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译者与汉学家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中国文学作品英译中模糊美感磨蚀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英译美感文学作品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一、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被赋予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其影响也日渐扩大[1]。在本土译者和汉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英译开始为西方读者所接触,其中一些英译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喜爱,这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充当了很好的媒介。但是,当前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现状并不乐观,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2]。近来世界英文图书市场上,90%的书籍都是外国人所写、外国出版社所出。可见,我国译出的英文书籍基本上没有打入国际市场[3]。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譬如西方读者缺乏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作品的了解,西方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存在偏见,以及优秀汉译英者缺乏。但如果单从语言层面来讲,英汉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的差异,汉语极具特色的模糊美感,便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

二、英汉语模糊性的差异

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词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4]。模糊性是语言的共同属性,英汉语都拥有模糊美,但英语和汉语相比,其模糊美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英语的模糊美感属于支流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有所体现,但它更多的是注重逻辑,强调分析,追求语言的精确;汉语的模糊性是主流美,汉语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追求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情感,妙即在模糊。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化隐为显,变含蓄为明示,导致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汉语的模糊美孕育了深邃意境,培育了隽永含蓄,赋予了如画毕肖,激发了驰骋想象,而当汉语译成英语后,这些因模糊而产生的美学特质也消失殆尽,不得不说是翻译的巨大遗憾。

三、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模糊美感磨蚀的具体体现

(一)汉语叠词叠韵美感磨蚀

汉语中有大量的叠音词,这些叠音词不仅音韵一致,且能在读者心里产生深远的意境,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浓重的模糊美感,但是却无法对它进行逻辑分析使之精确。英译时,因为英语中绝难出现同样词语的并用,因而汉语叠音词的音韵之美荡然无存,再加上英语力求表达精确,这些汉语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且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叠音词便须使之表意明确,模糊美感顿去。如:

例1.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柯灵《巷》)

这是柯灵在其散文《巷》中,对小巷两旁围墙内风景的描述,可谓趣味盎然,既有青翠竹林,娇艳春花,其中叠音词“森森”“细细”“娉娉婷婷”可谓神来之笔。作者并没有详述竹林如何,春花如何,然而读者读之不仅韵味十足,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尽情去想象那藏在墙后的别番美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译文:

Inside the walls are resident’s gardens with dense groves and apricot blossoms atop the walls,like graceful girls waving their red sleeves,will hospitably to beckon the pedestrians.[5]

原文中的“森森”译成了“dense”,“dense”的中文意即稠密的、浓密的、密集的,但是“森森”不仅意指竹林之浓密,还能让读者联想到竹林之青翠、幽静;而“天籁细细”在译文中便完全消隐;“娉娉婷婷”在英语国家中因为没有对应的意象,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用阐释的方法将“娉娉婷婷”的意思说出,即“graceful girls”。这样铺陈直述,让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及原文形象、悠远。

(二)汉语妍美虚华美感磨蚀

中国的文人墨客都热衷于骈文,讲究音韵,强调对偶,文风典雅古朴。汉语在写景抒情方面讲究虚、空,并不求详尽,追求空灵朦胧,言外之意,给读者留下一片联想的空间及余地,用词浮华,意象飘渺。相反,英文则朴实许多,实景实写,描述精准,力求准确真实再现自然,用词干净利落。

《红楼梦》第十一回中,王熙凤探望完卧病在床的秦可卿,出门经过宁府的一处园子:

例2.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飘,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南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曹雪芹先生此段的景物描写极为精彩,四字结构,对偶对仗,使得文章的韵律感极强,并且诸如“篱落飘香”“疏林如画”“别有幽情”“罗绮穿林”等都是不确定的意象,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尽情地填充。这样,不同的读者在心目中都有其自己的园子,园子中的各种景象也生动活跃起来,令人遐想无边。但在英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讲究求真、求实,意象往往是确定的,所以这段文章被翻译成英文时,便成了:

Yellow chrysanthemums carpeted the ground;

Green willows covered the slopes;

Small bridges spanned the brooks

And winding pathways led to quite retreats.

Clear springs welled from the rocks,

Fragrance was wafted from trellises laden with flowers,

While russet tree-tops swayed

In scattered copes lovely as a painting.

The autumn wind was chilly

And the song of golden orioles had ceased,

But crickets were still chirping in the warm sunshine.

At the far southeast end

Cottages nestled among hills;

On the northwest side

Pavilions brooded over the lake water.

Fluting cast a subtle enchantment over men’s senses,

And silk-gowned girls strolling through the woods

Added to the charm of the scene.[6]

原文中的“篱落飘香”四字未写花而花香四溢,展现于读者眼前的是竹篱、花及各种藤状植物,四字虽虚然则读者可以完全明白所有意象,翻译为英文则不然。花香(fragrance)需写出,藤状植物(trellises)需写出,花(flowers)需写出,不仅如此,花香来自何处,花位于何处还必须说清楚,汉语的虚华美感消失殆尽。“罗绮穿林”若用严谨的逻辑分析就更不可思议,“罗绮”怎能“穿林”?于中国读者这不难理解,明显作者隐去了身着罗琦的少女,直接以“罗琦”说出。在英文中如果亦步亦趋,那么英语读者必然大吃一惊,摸不着头脑。

(三)汉语悠远意境美感磨蚀

中国人强调意境,往往注重人的主体印象,避免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描述,作者往往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倾注于有限的文字中,营造一种只可意会的意境,鼓励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其解码。这对于国外读者是不可以理解的,他们缺乏对中国文化意象的了解,习惯了逻辑严密、脉络清晰的英文文章。英译时,深邃悠远的意境往往被打破,被平淡的英语铺述取代,美感顿失。如: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苍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敕勒歌》是北朝鲜卑族流传的一首民歌,诗歌短小,整首诗意境悠远,展现了天宽地阔、牛羊忽隐忽现的北方草原景象,歌咏了富饶、壮丽的北国草原,表达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及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Chile Song

Chile River

Lies under the Dark Mountain,

Where the sky is like the sides of a tent

Stretched down over the Great Steppe.

The sky is grey,grey

And the steppe wide,wide.

Over grass that the wind has battered low

Sheep and oxen roam.(Arthur Waley 译)

矛盾先生曾经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译者显然理解了这首民歌的磅礴气势、悠远意境,力图在翻译中重现,于是用The Sky is grey,grey和the steppe wide,wide 来译“天苍苍”“野茫茫”。但是,由于英汉语之间的差异,grey的叠用和wide的叠用并不能得到汉语“苍苍”“茫茫”的意境效果,不可不谓之遗憾。

四、结语

目前从事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对比研究的学者很多,关于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对比研究的论文也很多。尤其在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译对于中国文化传播所起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国内外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对比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由于英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在模糊美感方面存在的本质区别,汉语英译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很大困难,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了很多遗憾。译者一方面需要考虑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心理等因素,以期拥有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又希望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予以保留,最大程度地传播文化因素。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看汉语模糊美感磨蚀而束手无策,汉语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效果无法原汁原味地复制到英语中去,即使偶然灵感迸发,予以保留也并不是翻译主流。马悦然曾强调:一个中国人,无论他英语多么好,都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林如斯也强调中国文学作品“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7]。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应被国外汉学家“垄断”,相反,深谙汉语规律的本土译者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这项事业,或者采取本土译者与汉学家通力合作的翻译模式,这样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

[1]高方,许钧.中国文学如何真正走出去?[J].文汇报,2011(12):1-4.

[2]范武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写在莫言获奖之后[J].当代外语研究,2013(4):38-41.

[3]胡德香.对译入译出的文化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355-359.

[4]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Yang Xianyi,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2.

[7]林如斯.前言//林语堂.京华烟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英译美感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