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2014-03-19王晓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毒理学实验教学药物

王晓琴,张 波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

推进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王晓琴,张 波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口生存质量提升,现代医疗行业对高等医药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对医药专业学生合理用药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设备、引进临床案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等途径推行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利用药物毒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新药安全性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这对判断一种新药的前途和是否有开发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2]。因此,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其今后适应新药安全性评价工作打下基础[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知识深厚、实验技能过硬、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是医、药学院的紧迫任务[4]。美国医学教育杂志公布的医学教育目标指出:医学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为医疗保健服务[5]。而高等教育的实验和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生动、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必须重视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探索过程,培养其创新能力,以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达到医药学专业教育目标。

1 精选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药物毒理学实验教材不仅要介绍本学科经典内容,而且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水平,使学生能广开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只保留有代表性、教学水平高、效果好、学生感兴趣的验证性实验。学时数也根据实验内容进行调整: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由4学时调整为3学时,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由3学时增加至4学时或5学时,这既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也为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提供了保证。

1.1 重视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是包括基本操作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典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学生只有扎实掌握基本操作,才能顺利实施后续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实验[6]。为加强学生操作基本功训练,首先,教师示范操作必须标准,重点环节、易错地方要特别强调。其次,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多检查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并对做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还让操作规范的学生示范一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也使其基本操作逐渐规范和熟练。基础实验要尽量选择与临床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增强实验的实用性。比如氯化高汞对小鼠肾功能的影响、三氯化碳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等实验就适合作为基础实验。

1.2 增加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7]。因此,综合性实验可选择过程较复杂、观察指标多、难度大的实验进行。例如,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可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妥拉苏林、普萘洛尔、匹鲁卡品、乙酰胆碱、毒扁豆碱、阿托品等药物都设计进来。这种综合性实验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3 引入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具有创新激情的实验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8]。医、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药物毒理学实验课程前已初步具备实验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这类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实验设计只有实验题目、实验室药品与设备、实验指导教师,没有详细的实验指导教材。学生必须从查阅有关资料开始,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等,以确保实验具有操作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由于实验结果未知,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9]。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用自己使用过的药物或感兴趣的药物进行实验,更能增加学生的实验热情。比如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等可改为设计性实验,且不限定实验药物,实验教学效果可得到明显改善。设计性实验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查阅文献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及时跟踪科技发展,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通过实验设计使学生了解基本科研思路和过程,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 更新实验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2.1 引进计算机系统

引入计算机系统可使很多实验结果更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吗啡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等实验。教师只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余如家兔麻醉、气管插管、电脑的定格、注射药物到用药前后曲线的描记等过程均由学生自己完成,以增强学生能动性,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这种方式能给学生留有较大空间去思考、讨论、学习,一旦成功学生会有明显的成就感,使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直观新颖,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能生动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10]。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些药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思路,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如“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这部分内容可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学习。另外一些不能做或没条件做的实验也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既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节省了时间。

3 引进临床案例,培养学生横向贯通和临床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与实验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边做实验边让学生思考,在实验结束后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及讲解。如在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中给学生展示这样的案例:患者,男,52岁,于医院注射室肌注酚妥拉明2 min后昏倒。请问该患者为什么出现上述症状?应如何处理?能否用肾上腺素来解救?为什么?再比如在氯化高汞对小鼠肾功能的影响实验前播放马兜铃酸肾病的视频材料,并提出问题:肾脏的解剖生理学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肾脏是药物毒性的主要靶器官?药物对肾脏的损害类型有哪些?马兜铃酸肾病属于哪种类型?肾脏毒性的评价和检测方法有哪些?马兜铃酸肾病如何早期发现并检测确诊?这样的临床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11]。

4 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

实验中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及时记录现象和结果,不管是否与预先推测结果一致都要如实记录。实验结束后教师检查原始记录后签字,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粘贴原始记录。对实验结果异常的学生,要求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出现异常结果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强调不能因为与其他组数据不同而篡改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5 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评价不同于理论教学考核,它是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也是实验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12]。指导教师不能单看实验成功与否、实验结果理想与否,应从全过程出发,立足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测定。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3部分组成。实验报告占50%,实验操作占20%,实验设计占30%。实验设计能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把考核重点放在设计思路、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利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能力的考查上[13]。这种考核方式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督促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动手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 开放实验室

本学科教学实验室使用率较低,除用于实验课外基本闲置。而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对开放实验室提出了要求,因为学生设计的实验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完成,或成功率不一定很高,因此,需开放实验室并安排指导教师,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及设备,增加学生动手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其创新能力[14]。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药物毒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基本技能、抽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药物毒理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在实验课中精讲多练,给予更多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遇到问题也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只作点睛式提示;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赵永娜.药物毒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496-497.

[2]朱正光.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888-889.

[3]金桂芳,杨智承,谭毓治.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3(1):28-29.

[4]刘乐江,伍三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药理实验教学体系[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8):116-117.

[5]张剑,金京顺.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51-454.

[6]张建会,杨东生,谢鹏,等.独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0,37(7):168-169.

[7]罗艳丽,王文全,郑春霞.综合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61-162.

[8]姚金凤,苏春梅,张瑞锋.药剂学设计性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97-98.

[9]任平,蔡飞,吴丹.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212-214.

[10]刘立新,张羽男,张楠楠,等.药物毒理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3):80.

[11]蒋丽萍.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2-93.

[12]刘会民,毛讯,于伟凡.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66-67.

[13]刘桂霞,李卫华,唐赟.药物设计实验课程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22-124.

[14]谢青,吴元喜,杨广笑.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162-167.

G420

A

1671-1246(2014)19-0084-02

猜你喜欢

毒理学实验教学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PM2.5毒理学实验染毒方法及毒理学效应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灾害毒理学理论研究初探
火灾毒理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