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曼谷过马路

2014-03-19苏阳

电视指南 2014年1期
关键词:红绿灯曼谷海滩

苏阳

因为《泰囧》,去了泰国。此前,泰国给我的印象仅仅是热辣的天气、椰林海滩,还有人妖所带来的强烈的性暗示,总之是个标准意义上的度假胜地。但是《泰囧》不样,它放弃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而是潜入寻常小径、无名寺庙,那些溢满画面的绿色植被总是枝节横生,直刺天空。

虽然知道它只是电影,但却拦不住我把“泰旅”想象成充满了冒险的奇遇。这非常符合我的口味。我觉得旅行就应该如此,被美景和陌生感裹得严严实实,有那么点不确定,还有那么点分量合适的暴力和不会危及到生命的小危险。

一道曼谷,我就被异域的交通震撼。摩托车像急速爬行的蟑螂一样传梭在车流的缝隙里。没有地下通道,极少的过街天桥也是顺地铁而建,人行通道很少有装红绿灯。最让我差异的是:许多公交车居然没有门,但里面的乘客却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可见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车门的交通工具。

这种“景观”着实让我惊讶——反正我也不需要生长于斯,所以我只负责惊奇。但即便作为观光客,我也还是需要过马路的。我站在人行道上,脚尖像试水温一样触了下马路,疾行的车辆忽然停止,并且司机打了个手势,让我过去。那刻,我有些发愣,直到司机第二次;中我摆手,我才迟钝地朝司机点点头,然后拿出在北京培养出来的10秒一个红绿灯的加速度飞奔至马路对面。我以为我运气好,遇到好心的司机。但接下来的几天,我便修正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几乎我每次过马路都会有司机停下来,让我先过——而且从司机的表情看,他并非不耐烦,也不认为这是次壮举;它后面的司机也没有狂躁不安地猛按喇叭或者把脑袋探出来骂骂咧咧。和我一起过马路的本地人更是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好像“礼让行人”是大家彼此都默认并恪守的种秩序,乃至常识。

如果你让我给理由,我只能说这是个佛教国。街角巷弄,随处可见莲花与各种我叫不上名的佛像。宾馆的服务生总是过分殷勤过分麻利地帮你拎着行李上下楼,当你从裤兜摸出钱包,他并没有勾着脑袋牢牢盯着你夹钱的手指;当你递出小费,他们也并不着急接,而是双手合十,谦恭地弯下腰,“索瓦迪卡”(谢谢)。我不知道这套动作是出自个虔诚的佛教徒,抑或仅仅只是酒店精良培训的成果。但在我这样个游客眼中,这个简单的细节让他们的劳动变得尊严十足。

也许你会说,因为泰国是个旅游国家,它的GDP全靠旅游,自然不敢得罪财神爷。我不相信。因为礼让我的司机不可能全都从事旅游业——此外,最有力的反驳就是肮脏的遍布垃圾碎石乃至玻璃渣的芭提雅海滩,如果当地人对旅游如此紧张,为何不花钱治理下这片著名的海滩?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绿灯曼谷海滩
海滩芭蕾
泰国·曼谷
泰国·曼谷
泰国·曼谷
海滩上的字
会说话的红绿灯
红绿灯
2013年12月曼谷天然橡胶交易价
海滩时光
安全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