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知行观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中华民族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108)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高度评价了我国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传统,明确提出了“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为广大青年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当代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富有梦想的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潮流,以“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自励,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明晰践行之知,树立追梦之念,把握圆梦之行,努力在践行“中国梦”中焕发青春光彩。

一、明晰践行之知

首先,要认识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是近代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遭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在饱尝挫折与屈辱中不屈不挠地反抗、斗争、探索,而逐步凝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辉煌成果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逐步实现的光辉憧憬和美好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是每一个中国人过去、现在、将来为之共同奋斗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富裕、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今天,每个中国人,包括当代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为习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国梦”作为“两个百年”目标而感到骄傲、振奋,从中受到激励、启迪,从而增强践行“中国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要认识到践行“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更是践行中国梦已经要走的将来更要坚定前行的实现中国梦之路。这条道路极为艰辛、来之不易,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总结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领导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宝贵经验,根本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实践中选择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成果,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坚定不移的开放品质、特征鲜明的中国气派[1],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之路,是指引我们今后始终不渝、持之以恒地前行的光辉道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同时也必须从以往探索和正在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功中增强践行“中国梦”的自豪感,增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紧迫感。

二、树立追梦之念

(一)培育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

所谓国家认同,就是公民从心理上认同与服从国家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2]。具有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是当代大学生为践行“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时期的年轻人情感依托的基石,更是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的培育历久弥坚,大学生就会在国家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就会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乐于奉献,就会在国家困难之时敢于担当。因此,践行“中国梦”,不仅让我们明确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巨大力量,而且,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尊心的一种极大增强,让我们始终感受到“腰杆更硬了”,从而对未来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总之,有了“中国梦”这一蓝图,就能清晰地认识世情、国情和民情,从而明确认同并深刻认识“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意义,未来才能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各项事业中勇于担当责任,奉献青春与力量。

(二)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生活的希望,没有理想的青春,就像没有太阳的早晨。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中国梦”就是东升的太阳,生活的希望,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3]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阶段,能否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是关系到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的重大人生课题。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基本国情和未来蓝图,并以此为基点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最切实的社会发展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4],未来蓝图就是以两个“百年目标”为标志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最大的现实提供了当代大学生产生、选择和确立人生理想的社会基础和现实规定,这个宏伟的共同理想则为大学生茁壮成长点亮了大学阶段的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

(三)激发勤奋学习追求进步的强烈欲望

进入21 世纪,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代大学生将责无旁贷地成为未来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体现了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大学生学习进步和茁壮成长的精神动力。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当代大学生应以践行“中国梦”为契机,树立追梦信念,应该以“学”起步,在学习阶段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追求学业和品德的不断进步,圆好现阶段的“学习梦”“成长梦”,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筑梦圆梦奠定扎实的践行功底,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成才成功。

(四)释放追梦圆梦的青春正能量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的承担者与见证者。今天“90后”的大学生,30岁左右将不仅参与而且目睹建党百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在继续参与中见证建国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势必成为追梦圆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当代大学生发出的深情召唤。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五四”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在今天追梦、今后圆梦的历程中激发历史责任感,在投身践行“中国梦”的伟业中,迸发出并不断增添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三、把握圆梦之行

(一)排除思想干扰,立志树标

当前,受国内外环境中消极因素影响,社会上“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不少干扰,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也影响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有效悦纳和深深扎根。因此,大学生在践行“中国梦”的征程中,要善于排除干扰,从心底感受践行中国梦这一远大的理想是人生价值实现的航标,也是正确行为的动力来源。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只有在大学时期排除眼前各种功利主义诱惑与干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这一航标,未来的人生之旅才可能乘风破浪,沿着光辉道路前进,他的生命才可能彰显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手中。当代大学生是这个伟大理想的传人,应该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将个人的幸福融入人民的幸福,与祖国同奋进,与时代共发展,做“中国梦”忠实的信仰者和坚定的行动者,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进程中成才、成功,成就人生价值。

(二)珍惜眼前学业,勤奋笃学

当代大学生眼前仍处在学业未成阶段,正向学业有成目标拼搏,为未来走上社会,服务祖国人民,践行“中国梦”夯实根基。因此,大学生要珍惜眼前学业,为未来事业有成而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牢固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提升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实践技能,才能为投身践行“中国梦”储备真才实学和全面素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有用人才。总之,要把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未来脚踏实地践行“中国梦”打下基础。

(三)珍惜未来事业,矢志实干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的社会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路的任务十分艰巨,不会一帆风顺,发展中还将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等,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用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和勇气去拼搏、去奋斗。对此,当代大学生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学业有成走上社会,就要珍惜事业,矢志在岗位上真干实干。要发扬“求实”精神,扎实工作,不陷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夫,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勤劳筑梦,以实干圆梦,争当推动发展的实践者、成就梦想的实干家。同时,还要勇敢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深刻感受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未来在事业追求中务必要勤勉踏实,努力奋斗。让自己成才,让奋斗成功,让梦想成真,让青春在平凡的事业岗位上熠熠生辉,让人生在不懈的践行与创新中大放异彩。

(四)放眼未来创业,开拓进取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的脚步,要打破常规,学会思维创新,理论创新[5]。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面对分配不公、体制不顺、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种种难题,同样需要当代大学生在践行“中国梦”的实践中既与时俱进地创业,又敢于破旧立新,以飞扬之青春除却旧观念之束缚,以进取之气魄冲决旧体制之羁绊,立足当下,点燃梦想,承担起国家、民族、人民交给的实现“中国梦”的这一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大学生放眼未来,立志高远,永远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不但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为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在未来,要忠于事业,敢于创业,在实干中发扬科学精神,始终以探索真知的意志品质和高昂激情,深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勇于探索,以创新求发展,向创新要效益,把服务国家、服务集体、服务社会当作自己的荣耀、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用青春和汗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建功立业!

[1]刘佳.共青团组织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大有作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7-10.

[2]张雪萍.论在当代大学生中践行“中国梦”的意义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3(7):101-102.

[3]王凤各,等.高校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高教研究,2013(5):217-218.

[4]冯秀军.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J].思想理论教育,2013(6)上:21-25.

[5]王文文.“中国梦”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思考[J].青春岁月,2013(5)上:363.

猜你喜欢

中国梦理想中华民族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