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情况初探
2014-03-20姜琳
姜琳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一、引言
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在其教育过程中有着普通教师从教所需的能力,也有着自身教学环境所提出的更多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特殊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随着残疾学生的不断增多,在倡导特殊人群回归社会主流思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体育教育人才,虽然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增加,但特殊学校的体育师资培养并未曾列入各类体育教育专业学校的培养加护之列。这类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与知识面,才能胜任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或普通学校随班跟读的残疾学生育教学工作。美国特殊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历史与国家对残疾学生教育形式的发展紧密相关。对于残疾学生的教育形式,在美国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隔式教育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第二阶段:最低限制学习环境及主流教育阶段(20 世纪 60-70 年代);第三阶段:融合教育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1]。而本研究在对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现状进行调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特殊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力求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为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使我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特殊教育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并在短期内组建一支结构完整、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师资队伍。
二、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特殊体育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国的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太过简单,课程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课程
在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体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即使教师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做了足够的功课,在实际特殊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者还是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故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应使教师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尽可能精准地掌握每类特殊学生的基本性格特点、以便能够面对不同的特殊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教学。
(二)特殊体育师资的知识体系建构不完善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各类特殊教育班级,虽未达到明确统计,但数量远超过特殊教育学校数。特殊受教育人群夫虽然与普通学生的发展规律相一致,但较普通学校学生更凸显期复杂性,这就要求从事特殊体育的师资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特殊人群的特点、教育需求以及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完整的专业培训。特殊体育教育教师与普通的体育教师在文化知识与教学理论的技能上不能存在过大的差距,但要求更高的是特殊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特殊教育理论,保证其能够在特殊学校和特殊班级为特殊受教育人群提供服务。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并不能和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并不在同一个体系中,而目前特殊体育师资的知识体系建构明显不完善。
三、如何在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培养特殊体育师资
(一)在高等体育学院设立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中培养师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壮大,体育学院各个体育专业逐步完善,如类别齐全、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体育教学设备优越等,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各个体育学院已经具备晚上进行特殊体育教育的标准和水平。经调查,北京、上海等体育学院已在不断完善特殊体育教育的本科专业,并成立体育教育的研究生专业,希望更多的院校开始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为培养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发挥重要作用[2]。而主要运用如下三种培养形式。第一,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培养特殊体育师资队伍。 第二,设立特殊教育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师资队伍。第三,通过设立特殊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科研型体育师资。在研究生攻读阶段,要设立比本科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通过研究生阶段对特殊体育课程的再学习,培养出具有高层次的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出能够在高校中从事特殊教育的技能,并要求我们实时掌握特殊体育的先进理论以及管理理念,使自身具备改革创新的能力,并在科研的过程中,为特殊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3]。掌握残疾人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对残疾运动员进行高级训练能力;为高等体育院校特殊体育专业和中等特殊教育学校等提供特好的基础条件。
(二)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提高特殊体育教育师资水平
目前各地方都在逐步增加对育专业中特殊体育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正在不断优化。而培养特殊体育师资力量可通过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利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特殊体育师资。第二,通过不定期的培训、进修、函授等形式培养在职的特殊体育教师。在职的特殊体育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历与目前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进修方式,来扩充自己对特殊体育知识的积累。但目前看来,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数量依旧短缺,教师的学历与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必须提高他们深层次对特殊体育教育的认识与教学里面,提升其教育质量与水平,使其能够提前预知特殊教育在发展改革中遇到的障碍,制定计划以此能够适应现代高效中特殊体育教学的需求[4]。这需要做到如下三点:首先,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不断增添特殊体育教学内容,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增强在职特殊体育师资。其次,在学校内举行针对特殊体育教育的准提讲座、学术研讨会,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表演于操作中,提高他们逐步适应的能力。再次,建立特殊教育体育师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中以不同的方法,分层次培养特殊体育师资,为今后培养特殊教育体育的研究人员创设良好的环境,特别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特殊体育的教学水平与训练的方法。
我国必须通过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健全特教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促使高校在特殊体育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更好地推动我国各个高校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发展,还需要做几方面的努力。一是要注重内涵发展,制订新规划、确定新目标,寻找提升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发展的新突破;二是要继续完善机制,加强合作;三是要充分发挥深入研究的作用,组建研究团队,形成研究文化。针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工作,有三条值得推广学习的经验:一是强化教育、卫生、残联等各部门间的合作;二是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为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三是充分调动了国内各学校的积极性,开展“校校结合”工作[5]。同时,针对特殊体育教育“校校结合”工作努力寻求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各学校间互通有无;二是建立完善各级专业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完善校校互相支持保障体系,促使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逐步完善[6]。
总之,把培养特殊体育教师力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增添实践课程,为将来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从而更适应世界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规范普通高校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课程是培养特殊体育教师的主要手段,要培养出合格的特殊体育教师必须从课程着手现在一些体育院校已开设了特教专业,并有一套他们自己培养课程体系但还不完善,随着对残疾学生关注度不断增高,希望培养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课程进一步完善。
[1]高志荣,高凤山,殷红,等.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体育教育,2005(10):76-79.
[2]冯鹏.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的再审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88-90.
[3]王洲,李登光,张伟,等.论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J].山西师育学院学报,2006,21(1):48-50.
[4]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84-190.
[5]何敏学,都晓娟,林华.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118-121.
[6]宋晓燕.我国高职院校特殊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56-61.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外语与翻译的其它文章
- 作品名翻译的“关联省力语效原则”[注]本文为国家社科项目“语用翻译学:寓意言谈翻译研究”(12BYY017)以及教育部社科项目和“词汇-构式语用学:语用翻译学的第一座桥”(12XJA740008)的前期成果。
——以Helen Chasin的诗歌“The Word Plum”为例 - 翻译研究·学术期刊·学科建设[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功能翻译系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W2014341)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文汉学文献中译研究”(项目编号:14YJC740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访李亚舒教授 - 回眸与展望: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综述
- 奥吉·马奇的芝加哥体验与都市空间塑造
- 《翻译与文学研究》述评
- 启开译学又一窗[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服务于翻译教学的误译研究”(GBC1213061)和2013年度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俄汉全译认知转化研究”(YJSCX2013-003HLJU)阶段性成果。
——评黄忠廉等著《应用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