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2014-03-19徐益荣夏立平
徐益荣,夏立平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院校合作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徐益荣,夏立平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院校合作教学质量,不能及时反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等问题。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质量监控的目标、内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院校合作;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我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2009年开始,先后与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推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工学结合上的突破。它的实施给传统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强烈冲击,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带来巨大挑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据此,我院构建了由学校、医院共同参与的以医院为主、学校为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 传统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不足
1.1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只注重显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尤其是注重传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忽视床旁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远不能满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2 学习地点分散,教学管理难度大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课堂教学已经延伸到医院,由于教学管理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课程安排及学生管理制度等已不再适用。学校管理政策如不及时调整,势必会影响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管理工作的复杂化使原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难度增大。
1.3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缺少行业人员参与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对学生管理模式也应随之改变,必须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参与管理。这就决定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仅需要学校内部的评价,更需要行业人员的外部评价。
1.4 程式化的评价方式制约监控评价的实施效果
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多为终结性、结论性评价,不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不能及时反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2 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目标
确立教学质量监控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3]。教学质量目标的确立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深入用人单位调研和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聘请临床专家参与,依照岗位工作要求,确立课程建设质量目标、临床教学质量目标、实习带教教学质量目标、课程考试质量目标、学生学习质量目标等,作为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特别强调临床教学质量目标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和实训的简单相加,而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
2.2 健全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在院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下,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除了由学校党委、行政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完善。
2.2.1 成立院校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与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负责监督临床教学质量保障政策的制定,对临床教学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审定教学质量管理的各种标准和办法,同时接受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以保障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2 成立院校合作教学督导组 教学督导组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与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组成,负责对临床教学秩序、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指导。通过交流了解临床教学工作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听课和课后指导,加强与带教教师或任课教师的联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随时掌握教学活动情况,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3 成立学生信息员队伍 在学生中聘任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秀、具有分析问题能力、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组成学生信息员队伍。学生信息员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反馈表,将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客观地反馈教务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3.1 监控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空间延伸至医院,使得医院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当中,形成了校外监控体系。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主体来源不同分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两大类。内部监控主要有学校教学督导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外部监控则包括医院、家长和用人单位等。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注重外部监控主体作用的发挥。
3.2 注重教师队伍的建立与管理
结合院校合作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引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临床教学班的教师由学校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组成,学校教师要求每3年进行一年临床实践,临床带教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同时定时接受教学培训。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以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3.3 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以医院为主、学校为辅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采取过程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主要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医院带教教师根据床边考试结果评定成绩,占40%,主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部分为理论考试,占30%,由学校教师评定;第三部分为职业素质评定,占30%,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由医院带教教师评定。
3.4 多渠道反馈信息
除了常规的教学督导之外,我院还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分析,建立由行业、用人单位、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组成的第三方信息评价系统,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
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有细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工学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促进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6.
[2]王生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24-26.
[3]刘惠洲.在实践性教学中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3(1):178-180.
G420
A
1671-1246(2014)19-0034-02
注:本文系江苏省卫生科技项目基金资助(JZ201104),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