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旷(外一篇)

2014-03-19吴宗强

散文百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顿河石锁君子

吴宗强

也是从那时开始,在那片贫困的土地上,我的生命开始了。那片土地不仅在我生命中注入了“小气”、“吝啬”的基因,也给我植入了“辽阔”的心性。

河进海退,河从高原带来泥沙,一年年,淤积成土地。那片土地空旷,辽阔。海因河而名——黄海。

我听人说“海有容乃大”,但我想不透是河孕育了海,还是海包容了河。

那片土地天高地阔,鸟飞高,叫亦野。夏日风急雨骤,冬天雪白也茫。我蹒跚在苍茫之中,成长在辽阔荒野之地。听父亲的歌,粗野而高亢,也有一股苍凉味。于是,我的心也糙而粗砺。

从小爱读《水浒》,尤其喜欢武松,而不喜欢读《红楼梦》。不知不觉中,我喜欢那帮“贼人”。性格不再温柔,也许带点“贼性”。难怪世人讲:“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幼时,父亲年迈,生产队长喝多了酒到我家滋事,侮辱我父亲。老实的父亲叼着烟袋蹲在墙下,像一块毫无感觉的石头。这时还处在幼年的我,抄起一把快镰照队长头上削去。队长脖子一缩,一撮长发飘然而下,酒化作了汗,撒丫子便跑。我也遵循“穷寇莫追”的法则。自此,队长再也不敢对父亲撒野了。

交友,我不喜欢操娘娘腔的男人,尤其是见血就晕、见刀亦逃的男人。我认为这类人,如外人入侵,肯定是汉奸。喝酒,不喜欢“孙二娘”式的人,将人喝倒抬上案板“肢解”。我认为这类人,为利定是出卖的好手。而我喜欢鲁达,客人未倒自己先倒的汉子。

读书时,我热捧文革时被列为禁书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人物彪悍与粗砺,挥刀见血,马革裹尸。生如顿河一样激越,死也如顿河一样平静。就是做爱也背对草原,面对苍天。不喜欢川端康城的《雪国》,过于细腻与苍白。当然川氏写不出《静静的顿河》,肖翁也写不出《雪国》。其理还是《宴子将使楚》中的一句老话:“橘生两地使然。”

我不惧刀剑,却畏情缘。心存辽阔,必然有大男子主义。不论是窝里窝外,见到“雏鸟”就心软。我不喜欢媚俗的女人,更不喜欢花瓶。见含蓄而柔美的女人,也想呵护。我审视自己的性格,是有些“唐吉诃德主义”。

我喜欢大海,大海的辽阔。第一次见大海是冬天,我就激动不已。不顾同学力劝,我纵身跃入,四肢冻僵。亏同学中有生在海边、深知海性者,将我捞出,又揉又搓。我还阳的第一句话:“就是死在海里也豪气!”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读了庄子的书,对庄子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大有裨益。

生活中常有无奈,于是辽阔在我体内作祟。我想决斗。与谁?于是我向往边疆有战事,好提剑前往,与入侵者对决,击倒对方。也渴望血洒边土,浇灭夕阳。

如果没有了爱的羁绊,我愿化作一只蝴蝶,化入那无边的辽阔。或会像大象一样超脱,找一处辽阔,融入一片宁静。

也谈浪漫

世人常谈浪漫,我常听、常看。有时看浪漫者,从头到脚无浪漫之形,也无浪漫之气;再看环境,污秽嘈杂,也难生浪漫之意。由此看来,浪漫对人生不可多得,它应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因我无浪漫之情怀,也无浪漫之机遇,觉得浪漫不可企及,但是斗胆谈浪漫总是可以的。

据《说文解字》,“浪”、“漫”二字皆从水。“浪,声是矣。”声发自水,其声如水一样散漫开去,应像水一样清净、一样渺远、一样空灵。古人云:“圣人爱山,君子爱水。”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与自然共生共灭,应与自然相合谐。所以人常触景生情,借水言情,寓物而言志。李白不是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岁月如水,生命如斯,去而不返。水有形,厚重如铁;水无形,透明如光;水小,小如雾;水大,浩如烟海。君子爱水,以水为模,以水为德。君子怒,怒如潮涌,撼山动地,可粉身捐躯;君子静,静如细流,可凿石穿玉,志不可移;君子善,如绵绵春雨,滋润无声。君子是人中之智者,人中之勇者,人中之善者。以此看来,浪漫应是水一样清的文化。

浪漫须有文化。浪漫是人文化特质的一种表象。发声,声如水清;显形,形为优雅。子曰:“言为形而上,为道。人为器,形而下。”所以人的穿、戴、坐、行、饮、食,体现了人的行为精神、风度、气量等。形发于心,体现人的形体语言。所以形不庄,则意味低俗;言不敬,则存鄙诈之心。饮食男女,女,清丽中有质朴,质朴中透文气;男人,须刚毅、果断、庄重中透温顺。《诗经·关睢》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子解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女,为淑女,形如柳,虽有风情,却清如溪水,德深善厚;男,亦是君子,踞才而不骄,处贫而不嫉,对上不媚,处人不谄,为人不狂、不栗。

浪漫须雅而不俗。有文化,才雅。子曰:“郁郁为文。”雅文化以诗文化最佳。孔子学生鲤一天经过他的门前,子曰:“学诗乎?”鲤曰:“未也。”子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所以孔子曰:“诗三百首,一言蔽之。”曰:“诗无邪。”一段时间,一些人恶搞唐诗宋词。这些人是对祖国文化的亵渎,他们不知是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浑浑噩噩。其皆是人中之渣,忘祖之徒。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要尊重和学习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在《二程全书》“右明道先生语”,宋代大儒程伊川曰:“……醇厚和易之气,望之可知也。”有人问:“量可学否?”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量为气量,气是清纯儒雅之风。雅,尤以诗为雅。可记否?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先生对离别,对生命的生与死,在一首诗里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来去无一丝沉重,无一丝牵挂,无一事遗憾,就如闲鹤游云般来去轻松。人行于天地之间,无声,无痕,这是何其的浪漫而又潇洒。

浪漫须有优雅的环境。如果人声如潮,烦事烧心,你如何能浪漫得起来?浪漫环境应该优雅,它可以是宁静的公园、素月高照的河边、风烛摇曳的秋夜,也可以是白天与黑夜交替的黄昏……相约、相会的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夫妻,可以是情人,也可以是邂逅。心存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和怅惘,走到一起,面对一轮素月、一枚流泪的红烛、一缕漂浮夜空的白云、一杯玫瑰色的葡萄酒、一盏飘香的咖啡……相对无言,又胜似有言,有言,言真也清。

浪漫必须有爱。这爱应真挚而纯净。情人相约、相爱,就如河边的柳与为邻的松,可永世相望,不可一时相拥;又如塘边观荷,只可远望,不可近亵;也可以是水中鸳鸯,形影相随,不离不弃。我经常见到双双青年男女,柔曼的背影或在月夜,或在雨中,或在河边。他们或行、或坐、或立,或轻轻私语、或沉默无言。这皆是一片浪漫的风景。我也常看见衣着得体的少妇坐在宁静的公园中,看着婴儿在草地上蹒跚,那母亲的眼神饱含着不尽的爱。这爱是母与子之间的交感而生,温馨而又纯净,平凡而又庄重。这是浪漫中的浪漫。

浪漫之人必须有豪气。男者,亦堂堂,也正正。女者,内敛不溢于外,情如清流,逶迤不绝。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冯骥才先生所写的《俗世奇人》——“张大力举石锁”一节。当张大力举起石锁索要赏银时,老板告诉他:“你瞧瞧石锁底下写着什么字。”当他看到“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时,他明白了其中含义,就朗声大笑,扬长而去。就此一事,其豪爽之气,亦是浪漫之气尔。

以上对浪漫的认识,只是我个人的管见,不影响世人对浪漫的见解。

猜你喜欢

顿河石锁君子
现代石锁运动发展研究
石锁玩出新花样
玩石锁,我们是认真的!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少林传统石锁功
君子无所争
《静静的顿河》的写景策略研究
静静的顿河
论《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生态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