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系统异常的鉴别
2014-03-20汉磊
汉 磊
(山东华聚能源公司 东滩电厂,山东 邹城273512 )
1 静止阶段
TSI 系统安装调试结束、系统带电后,所有安装的测量通道均应指示出正确的运行参数。此时,轴位移测量、胀差测量、转速测量、缸胀测量输出指示均应为“0”;轴振测量和瓦振测量应有微小的输出值。该输出值由以下方面引起:(1)传感器测量特性;(2)模块测量方式;(3)相邻运行机组的主辅机设备引起的振动传递;(4)本台机组启动前辅机设备运行(上水操作等)引起的振动传递;(5)DCS(或DEH)系统对来自TSI系统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偏移。一般来说,此时各振动测点的输出不应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如果在此阶段某测点(或几点)出现较大的输出波动,可以确定为测量回路受到外来干扰(机组大的动力设备启动、线间干扰、测量回路屏蔽或接地不良等)。这时监视该通道的输入波形和FFT 输出,可以发现干扰频率大多为工频。
2 机组起动阶段
机组起动后,一般要经历升速、暖机以及机组常规的试验(电气试验、超速试验等)。在此阶段,由于机组各自不同的特性、轴系检修和安装的水平等,TSI 系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参数指示。由于缸内温升及压力的变化,轴位移、胀差、缸胀的输出指示会有显著变化(注意变化的方向)。这时转速和键相应指示轴系实际的转速值;偏心值输出的变化范围与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有关;轴振和瓦振的输出则与稳速暖机、过第一、第二临界点的运行过程相关。
由于所有的主、辅机设备至此均已进行了相应的操作,系统间干扰问题理应暴露无遗。轴位移、胀差、缸胀等参数在此阶段变化范围不会太大(变化趋势应一致),但轴振和瓦振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出现的轴振、瓦振大范围波动,主要是过临界转速、轴系存在某些缺陷(不平衡、摩擦、局部松动等)造成的,待消除轴系的缺陷后,轴振、瓦振大范围波动的现象即可消失。
3 正常运行阶段
当机组带负荷运行后,正常情况下,轴位移、胀差、缸胀、轴振、偏心和瓦振的输出参数,会随机组负荷的变化呈缓慢变化趋势。
此阶段,尽管轴位移、胀差和缸胀参数的变化量值不相等,但变化趋势应是一致的。在机组带负荷正常运行下(3000r/min),输出的偏心值接近或等于在同位置安装的轴振测点的输出值。同样,尽管在相同位置处的轴振和瓦振测点的输出变化量值不相等,但变化趋势也应是一致的。
如果在机组正常运行阶段出现个别测点输出异常参数的现象(主要是某些测点的输出值大于运行人员记忆和记录的数据),可参考以下处理方法解决。
(1)轴位移、胀差、缸胀测量中,某1 测点的输出值较改造前的数值偏大,排除传感器支架刚性、安装位置松动的原因后,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的线性引起的。这类测量方式的输出与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直接相关。由于电涡流传感器,特别是测量范围较大的涡流传感器很难保证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每1 点都保持线性关系,因此,原先测量输出的结果(采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TSI 系统)直接取决于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而新的TSI 系统,则完全按与轴系实际位移量相等的数值输出(最大误差可测到千分表的读数误差),即现在的测量较以前更精确。因此,对TSI 系统进行改造前和改造后存在某些读数上的差异就不足为奇。
(2)轴振测量中某点的测量值发生突变,但同位置瓦振测量值变化不大。在确信测量通道和测量回路正确的前提下,可密切关注该点的变化趋势。一般情况下,随时间的推移,这种突变会自行消失。这类突变主要是由于机组轴系某些外界原因引起的随机谐振(油膜振荡、汽激振荡)所致。随调速汽门及运行工况等的变化,这类突变也会因谐振条件的消失而使轴振输出变得平稳。
(3)瓦振测量中某1 点的测量值发生突变,但同位置轴振测量值变化不大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1)由于瓦振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机体表面,很容易触及或者由于机械振动使固定传感器的螺丝发生松动;2)由于凝汽器操作变化速率快引起凝汽器低频振动传递。发生这类低频振动对机组的安全危害不大,但可能会引起瓦振保护动作。此时,可借助TSI 系统组态软件中的FFT 功能进行分析和判断。读出FFT 画面中的振幅和频率值,可发现在振幅处的频率一般处在低频段。而机组正常情况下的振动频率应远远大于此值。
(4)轴振、瓦振测量中某一点(或几点)的测量值同时发生突变这种现象在机组起动过程中(尤其是过临界点时)经常遇到,但在机组正常带负荷工况下,对大多数机组来说出现的机会较少。当然,随着负荷的变化,基于某些机组本身的特性,在一些特定的机组上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总之,发生这种问题时,首先要比照机组原先的运行记录。如果机组原先的运行记录(大多发生在改变负荷或调整运行工况时) 就是如此,可密切关注一段时间;如果所发生的这种现象在原先机组的运行中从未有过,应及时报告,运行方面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适当减负荷等)。此时对振动测量的保护必须投入。
[1]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电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尹朝庆,尹皓.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M].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
[3]李轶群,吴国旸,张涛.基于模块的可编程保护装置软件设计新概念[M].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