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G插画技术应用于动画设计中的方法研究

2014-03-20胡婷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插画克隆动画

胡婷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00)

一、CG插画运用于二维动画设计的方法

(一)线稿法

这是最接近传统绘画的一种方法。过去在进行角色造型设计的时候,我们要经历几个步骤。第一步,设计师们一般都会先使用铅笔在纸上进行涂鸦,这样可以根据想法即时修改。造型在确定后,再重新拷贝一张,用勾线笔描下来,完成线稿。第二步,根据风格选确定上色的颜料品种,为角色皮肤、头发、服装等部分上色。第三步,用色彩表现明暗,需要花时间画出阴影和高光部分。

运用CG插画技术,绘画的方法其实与传统手绘是差不多的,只是将绘画的过程搬到了电脑上,操作更为方便、且易于修改。以设计一个人物角色为例,运用CG插画技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第一步的线稿部分,可以运用手绘板直接在电脑上绘制。但大部分时候设计师还是喜欢拿起传统绘画工具在速写本上涂鸦,并完成线稿。有些是受长期绘画习惯的影响;有些是因为设计灵感迸发时身边并没有电脑,而速写本可以随身携带。那么手绘线稿完成后,第一步就需要通过输入设备将图片导入到电脑里。这时无论使用相机或是扫描仪,得到的图片总是灰色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白色背景、黑色线条,需要我们通做一些处理。在Photoshop软件中,使用色阶或曲线命令可将画面修改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第二步上色前的准备部分,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将不同的部位分层着色,但所有的颜色层都放在线稿层上面,图层叠加模式选择“正片叠底”。这样即能保证不同部位的颜色分开,方便修改,又可以在上色的同时看到下面的线稿层,方便绘画。这样做在人物角色只是固有色的情况下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大部分的动画角色设计,颜色除了固有色外,还需要添加高光、投影,也就是后面第三步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所谓“正片叠底”是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简单的来说,就是颜色会越叠越深。例如我们新建了一层画角色皮肤色彩,完成后我们希望给它加一个阴影。这时一般选择的方法是再建一个新的阴影层,在上面画出阴影,再选择“正片叠底”。但是经过这样叠加后发现阴影部分所呈现的颜色与原来我们开始选择画的阴影层的颜色不一样,变深了。这是因为阴影层的颜色与原来皮肤层的颜色“正片叠底”后产生的新的颜色。这时候如果不叠,颜色正是我想要的,但是下面的线稿层就会被盖住。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仔细思考,问题还是在线稿层上。如果线稿层放在最上层,就不会被其它层遮盖,不需要使用“正片叠底”了。那么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把线稿中的线条从白色背景中给分离出来,方法如下:① 在 Photoshop中打开黑白图片,选择“选择”菜单下的“色彩范围”命令,取样白色,通过色彩容差的调整来控制选择范围,选好后确定。这时候图片中,除了黑线之外,白色的部分全部选中了。② “选择”菜单下“反向”命令,将选区转换为黑线部分。③ 新建一图层,选择“编辑”下的“填充”命令,选择线条颜色,填充选区。通过这一套操作,将线条从背景层中剥离出,可将其置于最上层,方便进行上色。④ 通过魔棒选取、油漆桶倒色的方式,将角色的皮肤、头发、服装分层设计并赋予固有色。

第三步,为人物增加明暗关系。前面一步给角色着固有色的时候,不同的部位都是分层进行操作的。接下来为它们添加明暗关系。过程如下:选定皮肤图层,在图层窗口中点选锁定透明像素按键,这样再涂抹颜色的时候,始终就是在原来固有色的范围,不会画到其它的地方。后面的操作就比较简单了,或是选择画笔,在暗部和高光部分选择合适的颜色绘画,或是选择“加深”“减淡”工具在合适的位置涂抹,完成明暗关系。

(二)色块法

顾名思义,不是以线而是直接选择色块进行起稿。绘画方法与西方油画的绘画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不同于油画是在画布上作画,运用CG插画技术的我们是在电脑上作画。先选择大笔触,先画出物体大的色彩关系,再运用小笔触分别对各部位进行细节刻画。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概括”到“详细”的过程。

(三)克隆法

克隆法即参考现成的照片或图片进行创作。它是一种适合初学者入门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其实我们在动画前期的设计前,都会经过一个素材的搜集过程。例如,接到一组设计乡村田间场景的任务,这时候光凭空想象是很难画出来的。最好的办法,是走到田间选好场景,拿起画材现场写生。但是因为这种方法费时长、成本高,很难适用于商业制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类似的照片,直接克隆过来使用。方法也较为简单。前期或是自己带着相机出去拍,或是在互联网上搜集找到需要的素材后,导入电脑,度其直接在绘图软件中打开。再另建一个新层,直接将素材垫在下面描画即可。若是需要设计角色,则要复杂一些。角色的动态可以克隆真人或是其它动漫作品,角色的服装需要根据故事背景搜集素材,再进行整理再创作。这种形式虽有克隆成分,但已不再是完全的“拷贝”。陈柏言的《甄嬛传》系列插画就是运用克隆法较为成功的范例。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有几幅是完全克隆剧照,也有部分是运用剧中元素进行再创作。

克隆法应用还可以在作品的色彩方面。在进行完线稿的设计后,面临着要进行色彩设计。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动画故事所需要的体现的风格,寻找类似的作品,运用“吸管”工具,将别人的色彩搭配方式克隆过来。这样做可以缩短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制作水准,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行业中。

(四)黑白法

类似色块法。不勾画线稿,直接以色块法起笔,只不过这种“色块”是在“灰度”模式下制作的,只有黑白素描关系,没有色彩。在整体黑白关系完成后,在上面新建一层,图层叠加模式选择“颜色”。这样做可以在不破坏最初绘制的素描关系的基础上添加颜色。使用软件中的各种着色工具为作品先铺上单色调,确定画面主要基调,,再逐渐添加其它颜色。以这种方法作画,起初完全不用考虑色彩因素,作画速度快。特别适用于以灰色调为主的宏大场景中。

(五)合成法

这种方法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已经被广泛应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动漫开始大批登陆中国,其漫画制作过程中,就有一步贴“网点纸”的环节。“网点纸”是一种透明的薄贴纸,常用点状构成的一种灰度,也有其他花纹或图案,画漫画时最主要是用它来处理灰色调部分。例如,人物的暗部需要投影,我们就将灰度网点贴到合适的地方。到了漫画发展鼎盛时期,“网点纸”样式更为多样,除了点、花纹、图案外,还有了云、建筑、爆炸形对话框等等。在没有电脑的时代,画卡通漫画更像是一种手工劳动,除了画,还要通过剪贴的方式去合成画面。

电脑的普及,图像处理软件分层制作的方式,使合成的方式更为方便。合成素材也不必像以前一样依赖固定的网点纸,来源更为广泛。根据需要,我们可以选择实物照片,也可以选择图案花纹,甚至可以选择是某种肌理为画面中的物体叠加质感。

二、CG插画技术在三维动画中的应用

说到三维动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Maya、3Dmax这类的软件。制作流程一是经过建模、灯光贴图、绑定骨骼、调动画、后期处理等程序来完成。看上去好像跟CG插画技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然而在实践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项技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为模型绘制设计稿

与二维动画制作的前期过程一样,在制作动画前,我们需要角色的三视图、场景的平面图、俯瞰图、立面图等,这些都需要运过CG插画技术来绘制。

(二)运用CG插画技术为三维模型绘制贴图

在三维模型完成后,需要给模型贴图,让模型不只是一个雕塑,还具有色彩、材质属性。方法是将模型展UV,再运用CG插画软件按照UV线绘制贴图。整部三维动画的风格,如写实、卡通、水彩还是水墨,完全取决于绘制这部分,还可以利用CG插画技术的特点,表现材料质感。

综上所述,现代的动画制作离不开CG插画技术的支持。纵观国内动画行业发展现状,政府对于动画行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却仍无法满足电视台需要播放的时长。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高端设计人才的缺乏。CG插画技术能很好地辅助动画导演及设计师,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可部分缓解动画行业因缺乏高端设计人才而发展停滞的现况。

猜你喜欢

插画克隆动画
克隆狼
就要紧紧粘住你
做个动画给你看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