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的燕赵文化导入研究

2014-03-19段竹英

关键词:燕赵民俗文化留学生

靳 松,段竹英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国际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2.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一、引言

语言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具特色的魅力在世界语言发展中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燕赵文化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素有燕赵大地之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燕赵大地处于华北腹地,被视为中华民族祖先的黄帝、炎帝部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着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在这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地上,孕育出了成千上万的名人典故,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也为河北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供保障。

文化传播以语言教学为载体,同时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燕赵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应该引起河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讨论的热点, 文化进入语言教学课堂,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尤其在近年对外汉语教学界举行的一些重大学术研讨会上, 更是关注的焦点。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曾指出:对外汉语教学要联系中国文化,要围绕汉语教学去有效地介绍中国文化, 沟通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文化教学在留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河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燕赵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文化导入的意识有待提高,无论教育管理部门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本土文化的宣传意识还非常欠缺;另一方面,教学一线教师对如何导入燕赵文化存在一定的困惑。在国家制定的“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推广战略思路的背景下,借助来冀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河北省在国外建立的孔子学院无疑是两个非常有效地宣传途径。因此,本文从高校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河北省驻外孔子学院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来冀留学生教育的燕赵文化导入途径

赵贤洲提出的“文化导入论”是将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同步进行文化导入”[1]。另外,卞觉非、陈光磊、魏春木等一大批学者也论述过文化导入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河北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燕赵历史典故、民俗文化在教学课堂上的融入既有效地宣传了本土文化,又充实了教学内容,而燕赵文化在教材中的适当导入则为留学生对燕赵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一) 燕赵历史典故融入的尝试

语言研究不能脱离社会, 应该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相结合。因此,本土文化的导入应该是河北省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来讲,历史典故的融入会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热点之一。几千年来,燕赵大地留传着数不尽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这些历史故事不仅使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大为增色,同时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成语典故是燕赵文化历史较为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每一个成语都隐藏着一段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农业、手工业等方方面面情况。如完璧归赵:蔺相如爱国爱家,先国家之急的精神,体现了燕赵文化之灵魂与精髓;胡服骑射:反映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厉行改革的故事。赵武灵王是中原各国移风易俗第一人, 首开燕赵改革开放之先, 使得燕赵文化具有改革的、开放的和包容的浓厚色彩,他的改革进取是燕赵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负荆请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它展现了赵国大将廉颇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主动向蔺相如道歉并承受责罚的“负荆请罪”,兴团结之优风。“学于心,行于表”,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内容广泛、寓意深刻,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叶公好龙、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等小故事却揭示了大内涵,以滑稽幽默的内容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同时也成为留学生语言学习的开心果。所以,成语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融入将会给留学生带来无限的历史想象空间,将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场景在留学生头脑中再现,有利于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燕赵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应该遵循自觉地、积极地、有计划地授课原则。由简到难,由近及远,深入浅出。从身边讲起,从学生熟悉的地方讲起,使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够有机会去感受去体验。另外,燕赵文化的融入要做好分门别类,按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融入。燕赵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到河北省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去,既实现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工具的基本功能,也是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民俗文化的导入与体验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2]。民俗文化的传播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实地体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正如古语所云:“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文化的学习,没有脚踏实地去实施、去体验,终将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

燕赵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蔚县剪纸、藁城宫灯、吴桥杂技、唐山皮影、衡水年画、保定石雕等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留学生文化教学的绝好素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根据具体条件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文化课上安排剪纸的教学,皮影的观摩,不仅给留学生以全新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燕赵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学生动手参与、体验也将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适当在课余增加太极拳的学习和简单的杂技表演科目,也将会很好地迎合留学生的爱好,对学生文化体验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不错的选择。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组织了全省高校留学生汉语言文化大赛,在才艺表演环节,各高校留学生的太极拳、中国民族舞蹈等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生的舞狮表演更是精彩纷呈,博得了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这些节目的演出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丰富了业余生活,还为各高校今后的民俗文化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虽然河北高校的民俗文化教学已逐步开展,但大都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层面上,最终留给学生的只是一个懵懂的认识。通过观察发现,来华留学生对这些民俗文化是非常有兴趣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逐步摸索,更多更好地为留学生的民俗体验创造机会,使之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 另一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 也正是语言”。[7]如何通过语言教学引入文化教学才是更应努力思考的问题。

(三)教材编订中突出文化元素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过程中,教材问题一直被视为对外汉语推广“瓶颈”[3]。对外汉语教材应该经得起市场检验,要符合外国人的思维模式、激发外国人的学习兴趣、贴近外国人的生活。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其编订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燕赵文化了解的程度。

要导入的文化内容需要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对教材的编写需下大功夫。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突出地域特色。教材要立足地域文化背景,精心选取燕赵文化中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内容。河北人民凭借聪明睿智与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泥河湾文化”、“磁山文化”、“三祖文化”、“西柏坡文化”等当属燕赵文化的典型。

(2)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结合。先贤学者们对传统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总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了燕赵文化的代名词。21世纪的今天,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成为“新河北人文精神”的符号。[4]教材编订上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相结合既有利于弘扬传统燕赵文化的优秀品质,也是对历史积累的当下更好地解读,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地方文化价值体系的转换。

(3)科学性、趣味性。教材的编订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文化导入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解力,学生的语言水平决定着文化的接受程度,所以文化内容的融入要遵循有计划、阶梯递进的原则,以趣味性为先导,适当穿插历史典故,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最终达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燕赵文化的博大精深。

(4)尝试多人授课的模式。对于中国文化概况类的教材,可以尝试设计多教师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不同领域的资深教授授课。多人授课的模式,不同的授课风格,专业的授课内容,势必会为留学生提供了一节节丰富的文化大餐。

一套教材能够受到外国人欢迎,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所认可才算是好的教材,也才能为文化的更好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三、孔子学院的燕赵文化导入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2005 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国家政策全面实施,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全面转到“汉语国际推广”。到2012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00所孔子学院和535个孔子课堂,共计935所,分布在全球108个国家(地区)。河北省在过去几年的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省政府给予了很大重视,孔子学院的数量从无到有,至今已达到12所,分布在9个国家(见表1)[5]。孔子学院作为发展河北、宣传河北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孔子学院的建设就是致力于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孔子学院不仅是一个国际汉语教育机构,更是一个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中心,它承担着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燕赵文化走出去搭建了传播平台。通过孔子学院传播燕赵文化可以以下6个方面进行:

(1)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有机地将燕赵文化展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燕赵文化的远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以孔子学院为中心的汉语文化推广做了必要的补充。

(2)推广燕赵文化方面的教材,图文并茂地将地域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小学教材中。作为外国学习者体验燕赵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一本好的教材将会为外国学习者打开一扇方便之门。

(3)开辟展演中心,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机会。作为外方汉文化推广的根据地,孔子学院展演中心的建立,将为外国学习者在理论基础上更加直观感受中国文化提供方便,有利于燕赵文化的快速推广。

表1 河北省海外孔子学院建设情况

(4)举办学术演讲等交流活动,将燕赵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宣传。孔子学院的建立为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可能。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孔子学院必将成为外方学生首选的学习场所,因此孔子学院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满足不同阶层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

(5)国外来冀文化旅游人员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激发其来冀文化体验的热情。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势必导致学习者来华来冀进行文化体验的欲望,孔子学院应该因势利导,为旅游人员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行程规划,协助其行程的顺利进行;

(6)举办文化演出,宣传民俗文化。耳闻不如面见,一台精彩的演出会向其提供意想不到的收获,给他们带来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影响。

世界上不存在与世隔绝的文化,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努力和尝试。虽然河北省孔子学院建设和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但只要能抓住机会,不断探索可行性发展模式,燕赵文化在国外势必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刻。

四、结语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铸就了我们民族伟岸、厚重的文化脊梁。作为传承民族魂魄的后人,人们有责任把先辈的事业发扬光大。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和孔子学院的教学平台,宣传燕赵文化,发扬河北人文精神,提升河北文化品牌,为河北的文化经济强省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教学与研究,1989(1):76-83.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88.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易 杳.对话许琳:汉语文化“软推广”[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05-31).http://www.htb.cb/xwzx/gjjy/zgsj/t20080506_159840.htm.

[5]佟贵银.弘扬燕赵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J].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77-81.

[6]焦亚葳,李燕凌.河北省对外汉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1-5.

猜你喜欢

燕赵民俗文化留学生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慷慨悲歌话燕赵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