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2014-03-19滕建国巩新全王晓燕魏兴霞
滕建国,牛 萍,巩新全,王晓燕,董 丽,魏兴霞
(1.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730900;2.白银市康复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中西医结合治疗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滕建国1,牛 萍2,巩新全2,王晓燕2,董 丽2,魏兴霞2
(1.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730900;2.白银市康复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171例痊愈,10例显效,7例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一般认为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神经根所致,现今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大量研究表明,该病除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外,还有化学刺激、免疫学因素等,仅手术治疗不能根治[1]。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骨科住院、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88例,其中男106例,女82例。患者年龄16~61岁,其中21~45岁的青壮年最多;病程6天~3年;职业以工人、干部、职员最多。188例中有腰扭伤史158例,其中搬重物扭伤130例,无明显诱因30例。腰椎间盘突出部位:L3~L4 16例,L4~L5 127例,L5~S1 45例。
1.2 治疗方法
既往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椎间隙感染,神经根粘连、出血,神经损伤及定位不准探查错误、再次手术等屡有报道,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的最终失败[2]。我院对188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2.1 理疗 依据病情与治疗效果,单独或配合应用超短波、红外线、磁疗、醋疗、神灯(TBD)及中药离子透入等,一个疗程10次,一般2~3个疗程即可。
1.2.2 牵引 分机械牵引和骨盆带床头牵引两种,疼痛剧烈的住院患者采用前者,疼痛不剧烈的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采用后者,也可根据病情两法合用。
1.2.3 按摩、推拿 治疗手法:(1)牵引患肢强屈法;(2)肘压患侧环跳法;(3)按压患肢委中法;(4)腰部挤压推分法;(5)腰骶牵引推滚法;(6)腰背纵位抓推法;(7)肩髂斜搬扭错法。
1.2.4 局封 一般用0.5~2.0%普鲁卡因加强的松龙痛点封闭,因本法有导致感染的可能性,故较少使用。
1.2.5 药物治疗 中西药均可,常用的有消炎痛、布洛芬、天麻丸、大活络丹及壮骨关节丸等[3]。
2 结果
188例中171例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占91%;10例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减轻工作),占5%;7例治疗效果不佳,占4%。
2.1 理疗
本组患者均采用了理疗方法,患者多于治疗后一周出现症状或体征的明显缓解,但早期,特别是治疗前3天,患者症状缓解多不明显,且部分患者有症状加重现象。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早期迅速缓解症状及体征的重要措施,本组患者在使用神经脱水、非甾体类抗炎药后症状多在前3天明显缓解,为理疗提供了保障。
3 讨论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而CT复查证实,突出的椎间盘并未恢复原位,这是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除了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空间位置而缓解临床症状,达到了治愈的目的。
3.1 中西结合,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包括椎间盘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及脊髓,白三烯、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加重疼痛及神经水肿。故需药物治疗与理疗相结合,以药物控制急性症状,理疗巩固疗效。西医治疗遵循控制急性症状,阻断疼痛、炎性反应机制、机械性疼痛[4]的原则;中医治疗遵循巩固疗效,局部取穴与循经辨证取穴相结合的原则,以环跳、委中为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及疼痛的重点穴位,同时取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治疗中一例因高度过敏体质,无法静脉给药,改用五皮饮+羌活胜湿汤加减亦取得显著疗效。
3.2 因人用药,择机选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患者职业、性别、症状、体征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时机。研究显示[4],男性患者理疗效果较好,女性患者进行积极的腰背肌锻炼效果较好。理疗需在患者症状得到初步缓解后使用,过早应用可加重症状,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慎重选用理疗方法,不能强迫患者进行某些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复发可能,要告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劳累、不受伤、不受凉、不受潮,从而减少复发,促保健康。
参考文献:
[1]龙智铨.中医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报告[J].中医正骨,1996,8(3):21-22.
[2]黄锦芳,郭团年,赖选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研究[J].中国骨伤,2011(3):45-47.
[3]吴运定,施维智.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辩证施治[J].中国骨伤,2012(4):11-12.
[4]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11版.王岩,主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R681.5+3
B
1671-1246(2014)19-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