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历史回顾与研究评述
2014-03-19徐云松
徐 云 松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81)
区域经济理论产生有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渊源,空间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石,区域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区位理论研究、传统区域发展理论、近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的新进展。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始终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区位理论,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微观层面,经济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表现是产业集聚、城市中心带形成等等;宏观层面,经济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集聚与扩散效应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一国区域间的关系通过经济要素的流动体现,而跨国的区域经济关系则涉及区域贸易理论。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始终沿着这两条线索不断演进和日益丰富。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区位理论
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区域经济理论学科基础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奠定,他的著作《孤立国》阐述了农业区位论。李嘉图(1821)提出基于相对肥力的农业地理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建立了工业区位论。[1]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1933)提出中心地理论,主要用于分析第三产业部门。[2]勒施(1946)在克里斯塔勒研究基础上,扩展了工业区位论。以上区位理论都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被称为古典区位论。
二战后,区位理论获得迅速发展,得益于空间作用及规划模式、网络扩散理论、系统论、数理分析、运筹学等思想引入。空间经济理论的基础是由萨缪尔森(1952)与柏克曼(1968)奠定,他们的研究涉及空间市场均衡模式和一定地域空间中生产消费活动出发的连续流模式。艾萨尔德(1956,1975)促使静态均衡的古典区位动态化与综合化,重视实证分析与空间数量模型建构,对区域总体均衡以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影响进行细致地剖析。[3-4]
现代区位论开始关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从单个厂商区位抉择到经济综合体的扩展,从理论分析向数理模型量化研究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限制,与现实经济越发脱离。
(二)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区域发展理论强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资本积累和工业化,相关理论被称为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代表性研究观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
1.均衡发展理论回顾
西方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包括两部分: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后者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
在新古典经济学基本框架下,索罗和斯旺认为各国或者一国内部区域之间的差距会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呈收敛趋势,非均衡增长是短期的,均衡增长是长期的。20世纪60年代威廉姆森提出了 “倒U型”假说,指出在国家发展早期阶段区域差距会不断扩大,但是达到发展过程某一点后区域差异会逐渐缩小,区域收入水平随经济增长最终可以趋同。[5]罗森斯坦·罗丹(1943)提出了“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工业化摆脱贫困的困境。纳克斯(1953)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面临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恶性循环的困境,要摆脱这种局面应该实施平衡增长战略。此外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斯特里顿的“完善平衡增长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等,他们的观点丰富了区域经济均衡理论。
2.非均衡发展理论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力图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巨大差距时,发现现实情况是差距不断拉大。在发达国家内部,将大量要素与资源投入到高增长部门或区域,也导致了国内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极化。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均衡发展和收敛趋势并未得以现实的应验,众多经济学家研究并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尽管各经济学家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认为现实中的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区域、行业、部门均衡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极点的形式出现,通过不同渠道对外扩散,从而影响经济增长。[6]增长极理论后经布德维尔等学者进一步拓展。缪尔达尔(1957)提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批评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采用的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弥补了增长极理论忽视“增长极”对其它地区发展不利影响的缺陷。[7]赫希曼针对佩鲁、布德维尔等人理论上的不足提出了“核心区—边缘区理论”,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均衡的表现在所有区域,在先出现的区域集聚经济要素形成高增长、高收入核心区,与之相对的周边落后地区为边缘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存在“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8]约翰·弗里德曼对中心—外围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后来又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进阶段论。[9]他指出,发展是伴随一个断断续续而又累积的创新过程而进行,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而展现出一个社会的创造性潜力。[10]弗农等人提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的区域表现是发达—次发达—落后地区逐级梯度推进。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的同时,经济学家对区域贸易的研究也取得进展,代表性学者俄林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按照空间形态划分方式,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增长极、点轴经济、网络经济和全面协调四个发展模式,这四类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四个逐级递进的阶段。
第一,空间增长理论在区域中心的应用形成了增长极发展模式。增长极通常被认为是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城市,集中了创新性企业和产业,对周边经济资源有巨大吸引力。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在欠发达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构建多层次、具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通过非均衡发展模式带动不同层次地区经济的发展,适合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复杂的特点。
第二,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形成点轴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工业化程度提高使得工业点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区际交换使得交通通讯紧密联系,这些线路构成生产轴,引起人口、产业向轴线聚集,产生新的中心增长点,不同层面与层级点轴线交叉就构成点轴系统。[11]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沪宁线、胶济线都是点轴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史上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就在当时沟通了地方经济中心,其交通连接轴线形成了古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当前重建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即是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新视角,又是促进西部发展,实现各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三,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系统逐渐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经济区域空间结构有三要素:一是节点,为各类城镇;二是域面,即节点的影响范围;三是网络,是节点之间、域面之间、以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交通通讯网。网络化的现代区域结构是一种区域经济较成熟发展的阶段模式,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第四,全面协调发展模式。这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拓展,通常是网络化的区域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区域发展的重点是缩小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12]全面并不代表整体铺开和要素资源的均等分配,而是探索区域之间和内部协调发展,允许发展过程是适度非均衡。我国要实现东西部两大典型区域的协调发展,而西部内部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在自身崛起过程中保持与其它区域的良性互动,就要秉持系统、全面的发展思路。
(三)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更加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重视乡村经济发展,以消除贫困、实现公平、增加就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以乡村地区、贫困地区为对象的区域理论取代了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中心的分析。
农业中心与二元结构理论,以二元经济模型为代表。二元经济是普遍存在于发展经济体中的,一个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部门与传统的、自给知足的农业部门并存,现代工业部门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当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到与工业一致,二元结构消失。行为学派观点认为区域发展最终目的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人的地位和作用应该上升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发展的制度理论观点,主要受到新制度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影响,强调区域发展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正式制度在区域发展中的体现就是政策规定与区域管制,是从上至下的制度供给;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是从下至上的制度需求。任何生产组织形成、区位条件都根植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中,随着时间和空间推移转换而不断修正变化。
选择性空间封闭理论,最早由施特尔与托德林(1977)提出,该理论主张放权,将权利分散到各个地区,使得各地区能够根据发展实情进行资源调配与安排,而且能够有效隔离与外界的风险传递与消极影响。[13]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与韦弗在前两位学者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功能式与地域式区域发展模式进行划分和论证。
(四)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成为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使得之前未能考虑到的变量因素可以纳入区域经济研究的框架模型中。经济学家开始对区域空间问题关注,将区域研究引入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中,形成了区域发展新理论。
1.产业集群理论
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文中,他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文中,他认为集群是国际优势竞争产业的基本特征,产业集群区域则受益于地理空间集聚与产业结构和组织的优化升级,通过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彰显其核心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普遍位于整个产业链和国际分工的低端,对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依赖度高,根源是缺乏有创新力、竞争力的企业集群。[14]
2.新经济地理学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1977)构建了垄断竞争模型,为将空间因素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标志新经济地理学产生。这一学派主要代表有克鲁格曼、阿明、藤田、博格曼、莫瑞、马丁、沃纳伯尔斯等。[15-16]其中,克鲁格曼在他的多篇研究论文与专著中对“新经济地理学”有系统深入的阐述。[17]
克鲁格曼将区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贸易理论有效结合,认为区域发展是区域空间中的自我强化过程,而各种预见性和非预见性因素会影响区域格局变动,而这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是遵循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是支持报酬递增、技术和其它外部性因素最主要的理由。[18-20]瓦尔兹(1996)指出引起规模收益递增产品的集聚源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部门地理集中而带来持续提高的生产率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1]
另一方面,各国学者对区域经济收敛和发散进行了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威廉姆森(1956)的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小阿莫斯(1988)的经济发展后期区域收入趋异假说,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模型中关于战后没有出现贫穷国家与富裕国家收敛趋势的论述。
3.区域学习与创新理论
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兴起使得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消费愈发具有地域性,传统通过区位条件、工业化基础、技术水准等优势形成的区域中心,也并非是唯一的核心增长极。[22]当前,信息腹地与信息中心具有成为新区域中心的条件和潜力,知识学习、信息处理能力、人力资本水平、文化观念等是信息中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空间限制,这在金融业中表现最为突出,因为金融集聚某种程度上是信息集聚,金融扩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信息扩散,金融中心发展对信息条件、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有极高要求。
4.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中国的梯度转移理论
1988年邓小平立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这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第一个大局指沿海地区要加强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第二个大局是指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支援内地发展,第二个大局体现“兼顾公平”原则。把握好两个大局思想,就是要把握好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协调联动与和谐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评述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区位理论开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自身不断演变、吸收其它学科理论知识建构而成(见图1)。
图1 区域经济理论逻辑框架图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区位理论,这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微观层面;其次是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宏观层面;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如何,收敛与发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与区位、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区域之间则通过贸易形式进行资源要素的互通有无。这些理论与流派观点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尽管区域发展是一个长期、历史、客观的进程,但国家层面或区域层面的制度与政策取向对改变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作用颇大,政策的制定与选择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安排经济各参与主体发展的先后次序,以及空间的资源配置;二是选择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就表现为政府对次级空间区域层面的干预,为实现合理发展目标和构建和谐发展格局而采取的差异化调控政策。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丰富而繁杂,众多经济流派观点也不同,但各派别差异和理论分界并不明晰,而是对区域经济的现象解读存在选择性交叉。同时,通过拓展研究视野,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层层深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也越来越体现多学科融合,不断吸收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仿生学等知识理论,在量化模型、动态趋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三、结语
伴随着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丰富与研究深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凸显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受到广泛关注,理论与实践也日渐完善成熟。一方面,西方区域经济研究本土化是国内学者始终努力的方向,通过引入西方各经济流派的理论,运用现代数理分析方法、模型建构、统计计量的处理手段,力图较准确地剖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与西方纯粹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区域经济理论存在很大差异性。中国领导人以过人的智慧制定了切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毛泽东时期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末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1世纪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区域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和谐一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共生与包容性增长,金融资源要素的正负作用等。对这些研究前沿和热点关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和统筹发展。当然,要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统筹并非易事,协调本身内在要求打破旧有的分配格局与利益格局,而无论哪种格局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制度根源、文化根源与社会根源,这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因此,我国要从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四大经济区域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和利益协同,以及各个区域地理层级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Weber A.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26-47.
[2]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9-81.
[3]Isard W.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M]. Cambridge MIT Press, 1956:152-166.
[4]Isard W.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M].Cambridge MIT Press, 1960:123-126.
[5]Williamson J 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tural Change, 1965,13(2):560-570.
[6 ]Perroux F. Note Sur la Notion de PSle de Croissance. Translated by I. Livingstone,in I.Livingstone,ed.,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Selected Readings[M].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1955:65-101.
[7]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 Duckworth, 1957:16-23.
[8]A·O·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33-160.
[9]姚丽,谷国锋.中国经济空间一体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格局及区域差异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4(1):111-120.
[10]Friedma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 MIT. press, 1966:14-36.
[11]周毅,李京文.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演化及启示[J].经济学家,2012(3):14-18.
[12]王铮,孙翊.枢纽——网络结构:区域发展的新组织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3):376-382.
[13]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57-62.
[14]M·E·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28-307.
[15]梁滨,邓祖涛.区域空间研究:经济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歧与交融[J].经济地理,2014(2):9-13.
[16]柳坤,申玉铭.国内外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4(1):73-80.
[17]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3(12):86-88.
[18]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99 (3):483-499.
[19]Paul 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M].Leuven : Leuven University , 1991:43-51.
[20]Paul Krugman. 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5:82-96.
[21]Walz U. Transport Costs, Intermediater Goods and Localized Growth[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 1996(26):671-695.
[22]苗洁,吴海峰.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流派、进展及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3(1):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