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化引领职教现代化

2014-03-19尹伟民张韦韦闫志刚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职教江苏省江苏

尹伟民 张韦韦 闫志刚

2012年9月,我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强调要做到“三个率先”: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江苏走在了全国前列——建设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引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魅力彰显,逐渐成为江苏教育一张崭新名片。

打造“智慧”校园

2013年10月,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站在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会议的领奖台上,该校因在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成绩优异,被授予“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进单位”。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去年年底,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该校名列其中,所承担的试点任务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

走进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记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风貌: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整个校园实现了无盲点监控。校长周俊告诉记者:“我们的校园已不是过去传统的校园了,而是‘智慧校园,是一张无形又巨大的网。”

这只是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的“缩影”。

2001年,江苏省启动了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省财政和地方、学校累计投入巨大资金,2005年就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全省所有中、高等职业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

信息化建设让职业院校受益匪浅。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江苏省职业院校越来越多地尝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甜头”。

“全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让我们中职校获得了不少实惠。”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张圣琪介绍,过去学校师生浏览权威知识服务平台上的文献不仅要注册,还需要付费下载,今年10月初,该校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合作,只要师生在学校里使用内网,就可以免费进入万方数据库,浏览下载最新的科研成果。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不寻常之路。

近两年来,该校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又将比例提高到了10%。对于如此大的资金投入,该校校长杨新认为“很值”。

杨新介绍说,学校依托本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师生,专门打造了一支从事信息化建设的自有研发团队——“九点工作室”,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了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学生实习管理信息系统、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日报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互评互学信息管理系统等,将学校教务、教学、学工、财务、后勤管理等一系列业务环节统统纳入了网络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江苏省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每所职业学校根据各自需求,打造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网络,个性化信息化建设已经呈现出诸多亮点。随着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日臻成熟,一张江苏省职教信息化大网逐渐编制起来,至关重要的资源共享研究已获得突破。

2010年5月,江苏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了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专业、设备、资助等基础信息数据的网上在线查询和在线评审功能。为实现职业教育信息的数据共享与资源互通,2012年,江苏省正式启动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资源网、科研网“三网合一”工程,通过信息技术,将已正式运行的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科研网与正在开发的资源网统筹由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归口管理,实现了“一站式”访问。

除了资源平台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还更多地应用到教育教学管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办学效益。比如江苏省自主开发了省级层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建立项目质量监测机制,用信息化来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为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资源开发和共享,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四个“一”建设任务中的一项,“一园”工程承载着这样的使命。所谓“一园”,就是指智慧校园建设。这是“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升级版。

江苏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把智慧校园作为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综合概念,这也成为了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高起点、高目标和高水平的集中体现。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强调,江苏职业教育的智慧校园建设,要在完善现有网络设施、数据支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在功能上要达到感知、协同、控制一体化,在应用上要实现智能化、系统化和综合化。

“这个要求虽然比较高,但也是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方向。”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说,当前,各职业院校都在研究、制订规划,要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最后建成面向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面智能服务的智慧校园。

信息化要更多惠及教学与学生

教学环境从传统向信息化转变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如何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助推教育教学、让学生从中受益,这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价值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健南表示,“我们需要考虑学校的未来。”他曾经去西方职教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考察,“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信息化已经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中,对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面对同类学校的激烈竞争,他们需要不断创新。”

借助信息化手段,职教教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更加得心应手。“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变得更生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师张志莹对此深有感触,“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传统教学中书写板书的时间,让教学效率更高,而且将立体几何、函数图形变化等抽象难懂的知识更生动地展示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感兴趣了。”

信息化带来的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张健认为:“尽管多媒体课件比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但如果只是以‘单机化的多媒体课件充当教学信息化,本质上是无法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形态的。”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职业学校不断创新,拓展渠道,来丰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样的思考与眼界,也让江苏职教信息化探索“落地生根”,有了内涵,有了生命力。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依靠学校教师亲自制作,以及通过收集、合作开发、购买等方式,不断开拓教学资源。截至目前,该校已建设了16门网络精品课程,还通过教师个人空间(博客)建设,充实了近60名骨干教师的日常感悟、教学心得、教学设计、优秀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伴随着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运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主有效,在交互式的交流探究中,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 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潘晓群说。

除了院校个体探索,江苏省在统筹规划上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统筹共建共享,组织131所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和58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协作开发精品课程。在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领域,依托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建设了21个省级职教集团,400多所职业院校、1000多家企业加盟,共建共享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

同时,江苏省还启动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按公共基础课分学科、专业技能课分专业大类,分工落实数字化资源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教学资源平台开发和试用资源入库。

不仅如此,部分职业院校还开发了综合实训课程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企业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视频直通教室,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网络职业能力训练平台。借助信息化平台,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触角”还伸向了产业、企业,让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也有了别样的“风景”。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与特大型建筑企业龙信集团联合共建“龙信建筑施工现场直播教室”,建成了远程同步视讯校企互通信息平台,将龙信集团遍布在上海、南京等36个城市的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和视频会议系统实时传送到教室,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到各个建筑施工阶段的实时实地工艺流程,使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身在校内直播教室,‘境在企业施工现场”的效果。

通过信息化教育,知识由原来的灌输转变为传承、应用及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黄志良看来:“采用信息化技术将教材内容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可观测、可体验、可交流的学习环境,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才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讲不清、看不见、摸不着、进不去的教学难题。”

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带动了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信息化社会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

就目前信息化建设而言,依然面临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了,“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了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要求,只有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职业教育信息化高水平发展。而这也是当下职教信息化建设中的“软肋”。

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有关负责人指出,江苏省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队伍迫在眉睫。“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实施者,不仅要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还得学会在信息环境下如何设计和开发教学和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信息化素养。”

而事实上,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良莠不齐,加之一线教师普遍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教师信息化素养就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所在。对此,江苏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破除这一束缚。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正是江苏提高职教教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陆雯两个月前参加了201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她告诉记者,为了参赛,自己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说课稿等材料,而这个准备过程也让她受益匪浅。“虽然这是一个必须要决出名次的比赛,但是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比赛过程能让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强化和提高。”

据了解,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4届,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而这只是江苏省强化职教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之一。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每年都将职业教育师资的信息化培训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而在全省职教校长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中,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已成为了主要模块之一。目前,全省95%以上的职业学校教师已经能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与之相应,各院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也将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作为重要突破口。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教学论坛,邀请省、市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教师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从而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素养。

作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谈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他说:“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正是在这样的意识和理念的引领下,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部署和推进,各地也加强了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而处于职教信息化建设前沿的江苏省并没有停下步伐。

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同时,江苏把职业教育信息化纳入了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绘就了未来信息化建设“蓝图”。

今年10月11日,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全省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省级以上示范学校达标率为95%;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建成以‘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的省、市、校三级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到2020年,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沈健强调,努力推动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各地各校要有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有强烈的紧迫感,这项工作不抓不行,抓慢了也不行,抓的力度不够还是不行。因此,江苏各地、各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适应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促进城乡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构建我省职业教育长远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杨湘宁指出。

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该省职业教育的亮点。而从全国职教信息化建设大局看,走在信息化建设前面的江苏职教也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这个层面看,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探索也有了更大的示范意义。着眼未来,职教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江苏职教的信息化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职教江苏省江苏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吃火锅的发现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图说江苏制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