者和专业人才的认识、选择和鉴别的基本素质有关,也与其技术创新的具体能力有关。可见,对从业者和相关人才的培养,须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多个层面展开,才能为文化产业所需的人力和人才发展提供坚实与高效的保障。

人类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身的基础和灵魂,而这方面进行的教育与培养十分缺乏。从教育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现实已与100年前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断裂,尽管政治口号还在提,但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已经基本上西方化和美国化了。许多人了解美国比了解中国、了解家乡更多,不少年轻学生的英语水平胜过作为母语的汉语。在这样的教育和文化土壤中生成的一代人,即便仍然在中国,也已经逐渐游离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之外了。所以,在此笔者提出的问题不只局限于从事文化产业的群体,也是中国教育、中国人才培养的深层与广泛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中国文化产业的根基就不稳固,发展也必然受到禁锢和局限。

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得到起码的调整和完善之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素质更需提升。应包括了解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科技、民俗、宗教、多民族文化、思维特点和情感等,也包括注重笃行、实学、包容、社会担当、不断创新、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等智慧与精神的传承。如果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和专业人才能够融汇古今、兼通中西,并能通过实干、探索不断提升,则中国文化产业和各类产业的发展将会前途无量。

从政府与社会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需要有文化修为的群体和人才,而要大面积地培养这些人才,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需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使之能落实到位,产生积极的效果。综观美、日、韩及众多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无不在加强教育投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探究和激励创新活力等方面有法律的支持、经费的投入和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回顾近2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从观念转变到国家倡导、从学习外国到有意识地创新探索,成绩是比较可观的,势头也是端倪可见的②参见《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8fc6fca235764aa3.html#)。。但还应该意识到,如果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了从业者素质的提升,我们在低水平上的徘徊就会很久,再大的经费投入换来的只能是更多的遗憾。为此,要在我们的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终身教育系统中加大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传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与精神,通过“自知”进一步推进和实现中国人的“自信”、“自觉”和“自强”,使五光十色的中国梦能够梦想成真。

总之,从负责任的角度,我们应减少或终结见物、见钱不见人的探索,将最重要的战略投入和政策倾斜转向人力资源和创新人才(兼顾理论文化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其结果不仅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提升,更会有益于社会良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1] 陈少峰,朱嘉.中国文化产业十年[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5-10.

[2] 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18.

[3] 程方平.品人、品书、品事、品文教:程方平教科文评论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26-331.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