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三部曲
2014-03-19
“腐败”已经成为2013年以来两轮中央巡视“问题清单”中的高频词。
2月26日,中国官方公布中央巡视组对吉林省和广东省的巡视反馈情况。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巡视中的9个巡视组已相继交出“问题清单”,其中8个巡视点被查出腐败问题,工程建设、矿产开发成为腐败问题的“重灾区”。
事实上,从去年10月底,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工作就已启动。10个中央巡视组分别对山西、吉林、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新华社、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三峡集团开展巡视。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权力关进笼子”以及“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重要举措,这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到了收尾时节,除了关注揪出了多少“老虎”、“苍蝇”,人们不禁好奇,中央巡视组是如何“巡视”的。
公开消息显示,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日前已进入整改落实阶段。目前至少有三个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地区、单位反馈巡视情况,并将一些问题线索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2月13日,驻扎云南的中央第五巡视组在情况反馈中指出,“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一些地方热衷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文风会风没有根本转变,变相吃请请吃现象仍有反映”。
2月15日,驻扎商务部的中央第一巡视组毫不客气指出,“中央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援外项目、内贸资金使用及内部管理廉政风险隐患较大,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行政审批、资金分配权谋取私利”。
2月17日,驻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中央第九巡视组直指,“有的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一些招投标暗箱操作,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
对反馈情况,外界大多点“赞”。认为“动真格”、“不怕曝光问题、及时对外公开”、“不走过场”。受巡视地区、单位也表示信服,认为“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将对这些反馈情况“打包全收”。还有媒体评价,有效遏制国企腐败,“一些央企或国有企业缺乏透明的规章制度,权力过度集中。这为腐败滋生提供了肥沃土壤,给权力寻租制造了广阔空间。”
“一次一授权”
巡视制度在中国不是新事物,也有着经验和教训。中国古代的巡抚、巡按等官职设置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变成官员迎来送往,制度逐渐有名无实。上世纪90年代设立的中央巡视制度在反腐方面屡有建树,但一度有“常任化”趋势。
2013年5月以来,中央巡视组出现重要变化:巡视组组长由“职务”变为“任务”,组长不再是“铁帽子”,改为“一次一授权”,中央每次确定巡视的任务后,再来选定巡视组组长,巡视结束,巡视组组长的任务随之结束。巡视工作也赋予了新内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的个人有关事项。
此前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工作共设12个巡视组,其中6个地方组,4个企业金融组,2个中央国家机关巡视组。6个地方巡视组中,每个巡视组负责相对固定的省市区,以便巡视组可持续关注、深入了解情况。
有关专家认为,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的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这为巡视工作的独立、公正行使职能设立了三道防火墙,巡视对象即使有心“公关”,也很难接近巡视组的核心成员。
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重点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此外,巡视组也有明确“禁忌”: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
90天内掌握实情
专家称,第二轮巡视沿袭了首轮的工作重点,即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曾提醒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但中央巡视组在地方一般停留两到三个月,如何在90天里掌握实情。
去年10月29日,第二轮巡视第一巡视组进驻商务部,组长为内蒙古自治区原政协主席陈光林。次日,召开巡视动员会。陈光林定调:“做好这次巡视工作,是中央第一巡视组和商务部领导班子的共同政治责任。”接下来,巡视组设了专门值班电话,同时在商务部机关2号楼大厅和机关食堂入口设置联系信箱。
从两轮巡视看,10个巡视组公开的都是固定电话、手机号码、信箱和邮箱,未公开具体办公地点。据称,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后,第一件事是“打招呼”,与当地副省级以上干部、组织部和纪委领导,召开见面会;第二件事就是“接地气”,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巡视监督范围、时间安排、联系方式。
《巡视条例》赋予了巡视组9大权限,其中“个别谈话”使用率最高。有巡视组成员曾撰写心得,称“个别谈话”是巡视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之所以以“个别谈话”为主,源于“大家在一起,顾虑较多,很难讲出心里话,更不愿意涉及对某位领导同志的具体评价”。
巡视期内,“个别谈话”对象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三四百人。“个别谈话”遵循“层次”,第一层是副省级以上领导,除分管工作,个人家庭情况如子女、爱人的职业、收入,都要涉及;第二层是局级干部,谈话重点侧重于“对省委和省委领导的意见”。此外,还会根据需求,找退休干部、企业领导、人大、政协干部,以及群众,逐个面谈。
“三部曲”期待最后一部
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一般要经过“三部曲”: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第二步是反映问题,第三步是推动解决问题。随着各巡视组将问题线索移交至中纪委等有关部门,相关调查也将深入展开。
中纪委早前通报:在通过2013年的巡视中,已从5个被巡视单位查办6名高官。分别是: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陈安众,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副总经理戴春宁。有预计认为,第二轮巡视成果同样值得期待,今年或将继续拿下更多“老虎”。endprint
来自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消息称,今年中央安排的常规巡视将由2轮增至3轮,并将“扩大巡视范围,中央管理的党组织都纳入中央巡视范围,巡视不设‘特区、没有例外”。中央巡视办公室还将开展专项巡视,“小队伍、多批次、高频率”,集中时间和精力搞清楚某一单位、某一领域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问题。
对此举叫好的同时,也有评论指出,除领导重视、人员得力、作风严谨、程序严密等因素,巡视工作的成功在根本上离不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紧密联系。要及时公开与反馈,特别是重大突出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要避免查无下文的“烂尾”现象,强化责任追究,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据《解放日报》)
链接:第2轮巡视情况
[第一巡视组]商务部
[问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援外项目、内贸资金使用及内部管理廉政风险隐患较大,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行政审批、资金分配权谋取私利。部分展会论坛过于奢华。
[第二巡视组]新华社
[问题]一些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不够,选人用人不尽合理。采编系统、营销系统、市场化运营系统存在党企不分、事企不分现象,容易诱发腐败问题。
[第四巡视组]吉林省
[问题]国企改制、土地征用、工程建设等领域和个别单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存在乱收费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超标准建设、装修办公用房,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干部顶风违纪收受红包、购物卡、公款吃喝。
[第五巡视组]云南省
[问题]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一些地方热衷政绩工程,变相吃请请吃现象仍有反映。
[第六巡视组]山西省
[问题]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利益,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的地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观摩中存在攀比浪费现象。一些部门和地方主要领导调整比较频繁,有的地方超职数配备和高配领导干部,一些干部档案存在不清、不实、不真问题。
[第七巡视组]安徽省
[问题]少数领导干部在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工程建设领域和选人用人等方面以权谋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易发多发。干部考察有时不够深入准确,选人用人工作统筹性存在不足。
[第九巡视组]三峡集团
[问题]有的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一些招投标暗箱操作;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存在办公用房面积过大,超标购置公务用车,公务消费存在铺张浪费现象。个别领导人员带病上岗,一些关键岗位长期不交流。
[第十巡视组]湖南省
[问题]党政机关办企业、利用行政权力参与经营较为普遍,有些领导干部与私营业主搞权钱交易,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和国有土地出让,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子女经商提供便利,兴建楼堂馆所;干部任用工作领导打招呼、拉票跑要之风较为突出,机构改革滞后,干部超编超配问题严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