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师范院校听力课程考试改革方法与思考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英语听力听力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山西临汾,041000)

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将很难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在很多学术调研中,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听力是大学生感到最弱,也最难于提高的一项技能[1]。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课堂效率,针对我校师范类学生的现状和他们毕业后大多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英语专业中听力课程的考试有必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与改革,以其更好地体现与适应当前师范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的听力课程考试模式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英语听力》是我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也是每学期的专业考试课。总结往年听力课程的考试状况,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考核形式没有将考试与平时考察完美结合。大多数学校每个期末都要组织一次英语听力的考试,该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这种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大都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语言讲授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以做听力理解题目的水平来反映听力培养结果。但这种考核方式不容易展现学生的听力学习过程,缺少过程性评价,缺乏对学生听力的系统指导和过程监控等。

(2) 教材的使用选择问题。目前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听力教材大多使用的是与本科类院校外语专业教材类似。有些听力教材起点较低,容易入门,但如果不配合其他辅助教材,学生在短期内提高有较大难度;有些教材内容新颖,起点高,听力内容篇幅过长,对于专科类起点学生来说作为入门教材有些牵强。可以说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师范类学生特点和不同阶段而编写的听力教程少之又少。

(3) 评价机制略显单一。听力考试历来都是以统一播放磁带,学生笔试的形式作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创造性。听力技能的评价不仅仅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会话含义、提取信息及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还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某种技能获取信息并进行逻辑的判断。因此要客观如实地评价学生的听力技能,就首先要明确听力技能的外在表现形式[2]。在每次的听力课堂后应附加相应的听力技能练习,来检验学生接收整体信息的效果。

(4)教学脱节和信息反馈。以往的听力课程的考试一般是集中在每个学期期末。通过这种考核方法虽然能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但已经是在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完美解决,结果造成信息反馈与教学相脱节。让听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有时不能用正确的评价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畅通交流渠道,给予必要的听力策略并付诸于实践。

二、听力课程考试模式的思考与改革

(1) 革新传统的听力考试模式。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革新传统的听力考试模式,要将过去单一的听力考试变为把听力考核和口语测试结合起来的方法,通过考试形成听力和口语两大模块,增加口语测试内容,实现考试的多样化。分别考察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的表达、交流、应变等综合实践能力。

(2)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主要看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与反馈、课后作业完成等内容;终结性考核主要包含单元测试、分项测试及期末考试等[3]。如能将这两项考试有机结合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听力技能的大幅提高。

(3) 增加实用技能培训,与国家相关考试接轨。学生在校的学习应该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相关的一些考试获得一些专业方面的证书是必要的,这会激励学生去更好地探索及发展自身特长,为将来的就业找准方向。

(4)扩大命题内涵,突出师范类院校实践技能的考试。老师在考试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听力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实用性这一原则。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要设法使命题内容和命题范围更贴近于生活实际,试卷难易要错开,各种题型要搭配,增加综合技能试题数量,提高主观试题在总体成绩中的比例。

(5)拓宽输入渠道,敢于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实施数字语音系统下听力考核与现场口试,实现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及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现场实践,增强其对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

(6)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信息反馈。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结果的信息反馈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考核结果的信息反馈是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只有全面、真实的反馈来信息,教师才能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完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走向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带来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双赢的新局面。

三、听力课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首先,考核方式要多样化,保障考试可信度。课程考试成绩中应考虑包含学习自主性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从学习态度、主动性、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等多维度多层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其次,强调平时的学习努力过程,大学生应有自主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知识吸收能力,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的,作为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鼓励他们自己去主动探索与追求。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提供应有的指导和监控,英语听力能力考试不仅测试英语作为语言知识的能力,更强调测试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平时多积累多沉淀。

四、结语

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有正确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听力教学及听力考试模式这一体系规划,仍然有很大的改革与发展空间,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与探索,该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1]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51-53.

[2]王海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1):413-415.

[3]陈媛媛.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4):45-448.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英语听力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