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子切忌学缠足

2014-03-20罗彦林

国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煜歌舞天性

罗彦林

我8岁的女儿郊游归来,向我描述说:“云像牛奶一样洁白,小蝴蝶穿着花衣服四处飞,小黄(同学家的小狗)高兴地追着我们跑,真的好开心啊!爸爸,我要是小黄就好了,不用做作业,每天都能出去玩。”我听后心中一酸。既为孩子的语言自豪,是不假雕饰的自然,同时又为孩子童真的话心痛。8岁的孩子,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作业,周末又要参加各类补习班,没有一点点自由的时间。他们甚至羡慕一条快乐的小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的家长太爱孩子了,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名天才,希望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因此家长们从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和兴趣,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各类学习负担。孩子整日被禁锢在教室里,嬉戏、游玩的天性被习惯性剥夺,对于孩子们的抱怨,家长充耳不闻。常常对人炫耀的是:看,我家孩子多懂事,做不完作业,就不睡觉。这种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让我心惊之余,不由想起了古代女子缠足的故事。

古时女子缠足之风,始于五代末。据说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深受李煜的宠爱。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这种违背自然与健康、建立在摧残妇女身体基础上塑造出来的“美”,不仅是美的极度扭曲和变态,对于封建社会施行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也收到了强化的实际功效。正如《女儿经》所说:“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缠足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区划。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摧残女性身体的习俗,在后世却由同为女性的母亲“发扬光大”。古时女孩子在5到8岁左右,便要开始缠足。缠足的工作,多由母亲实行。缠足时,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下屈,并用长布包裹,层层裹紧,最后,母亲不顾孩子哭闹,用针线死死缝住。两足被捆紧、发热、发炎、红肿后,脚会溃烂变廋,有时甚至脚肢都会整个脱落,时间可达数天至两个月上下。

母亲在缠足时,是充溢着母爱的。她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为了女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殊不知今日视之,这与残害女儿有何差别?以此观之,今日家长关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扼杀孩子的天性、扭曲孩子的心灵之嫌。这种残害心灵的方式,尤胜于当年女子缠足。不知后人观之,又作何感想。

猜你喜欢

李煜歌舞天性
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进藏西人眼中的藏族音乐与歌舞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我们家的小“坑货”
歌舞欢庆“三月三”
误做皇帝的李煜
春蜂
看大唐歌舞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