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戏传统剧目中的因果报应模式探析
2014-03-19李宜辛雷乾
李宜+辛雷乾
[摘要]在西藏藏戏的传统剧目中,建构了国家兴盛衰亡、个人祸福安危及轮回转世与因果报应相结合等三种模式来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以期达到寓教于乐、惩恶扬善的高台教化作用。因果报应模式形成原因既与其产生于政教合一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又与西藏地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紧密相联。
[关键词]西藏藏戏;传统剧目;因果报应模式
[中图分类号]I23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40-03
藏戏是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西藏藏戏是藏戏的母体剧种,它对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藏戏的产生影响深远。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制度后,藏传佛教逐渐在藏族社会和藏族人民生活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它对藏族的政治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藏族文化的血脉,西藏藏戏也被深深地打上了藏传佛教的烙印,成为宣扬佛教教义的载体。本文拟对西藏藏戏中传统剧目所建构的多种因果报模式及形成原因做初步探讨,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一、国家兴盛衰亡因果报应模式
在西藏藏戏的传统剧目中,常把一个国家的强大富饶与国王是否推行佛法建构成国家兴盛衰亡因果报应模式来宣传佛教义理。例如,传统剧目《诺桑王子》开始就提到在天竺东部有土地疆域、宫殿城堡和物产人口毫无差别的南、北两个国家。南国国王夏巴宣努长期“器重奸臣、贱人,既不敬奉三宝,也不供养僧众,既不祭祀佛神,也不布施行善”,①终于造成了本国“风雨不顺,连年灾荒,瘟疫流行,田地荒芜……内乱四起”即将灭亡的结局。而北国国王额巅巴因为弘扬佛法,所以国家“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众民安乐,幸福满园”。南国国王因为常年不信奉佛教,导致本国灾患不断、连年内乱、濒临灭亡的悲惨境地。而北国国王以佛教治国,该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民富国强。两国由于实行不同的治国策略直接导致了国内百姓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因果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又如《卓娃桑姆》中的曼扎岗国王呷拉旺布,他在接受妻子卓娃桑姆以佛法治国的建议后,向国内臣民宣布“本王赞同奉佛法,希望我大臣民众,也要积德多施舍,严戒十恶行十善,诚心祈祷观世音,日日口诵六字法,此乃佛教之精要”。并开始在国内施行佛法,“从此国富民强,军民享受五欲乐之幸福”。该剧目把国家富裕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同样归结为推行了佛法之故。还有《文成公主》中的松赞干布,他按照梦中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娶到绿度母化身的赤尊公主和白度母化身的文成公主后,开始在吐蕃推行佛法,吐蕃民众从此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上述传统藏戏剧目中把国家的兴盛衰亡与该国是否以佛教治国构成因果关系,极力宣扬以佛法治国则国家风调雨顺、国强民富,否则会导致国内灾难不断、生灵涂炭。演员表演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演绎出不同治国方针造成国内百姓截然相反的两种状况,促使民众更加虔诚地信仰佛教,有利于巩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二、个人祸福安危因果报应模式
个人祸福安危因果报应模式指剧目角色是否信仰佛教直接影响其生死祸福。藏戏传统剧目中通过许多角色因其虔诚信仰佛教,在关键时刻常得到神佛的佑助而转危为安的亲身经历向观众宣扬善恶果报思想。例如,白玛文巴的父亲诺布桑波和500名助手骑着神马逃离海魔女居住地时,500名助手因没有向神佛祈祷,不听神马告诫回头去看海魔女,结果全都从空中掉进海里被吞掉。而诺布桑波“一心祈祷佛僧,一直往前,没有回头看地面,神马便把他带到仙界的兜率宫”,躲过了灭顶之灾。白玛文巴母亲拉日常赛也因为笃信佛教,关键时刻向神佛祈祷,慧空行母便托梦让她到天降塔赐授给她防火又防水的“陀罗尼咒术”咒语。白玛文巴凭借慧空行母传授给他母亲的“陀罗尼”咒语,降妖伏兽、逢凶化吉,在龙宫取回如意宝贝,到罗刹国拿到金鏊锅和红宝石拂子,彻底粉碎了国王想杀害自己的阴谋。白玛文巴的父亲一心向佛,危急时刻靠神佛保佑转危为安;白玛文巴的母亲一生虔诚信佛,替自己儿子得到慧空行母恩赐的咒语,使白玛文巴每到生死关头凭借慧空行母赐授的咒语化险为夷,虽历尽各种磨难但最终平安回家。白玛文巴一家人因其虔诚信仰佛教,危难之时得神佛佑助,化险为夷,终得善报。
在藏戏剧目中,有些国王因其信仰佛教、上供下施而得到梦寐以求的王子,解除了自己无王位继承人之危难。《智美更登》中碧达国国力强盛,国王扎巴白多年无子。他心急如焚,请人卜卦。占卜师告诉国王“只要上供三宝,祭祀神鬼八部、施舍赤贫,最终定能得到一位菩提勇识化身的王子”。扎巴白按占卜师之意皈依佛法,敬奉三宝,最后得到王子智美更登。同样,《顿月顿珠》中的国王多不拉吉为了求得王位继承人,带着王后和众使臣按照卦师所言远行到廓沙圣地,上供下施、诵经祈祷,最后如愿以偿得到顿珠和顿月两位王子。这些国王因为遵守佛教教义、悲悯众生、施舍穷人,最终得到王子,解决了国家无继承人的危机。
反之,剧中那些不信仰佛教、坏事做尽仍执迷不悟的角色,最终都落得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悲惨下场。《顿月顿珠》中的侍臣知休发动叛乱后,获到国王顿珠的宽恕并留在宫中继续当差。但他不思悔改,在带人逃往别国途中遇到岩崩而死,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卓娃桑姆》中心肠歹毒的王后哈姜逼走卓娃桑姆、用鸩酒毒害国王、三次派人杀害公主贡杜桑姆和王子贡杜列巴……哈姜最终也落下了被臣民乱箭穿心、当场杀死的可悲下场。
总之,西藏藏戏中许多传统剧目通过不同角色的亲身经历向观众宣扬虔诚信仰佛教之人陷入困境时,只要向神佛祈祷就会得到佑助并转危为安;而那些不信奉佛教、常做坏事之人则最终受到严重惩罚的这种因果报应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广大民众信仰佛教的热情并坚定其礼佛之心。
三、轮回转世与因果报应结合模式
“藏传佛教认为,在整个生命圈里,有些生命之所以是凡夫俗子,要受苦受难;有些生命甚至是虫类、兽类、鸟类,就是因为前世作孽太多,没有努力积德、行善,所以陷入了地狱、恶鬼和畜生这样的‘恶道中。而那些转世成为活佛、高德大僧和拥有很高社会的人是因为前世努力积德行善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善道,是佛家认为除超凡脱俗外的最佳投生趋向。”②可见,佛教中常把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思想互相结合来宣扬以达到惩恶扬善、劝诫世人的教化功能。藏戏传统剧目中结合两种思想宣传佛教教义的事例比比皆是。
例如,传统藏戏《絮贝旺秋》一剧通过絮贝旺秋曲折的人生遭遇来宣扬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思想。玛拉耶山上有一只得道的猕猴,它把自己采集到最甜的仙果亲自送到东印度摩揭陀国净饭王子(释迦牟尼)手中后,欢呼跳跃,一不小心坠下悬崖而死。因为它曾向释迦牟尼敬献鲜果,以此功德转生到一个小邦国王家中,出生后取名絮贝旺秋;絮贝旺秋王子喜欢布施钱财、救济穷人,深得百姓爱戴;奸臣其那日金害死国王后又杀害了絮贝旺秋王子。絮贝旺秋死后,又转生到郊国投胎为王子,长大后继承了王位。其那日金听说絮贝旺秋王子转世之事后领兵来攻打,大败而归,被百姓杀死。③絮贝旺秋在人们的强烈要求下把两个国家合并到一起成为新的国王。从猕猴到王子絮贝旺秋再到今世国王,这三世的轮回和其一心向善、供奉三宝密不可分,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宣扬了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思想。
又如《诺桑王子》中,诺桑王子来天庭寻找云卓拉姆时,凭借自己的神力、箭术征服了乾达婆夫妇,他们认为女儿能和“殊胜的诺桑王成亲,乃是前世积德积善的回报”,体现出前世行善今生回报的观念。同样,当剧中角色遭遇不幸时,也认为是自己前世所犯罪孽的报应。诺桑王子在回国途中焚香酬神,他向飞来的两只乌鸦询问父母近况,乌鸦带来吉祥的消息。当问起云卓拉姆时,乌鸦却以动作暗示发生了意外。诺桑生气地说:“祈求上天三宝来明鉴,善恶本当有因果报应,我曾向北国诸神国王,以及众臣诚心来拜托,保佑慈母和爱妻平安。未料却如此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善心得恶验。”本想张弓射死两只乌鸦来发泄怒气又于心不忍,只好哀叹道:“呜呼!是前世罪孽的报应,才使我今生忧患无穷。”可见,传统藏戏剧目中的角色都把自身遭遇的痛苦和磨难归结为自己前世所犯罪孽的报应,体现出轮回转世和善恶果报思想。
从上可知,藏戏传统剧目中通过剧中角色的言语和行动把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思想结合宣扬,其目的是告诫人们今生要注重道德修行,上供寺庙,下施弱民,不贪图名利,弃恶行善,多做善事,来世才会有一个相对优越的转世,否则将会堕入地狱、饿鬼和畜生这样的“恶道”中,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宣传更能达到寓教于乐、启化民智、惩恶扬善的社会职能。
四、藏戏传统剧目因果报应模式成因
西藏藏戏传统剧目中建构的多种因果报应模式与历史上西藏政教合一的人文环境及西藏地方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关系密切。
其一,政教合一的人文环境是藏戏剧目中因果报应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17世纪中叶,“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以后,佛教文化成为西藏农奴社会上层建筑制度的核心部分,并且统治阶级借助政权的力量把佛教作为传播文化的基本方式。经过长期的灌输、熏陶,藏族的绝大部分成员都崇信佛教,西藏社会完全沉浸于宗教气氛之中”。④久之,在西藏到处弥漫着佛教气息的社会土壤中形成了藏人独特的宗教心理特征:“(一)此身遭受,皆以前历世善恶业报所应得,无足计较。唯力修未来福报,为人生最大目的。(二)诵持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为人生最要工作。(三)瞻仰圣城拉萨,或罄身所有布施于此,为人生最大功德。”⑤因此,在过去的西藏社会“念经朝佛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第一需要,神佛意志成为人们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最高准则,无论对现实事物的价值判断,还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都严格遵守佛教教义和宗教思维的逻辑”。⑥与此同时,佛教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生育子女要请喇嘛命名;婚姻须喇嘛占卜;疾病要喇嘛医治;灾难要喇嘛禳解;死亡要喇嘛超度;何日播种何时收获亦要喇嘛决定;若天干无雨或有冰雹水灾,均须喇嘛祷告;至于春秋佳节祭祀跳神等盛典均由喇嘛主持。”⑦表现出人们日常生活完全佛教化特点。
在西藏,藏人“思想的佛教化,生活的佛教化,自然会出现佛教化的文学作品”⑧来为社会制度服务。作为藏族文学的一种形式,藏戏以传统剧目中角色的言行为载体,不仅建构了国家的兴盛衰亡与国王是否推行佛法、个人的祸福安危与其是否信仰佛教等多种因果报应模式,而且把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思想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扬善惩恶的作用。可见,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文化土壤决定了藏戏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结尾处理等都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教义关系密切。
其二,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是藏戏剧目中因果报应模式形成的另一个因素。“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可知,“教化功能是戏剧的本质属性”。西藏地方政府统治者和剧作者也希望通过藏戏演出对观众进行“高台教化”作用。从17世纪喜欢藏戏的五世达赖喇嘛倡导民间戏班在哲蚌寺酸奶宴会上表演藏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制度化、规范化了的雪顿节藏戏汇演制,民间藏戏与宗教仪轨相结合,促进了藏戏艺术的发展和成熟。但是,为了巩固政教合一制度,西藏地方统治者对每年雪顿节的演出剧目作了规定,各戏班所演剧目以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佛教义理的八大传统藏戏为主。因为“演员演出藏戏,僧侣文人作家对剧本进行编写加工,固然是一种艺术活动的参与,同时也是一种宗教活动修行的参与”。⑨而舞台上戏剧角色因是否敬奉三宝、悲悯众生、遵守教义导致其截然不同结局的经历,对观众而言既是一种艺术欣赏也是一段宗教修行体验。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给拉萨觉木隆戏班的批文中曾明确指出演藏戏就是“把古昔菩萨、大师的故事表演出来劝恶归善”。⑩其通过藏戏演出达到寓教于乐、惩恶扬善的期望诉求显而易见。
为实现高台教化作用,传统藏戏中构建了三种不同的因果报应模式来劝化僧俗观众“善事恶事即使很小,也会分别给以果报;业果之地生长一切,为何不把良种撒抛”。?輥?輯?訛世间“没有因果绝不可能,怎能遮住神的眼睛,狡诈之人犯下罪恶,今生来世要受苦痛”。?輥?輰?訛而且“因果善恶对人无欺,所有世人法规一致,违反因果随意行动,掉入恶趣痛苦不已”。?輥?輱?訛同时通过戏剧中各个角色的不同结局,生动形象地告诫观众今生所遭受的一切灾难,皆因前世所犯罪孽导致;只有今生严格按照佛法多做善事,来世才能得到神佛的善报,死后避免落入了地狱、饿鬼和畜生这样的“恶道”中受到严重地惩罚,从而唤起人们的道德自律,自觉地按佛法行事,达到惩恶扬善的社会功能。因果报应思想养成了广大信众轻今生重来世思想,他们为自己来生有一个好的转世,默默忍受今世所遇到的一切不幸且归因为是神佛对自己上世所犯罪孽的惩罚。长此以往,人们把自己所遭遇的阶级剥削、人生不幸统统认为是因果报应造成,便失去了反抗力量,有利于巩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这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大力提倡雪顿节藏戏汇演原因之一。
[注 释]
①赤烈曲扎译:《八大传统藏戏》,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版。注:文中所引八大传统藏戏剧目内容都出自此书,下文不再标示。
②平措:《〈格萨尔〉的宗教文化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③本剧目内容主要参照王尧译述《藏剧故事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61页。
④⑥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第6页。
⑤任乃强:《任乃强藏学文集(下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8页。
⑦陶长松、季垣垣等主编:《藏事论文选(下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9~420页。
⑧丹珠昂奔:《佛教与藏族文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⑨郑怡甄:《论藏戏〈诺桑王传〉的结构》,《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⑩边多:《还藏戏的本来面目——试论藏戏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艺研动态》,1986年第1期。
久·米庞嘉措著、耿予方译:《国王修身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0页、第144页、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