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喘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哮喘热哮30 例
2014-03-20王梦瑶
孟 泳,王梦瑶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由遗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各种炎性细胞及其组分参与的支气管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称为支气管哮喘。该病发病机制常包括气道高反应性、变态反应、气道神经调节失常、气道慢性炎症、遗传机制、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等[1]。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较为难治,其复发率高[2]。支气管哮喘全球约有1.6 亿患者,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较高,发达地区高于发展中地区,约40%有家族史。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并且治疗费用较高。目前,西医常用抗胆碱药、β2- 受体激动剂、氨茶碱、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但容易复发,有一定的限制性。2012 年5 月—2013 年2 月,笔者采用平喘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哮喘热哮3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肺病科热哮住院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0 ~65 岁,平均(37.37 ±5.33)岁;病程1 ~10 a,平均(5.34 ±2.53)a;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为(7.69 ±3.89)分。对照组30 例,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2 ~66 岁,平均(36.67±4.88)岁;病程1 ~11 a,平均(5.17±2.29)a;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为(7.53±4.2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08 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哮喘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 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 增加≥12%,且FEV1 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 周)变异率≥20%。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热哮证的中医辨证标准。症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身热面红,渴喜冷饮;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数滑。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②年龄20 ~66 岁;③病程1 ~11 a;④既往体检无其他病史;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②既往有其他系统,如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③有肺部感染者;④哺乳期或有妊娠的妇人;⑤不愿合作者;⑥过敏体质或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⑦近期服用影响本试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食物或药物;⑧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3.3 脱落标准与剔除标准
①治疗期间出现不可预测的严重不良反应;②其他原因导致不可继续本试验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规律的生活,卧床休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以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吸氧、检测呼气峰流量和FEV1,病情严重者心电监护;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防寒、保暖。对照组给予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喷剂(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5131205),1 ~2 喷/次,间隔4 ~6 h;甲基强的松龙(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批号A01698),40 ~80 mg 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间隔6 ~12 h。有感染者,加抗生素;痰多者,化痰。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平喘颗粒,药物组成:麻黄10 g,杏仁9 g,射干12 g,半夏10 g,黄芩15 g,紫菀12 g,款冬花12 g,芦根30 g,白术10 g,桔梗6 g,生甘草9 g,地龙15 g,金荞麦根15 g,知母12 g,沙参15 g。由江苏江阴天江制药厂制成颗粒剂,批号1306023,2 次/d,1 d 1 剂,水冲服。
两组均以14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
5 观测指标
主要观察中医证候疗效指标,次要观察EOS 计数、IgE、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方法,见表1。
表1 哮喘症状分级量化分级表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2008 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标准。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FEV1(或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 昼夜波动率<20%。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范围在>25% ~≤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 ~<80%,PEF 昼夜波动率<20%,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有效:哮喘发作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范围在>15% ~≤25%,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 <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 分析,u =2.14,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 <0. 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1.69 ±3.89 3.01 ±0.67**##对照组 30 11.35 ±3.67 5.23 ±1.18**
8.3 两组治疗前后EOS、IgE 指标对比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OS、IgE 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OS、IgE 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 <0.01。
?
8.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指标对比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指标对比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 <0.05,** P <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FEV1/% FEV50/(L·s-1) FEV25/(L·s-1)治疗组 30 治疗前63.43±14.64 0.84±0.98 0.36±0.26治疗后 66.87±15.28 1.23±0.85 0.69±0.31**对照组 30 治疗前 63.65±15.42 0.82±0.69 0.35±0.22治疗后 67.08±16.31 1.28±0.91* 0.65±0.42**
9 讨 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喘息,汗多,胸闷,气短,气急,咯痰或咳嗽等症状[5]。该病归属于中医学“哮病”“喘证”“肺胀”范畴。哮喘病名最早见于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但关于其症状、病因病机的论述较早,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争于内,阳扰于外……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提出射干麻黄汤可以治疗此病,为治疗哮喘之祖方。《丹溪心法》提出与痰有密切关系,急性期以祛痰为主。哮喘可以分为热哮、寒哮、风哮、寒包热哮、虚哮,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运用平喘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热哮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热哮的基本病因病机为外感热邪,或食肥甘厚腻,或素体阴虚阳亢,最终痰从热化,痰壅气道,肺失宣降,发为热哮[6];因此,治疗大法为祛邪平喘、清热化痰。平喘颗粒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其性温,中空而不浮长于发散表邪;杏仁味苦,色白入肺,偏于降气止咳。两药合用,一宣一降,宣降肺气,为止咳平喘之要药[7]。葶苈子泻肺平喘,与麻黄配伍,一宣一泻,使气机通畅,哮喘得平。射干性寒,泻肺平喘。地龙利尿,泻肺平喘。芦根清热利尿,化痰。桔梗化痰止咳,宣肺。半夏化痰止咳。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黄芩清热燥湿,其质轻,偏于轻肺中之热。知母甘寒,配合黄芩防其苦寒伤肺,两药配合,清热效果更佳。因固有脾为生痰之源,肾为肺之根之说,故加白术以健脾燥湿,沙参补肾中之阴。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其祛邪化痰平喘效果更佳。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具有缓解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之作用[8],杏仁能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射干有清除支气管炎性渗出物的作用[9],地龙可舒张支气管而平喘,葶苈子、甘草有强心的作用[10]。诸药合用,使外邪得散,痰邪得去,药中病机,收效甚佳。
10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 -6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 -78.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4.
[5]张家骏.哮喘防治策略[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7 -38.
[6]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M].7 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2 -100.
[7]吕景山.施今墨药对[M].3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4.
[8]丁兆梦.中药药效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9]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
[10]高学敏.中药学[M].2 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