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于文化认同视角
2014-03-20赵丽兵
赵丽兵
(晋中学院,山西榆次,030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价值观,而且积极借鉴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引领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基于文化视同基础之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简单阐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时代赋予的要求,而且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将“人”作为核心,充分尊重和维护人们的尊严,保护人权。与此同时,还应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将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是爱国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如今,民族精神逐步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是否具备竞争力的一项评价标准。对于一个人来讲,没有精神是不可以的,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讲,也是如此。倘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缺乏自身的精神支柱,就会丧失应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各种危机和考验,正是凭借着坚强的斗志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才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是和谐
“以和为贵”是我国一直提倡的,实现和谐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要求,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实现和谐社会就是要求有机地实现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相互协调,建设友好、民主法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同时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倡的和谐,既是指发展中的和谐,又是指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是责任
责任就是指个人或者组织时刻应该坚持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标准。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社会型人格。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将“责任”作为共同的理想以及价值目标,这也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求。
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般而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民族文化的现实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这样就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奠定了有力基础,同时也为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提供了条件。怎样在文化多元化形势下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个性,有效地抵御文化霸权,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成为当前非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有学者曾明确指出:“文化的凝聚力是不会凭空而生的,是取决于共同的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从本质上来分析,文化的竞争属于价值观的竞争[3]。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有目的且有计划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二)社会转型时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不断加快,改革不再局限于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逐步向着文化层面发展。文化层面的改革主要表现为:第一,以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为主的社会文化结构逐步得到解体,不同层次的文化在进行多元化流动;第二,在社会转型时期,主导性社会文化精神缺失以及多种文化精神共存[4]。由于多元以及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的角度冲击着中国民众,所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大学生以点带面,来促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确立。
(三)帮助大学生改变价值误区的迫切要求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很强的时代特征。如受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以及法制精神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价值主体也突破了过去的社会本位逐步向着个体本位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以及价值评价不再过度理想主义化,而是向着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大学的价值取向也逐步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层次,向着多元化及多层次方向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性、多元化以及现实性的特征,再加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足,心理发育并不成熟,这样就导致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在崇尚高尚人格的同时,又特别看重物质利益;虽然讨厌不道德,但是有时对自己却非常放纵;崇尚自强自立,但依赖性很强;厌恶腐败,却没有勇气去扭转,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会随波逐流。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的这些困惑和矛盾[5],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利于大学生树立主导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
一般而言,价值观教育是指对价值观所形成的基本认识以及基本看法,采取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首先,树立和谐的教育理念。从文化认同的战略高度来讲,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树立和谐的教育理念是基础。面对多元文化形势,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以及个性差异,积极地引导并规范支流价值,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特性和包容性,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掩盖了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主体话语的权威进行了削弱。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节中,要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促使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可以达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的目的。再次,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不仅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而且深受周围环境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单纯属于教育部门的责任,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联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进行宣传的主要目的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普及给教职工,提高大家的认识;第二,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为避免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积极宣传主流文化,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第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计划要进行宣传。因此,学校应该结合不同的对象,积极组织宣传的内容,通过合适的方法,努力营造出浓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
(三)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
简单来讲,自我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迷失自我,能时刻坚持正确的方向,受教育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较为成熟,同时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立足于学校领导、教师组织的基础之上,努力为大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采取各种激励方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将大学生培养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新青年[3]。与此同时,要求大学生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以自我教育为主,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有机地将内外力结合在一起,凭借自我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逐步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以便将自己培养为具备高尚政治素质的人。
(四)重视培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众所周知,时代先锋属于高尚社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标杆。在全社会,尤其是高校,要积极宣扬先进模范人物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自己一生的精神。这样,大学生通过向这些榜样人物的学习,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人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高校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学生。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和使命,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体现为今后将以何种态度看待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
[1]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43-45.
[2]李维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才智,2010(12):93-96.
[3]孙多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37.
[4]张志祥,胡子鸣,张音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66-69.
[5]张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26.
杂志排行
外语与翻译的其它文章
- 作品名翻译的“关联省力语效原则”[注]本文为国家社科项目“语用翻译学:寓意言谈翻译研究”(12BYY017)以及教育部社科项目和“词汇-构式语用学:语用翻译学的第一座桥”(12XJA740008)的前期成果。
——以Helen Chasin的诗歌“The Word Plum”为例 - 翻译研究·学术期刊·学科建设[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功能翻译系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W2014341)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文汉学文献中译研究”(项目编号:14YJC740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访李亚舒教授 - 回眸与展望: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综述
- 奥吉·马奇的芝加哥体验与都市空间塑造
- 《翻译与文学研究》述评
- 启开译学又一窗[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服务于翻译教学的误译研究”(GBC1213061)和2013年度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俄汉全译认知转化研究”(YJSCX2013-003HLJU)阶段性成果。
——评黄忠廉等著《应用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