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国群体性事件
2014-03-19张月想梁丽
张月想 梁丽
摘 要: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中存在的问题的反馈以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两极分化的不满,加上各种社会不公现象引发的群众心理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便通过群体性事件表达出来。这既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也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民主进程中的必然。本文浅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背景,产生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提出了从发展生产力,增强历史观教育和坚持群众路线角度,来缓解群体性事件中激化的矛盾,调整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更好的确定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唯物史观;角度;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的《社会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多种矛盾,每年因社会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例如:据统计,从1993年至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2004年群体性事件7.2万起,2005年8.7万起,2006年、2007年基本保持在7万起左右。2008年又开始呈现数量明显增多、影响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12年1月到8月之间,全国共发生围绕工资纠纷的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发生在19个省市,规模在30人以上的有270多起[1]”。这些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足,督促政府与社会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这些事件,有助于从更高层次理解社会发展方向,从而更加理性的对待群体性事件。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资源分配体制还不够健全,各种社会矛盾的处理机制还不是很完善,而群体性事件正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首先,社会发展中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仇富”心理不仅是现在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而且说明了生活中生产资料分配不均。近几年“官二代”“富二代”以及“拼爹”等词汇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对就业公平构成直接威胁,触痛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内心。从政府到企事业单位再到家族产业,家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年青一代的生活。从而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不公。其次,在政府改革中,政府行政审批繁杂,官员摆架子而不为群众办实事的现象日益增多。少数位高权重的高官腐败,对于群众的影响远不及那些小贪小腐影响大,小腐败存在于基层或者中层官员之中,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直接的决策权。小腐败不除,必然会发展成为大腐败,蛀蚀社会建设。官员腐败现象直接导致的群众的不满情绪高涨。最后,在现实社会中,一些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不在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剥夺劳动者基本福利甚至践踏人权,压缩工作日,不注重工人工作环境,导致各种职业病的产生,这种现象在煤矿,建筑行业较为明显。同时,某些食品经营者制假售假,以次充好,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从而导致了潜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有所提高。在外在压力与内在权利意识的觉醒下,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加。
(二)贫富差距下社会矛盾的激化
贫富差距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阶层之间与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13倍,到了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幅度明显提高,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幅度有所回落。因此,收入不平等问题日益严峻。就城市而言,工作机会固定的情况下,待就业人数却在不断攀升,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造成了每年应届毕业生与很多往届未就业学生一起竞争一个工作岗位的现实情况。由于学历,身体等多方面因素,城镇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农民工数量急剧上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导致一部分人因为经济问题而推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在改革开放之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不平衡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个别群体或某些阶层中的一部分人的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都在下降,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还在继续恶化。城市居民中出现的新的贫困群体和越来越多的需要救助的现象,都表明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在不断扩大。此外,工资相差无几,收入悬殊甚大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注意,正是各种各样的“隐性收入”、“利息收入”、“资本收入”、“风险收入”、“非法收入”等造成了这种情况。在市场规则、法律法规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它们越来越成为扩大收入差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还伴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给社会的公平、公正形成很大冲击。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在研究差距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唯物史观角度来分析,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三)少数官员价值观扭曲
在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官员很少有腐败行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腐败现象滋生出来了,大部分的腐败行为都是为了享受需要。各种“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活动泛滥。少数当权官员占有大量生产生活资源,而这些物质财富大部分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急剧拉开的贫富差距,加上“仇富”心理的作用,直接导致了针对高官贪污腐败的网络群体事件,由网络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增加,其影响力也逐步扩大。从一开始的“周久耕”事件,历经半年多时间才对其进行审查,到现在“雷政富”事件,仅仅30小时就被撤职审查,这反映了网络的力量之大。然而,网络特点中的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在发表言论同时夸大了事件本身,导致言论失真,而盲目的跟随者数量却在不断扩大,群众的消极情绪被逐步放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有一种“放大镜”的作用,加强网络舆论导向,培养理性的公平正义的公民是减轻网络放大效应的需要。从辩证观点来看待网络群体性事件,它既有助于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开展,又可以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网络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发表言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四)维护利益与权利意识的觉醒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2年1月到9月,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7.9万件,同比增长11.9%,涉及劳动者66.0万人,同比增长19.4%。企业管理的不规范,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加剧了罢工,游行等群体性事件。劳动者对当局政府与生产经营者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此外,国内企业也面对着国外经济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冲击。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国企员工失业下岗,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动荡。失业人员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问题随之而来,同时随着中国法制理念的普及和公民维权意识的觉醒,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就自然频频发生。这类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政府机制中不合理成分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民主”,“自由”“平等”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从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社会矛盾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与改革中解决,并且推动社会发展。
二、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在曲折中前进,在一些特定时期,可能会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上升与进步。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又包括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改革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中国历史发展到现阶段所处的背景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和谐事件。
(一)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决定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指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考察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3]”。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的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素质。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对应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来帝王将相都很重视老百姓的威力和作用,常常把国计民生建设做为最重要的工作,事实也的确如此:若想整个国家兴旺发达,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关键。而提高生活质量,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市场经济才会得以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财富多了,才能更有条件,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当代中国社会,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才能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的建设。完善政府体制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合理的分配体系,摒弃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将按劳分配具体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例如:在短期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普及义务教育,对贫困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减免学费。这些正是政府采取措施缓解社会矛盾,从生产力角度加强社会建设,预防激进的群体性事件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
(二)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消极的负面的价值观,不仅无法使人正确看待自己,而且对社会危害极大。高官贪污腐败现象滋生,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过分关注人生享乐,必然导致工作与生活中的堕落腐败。加强价值观教育,规范党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工作已经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广泛开展,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干部下基层,法官走基层以及平安特派员等活动广泛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级干部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同时,30多名省部级高官的下台,更显示出了党的反腐倡廉的决心。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只有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并进一步塑造和谐社会的风尚。因此,加强党政廉洁建设与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的地位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就形成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是党与政府开展各种工作的组织原则和政治路线。在社会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是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建设。群众路线是新形势下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新方法,其哲学理论依据就是:人民群众是是物质资料的承担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尊重群众,一切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指导下,党与政府取得了不少成绩。坚持群众路线,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才能逐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减轻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危害。
三、结语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基本矛盾等问题上做出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观察当代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有助于从更高层次来理解社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坚持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取得的。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问题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强化政府机关与党员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坚持走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更好的确定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2013年社会蓝皮书.[M].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2]张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4]党史百科.群众路线基本简介[J] .人民网,2007,12-18.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0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