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纪事
2014-03-19薛正昌
薛正昌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全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的东北部等岛屿组成。大不列颠岛又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英格兰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充沛的雨量、湿润的气候,使这个高纬度地区有着适宜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英国的森林面积只占国土的1/10,传统畜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牧场占国土面积的2/5。因此,缓坡牧场和孤立的树意象都会构成英国优美的自然景观。
英国古典园林有其独特之处。最显著的特征是由于花园面积巨大而减弱了园林的人工性。广袤的花园与树林、牧场和草地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
2012年岁末,有机会去英国考察一些文化设施和古文化遗址,包括著名的大学。这里择取其中的几处,作些感悟性的介绍。
大英博物馆
由相关资料看,英国伦敦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的博物馆上百家,大英博物馆就是其中影响很大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似乎处在一个不是太热闹的地段,大门看上去也不是十分华丽,但古典而有沧桑感。“人”字形欧式造型被一根根粗大的立柱所支撑,门面上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走进里面很大。在二楼的楼梯口驻足,一尊两层楼高的石佛造像耸立着,这是20世纪初英国人从河南龙门石窟盗窃来的。实际上,在这里展出的文物,基本都是从世界各国盗抢来的,现在分别安置在冠以各个国家国名的展厅里。中国的文物放在名为东方馆的展厅,从内容看贯穿中国整个历史阶段,始于夏、商、周,至于清代,每个时期的都有。
商代的犧尊、西周的青铜器、唐代的石佛像、宋代的观音,还有元明时期的大量文物,造型高大而型制精美的藏传佛教的文物等。此外,还有玉器和各种造型的石器。在这里展出的文物,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精品。青花瓷器类尤其多,有专门的展厅展出,十分精致。在这些瓷器中,我们发现有明代的三件青花瓷器上写有阿拉伯文字。
大英博物馆太大,展馆太多,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重点了解一下中国文物在这里的收藏与展出情况。在异国欣赏中华文化的瑰宝,心情是复杂的。我们的国宝,却躺在别国的博物馆里。在这里看我们中国文物,就会想起百年前的中国经历的浩劫与灾难:鸦片战争、1900年义和团运动与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你会清晰地看到强盗入侵与盗窃的行径。
大英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与大英博物馆是邻居,起初它们是一家,后来才分开建新馆另立门户。看上去门面不大,也没有挂显眼的牌子,里面却非常宽敞,来这里阅读或查资料的人也很多。
在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凭借阅证。我们要查资料,首先得凭护照和身份证办理借阅证。从程序上,先要填一份很详尽的表格,基本涵盖了借阅者的所有信息,是直接在电脑上填充完成的。期间,有缘碰到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陈先生,他是读书毕业后留这里的,给我们帮了不少忙。前期的登录工作做完,管理人员核对没有问题后,再照像供借书卡用。办理借书证上面就有借阅者的照片。照像设备就在办公桌前,照得不理想,工作人员还会要求你重新照。照片确定后,几分钟内就能制作成精美的借书证(我有了这个借书证,还经常能收到大英图书馆的相关电子文本)。
有了借书证,就可以直接去我们要去的楼上资料室,门卫验借书证后即放行。进到里边,先至问讯导读处,找专门管理这块文献的工作人员。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等来了这位工作人员。其实,她是中文部的主任,中国名字叫吴芳思,在中国留过学,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吴博士很热心,中文交流也很方便。我们给她提供借阅文献的名称和编号。大约又过了一小时,吴博士送来一份西夏文原件,是关于西夏中医药方的。一个塑料袋子装一页文献,左上角有编号。编号不是直接写上去的,而是由直径1厘米、宽0.5厘米的红色小方框里镶着另一种材料制成的金黄颜色的字,如4279数码字。吴博士在给我提供这份文献时,把在一楼大厅办好的借阅证押在借阅处,还回时再取回借阅证。
学问的艰辛
大英图书馆阅览室空间大,四周全是书籍和相关资料。来这里查阅资料的人各自坐在一个小圆椅上,利用电脑来处理所获取的文献。偌大的阅览室里静悄悄的。我们所在的这个阅览室与通常阅览室不一样,阅览条件似乎要更好一些。在我们等的间隙,经历了一件印象很深的事。
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张涌泉、黄征校注的《敦煌变文校注》一书,我还曾在里面查过相关资料。在阅览室看到的一幕,正是一位日本学者在做这本书的原始文献的校核工作。大英图书馆藏有大量敦煌文献,与这本书校核所用的文献是最原始的文献,而且是敦煌文献的残卷。现在看到的敦煌文献残卷,是经过裱糊等工艺处理后的文献,保存样式如同画轴一样的长卷。通体长卷缠绕在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轴上,已不是一页一页的书的样子。文献上的文字为毛笔书写,字大小直径1厘米,写得潇洒且漂亮,墨色清晰。装裱工艺很讲究,原件裱糊在宣纸上,看上去如同古字画一样。千年前的传统书法艺术再放华彩,面对它你会想到中华民族把文化传承下来的伟大;传承和保存技艺的高超;还为后人学术提供了原始文献,具有珍贵的文化与学术价值。
正在做校核工作的是日本学者高进龙,他会讲汉语,与我们作了简单的交流。在校核的过程中,他将已经出版的《敦煌变文校注》全书摆在案头,把要校核的敦煌文献卷轴也摆在案头,边滚动着卷轴,边看上边的文字,再校勘原书上的印刷文字。他猫着腰,一句一行地校对,有出入处即刻标注在一个小本子上。这种看似机械的事,却做出了不误导后人的文章。当时的情景实在感人。这种一丝不苟的做学问精神,实在是动人。学问的艰辛,在这里真正领教了。同时,也生出不少感悟。
在大英图书馆做了三件事:一是有幸目睹和感受了世界名馆的氛围;二是自己也做了一回查资料的学人,有幸在这里办了一张图书阅览证,三年内在这里查阅资料都有效;三是感受到了做学问的条件,同时也目睹了做学问的艰辛,受启发的地方较多,价值和意义更大。
走出大英图书馆,已华灯初上。
格林威治小镇
格林威治小镇位于伦敦市区东部泰晤士河畔不远处。这里是英国皇家天文台所在地,也是厘定国际东西区标准时间的地方。30年前高考复习时,背诵过与格林威治天文台相关的文字。那时候并不知道这里的背景资料,只是机械地背诵。现在到了格林威治,实地考察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关系。
格林威治天文台坐落在一处丘陵状的山地上,耸立着创始人的青铜像。天文台建筑并不高,建筑规模也不是很大。经线分割东西两半球象征性的简易标志,是在一块石条中间夹一铜制的条子,约2厘米宽。就是它把东、西两半球分开了,被称为是双脚踩着两半球的地方。山丘下不远处是英国皇家海军学校、英国海事博物馆建筑。站在这里俯视,泰晤士河与河岸的建筑尽在眼底。脱落了树叶的各种树木,耸立在寒气不断袭来的坡地上,弥漫着清冷与雾气相叠加的感觉。整个景象如同一幅图画。
在前往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途中,英国皇家海军学校与海事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置放着一艘供游人观赏的大船,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巨型风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英国运载中国的茶叶而专门设计建造的船只,是当时世界上航速较高的商船。
格林威治天文台现在已改为博物馆供游人观览。入口处墙壁上镶有一个24小时走动的罗马字母大钟,拐进小铁门内一座建筑物旁边的地上,装有两条双黄色线,相距不到5厘米,这就是著名的子午线。这是地球上经线的零度,国际标准时间是以此线计算出来的。在这里立足,双脚左右横跨黄线,等于踏上了东西两半球。这是查理二世为提高航海与天文技术,于1675年在格林威治建造的。从此,全球的经线和时区从格林威治子午线开始划分。英国皇家海军基地与格林威治为何距离很近,因为早在400多年前子午线就与皇家海军有直接关联。
苏格兰风光
曼城是苏格兰地区的中枢。离开曼城向北车上高速,就大雨相迎。黑压压的云层像老家40年前秋天连阴雨的样子,但这里已经是冬季。
苏格兰的冬季,丘陵山野被茵茵绿草覆着,似乎看不出有裸露的地方;树木稀疏有致,点缀在万绿之中;草山虽绿,蒿草已枯,一片一片黄色,绿黄相间。羊群弥漫在山野的绿地上,真是草茁羊壮,又是一番景象。冬天看上去都很美,更何况是夏天呢?这种体悟没有亲历,无法想象它有多美。
自然的山野,黄绿相间的植被,大片大片的羊群,与青瓦白墙的欧洲建筑相融在一起。山野是自然的,羊群是自然的,点缀在其间的各式造型的房子也是自然的。各种自然景观叠加一起,呈现的是独有的自然美、原始美、亘古的美。据资料介绍,苏格兰的风笛和女人的裙子,都是极具特点的。
莎翁故居
莎翁故居离伯明翰不远。清晨早起,就惦记着今天要去的地方。大约半小时车程,伴随着绿意,迎着冬日里的太阳,我们就到了向往已久的莎翁故居。
故居在一个镇子的深处。这里没有高楼,大多为二层,欧式房子多为暖色,建筑物松散而有韵致。给人的感觉像城市,又像村镇,非常安逸清静,阳光似乎能照到所有的地方。我们穿越几条巷子,来到莎翁故居前。
这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为东西向建筑,莎翁故居坐北面南,属三层楼房。虽然是三层结构,但不像现在的楼房用水泥圈梁,砖头砌墙,而用的全是木头,以木头为梁柱,窗户还是欧洲样式,向外凸出。木质梁柱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增加了许多沧桑感。莎翁就出生在这座老房子里,现在世人看到的仍是保存得很好的原貌。出于遗产保护,外围护上了铁栏,游人不得入内。后面是花园,侧面是莎翁博物馆。这里是莎翁的出生地,而莎翁写作是在另一个地方。莎翁在世时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他过世后其名才得以叫响,而且不断影响世界。
街上有生意人设摊,各种商品都有,衣物、饮食等,但不噪杂。在莎翁故居前遇到了几位中国人,他们在英国做导游工作,可能主要是服务于中国的游人。久居这里的中国人,对这位世界文豪有着同样的敬仰之情。
牛津与剑桥
牛津与剑桥是世界名校。到牛津已是晚上,去看牛津大学自然是晚上。夜色与灯光下,走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浮想联翩。牛津大学有多个学院,古典建筑的样式,没有校园墙,没有挂大块的学校门牌。学校在城中,城中是学校,学校与整个城市融在一起。灯光温柔的夜色里,穿过的不是太宽阔的路面,看到的不是太高耸的楼群,建筑物的错落相融,显出一种原始自然的状态。校园里没有成群结队的学生来回穿梭,没有噪杂的汽车声,环境清雅。
牛津匆匆一过,我们就离开了,夜宿剑桥。 800年前的剑桥,还是一个小镇,当时有一批学者从牛津搬到了这里。800年后,这里已成为世界名校。观赏剑桥是在夜来雨后的清晨,主要看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院临街,有围墙,但围墙是古典样式且类似于艺术品的镂空装饰,里外是通透的,某种意义上可把它理解为艺术品而不是校墙。我们穿过大门进入校园,这里不允许车辆进入,大门洞用软布带拉起了“回”字形,如同机场安检通道一样。校园里是大片的绿地,绿地中央有雕塑人物,人行道沿建筑物边缘走,石板铺就的路面,走上去就有一种沧桑感。建筑物不高,但装饰得十分典雅。
夜来雨水,空气清新,石板路面上稍有潮湿的感觉,不像冬天的景致,草坪里是修剪过的绿色。校园里很清静,没有噪杂的声音,看不见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没有穿流的车辆。偶尔有几位先生走过,也是急匆匆的样子。我们来到校园的后面,有石桥,有流水,远远望过去还有一座木桥,倒影沉在水面上,再加上周围的建筑和各种树木,绝对是一处妙景。 这座木桥承载着许多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徐志摩当年吟诗的地方。因为时间紧张,我们不能近距离亲近,只能远眺,以追念这位著名的诗人。
水与城,水与文化,看来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是通例,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都为城市增添奇秀与活力。中外文化遗存已一再证实这些。
赘语
最近,读了英国人柯瑞思(中文名)写的《剑桥:大学与小镇》一书,书中详尽地叙写了剑桥风风雨雨的发展史,丰富了我对剑桥的理解。从倾慕文化的意义上,剑桥这个10余万人口的城市,21世纪每年有400万人游览剑桥,其中35%来自国外。我看到的剑桥大学,从地面到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都是由石料制成的。而实际上,这些建造楼厦的石料都源自于外地。剑桥大学的校园环境到底有多美,各式各样精美的建筑物到底有多漂亮,“剑桥城和剑桥大学的建筑几乎能诠释整部英国建筑史,剑桥花园几乎能诠释整部英国园艺史”。剑桥就是这样美,就是这样漂亮。
《剑桥:大学与小镇》为我们提供了剑桥与中国文化更多更远的背景。其缘起于18世纪60年代伏尔泰写的关于中国的三本书,但真正开始起作用的是1888年剑桥大学设置的中国教席,首任教授是威妥玛爵士。此人参加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是他入侵中国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后来担任驻华公使时,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为传播中国文化创立了汉字罗马注音法。1906年,满清皇子载泽赴英国探究中国宪政改革途径的过程中,获剑桥大学东方研究荣誉学位,成为剑桥的第一个中国人。1921年,诗人徐志摩进入剑桥,因一首《再别康桥》,成了剑桥大学不朽的名人,开启了中国文化与剑桥大学的新境界,吸引着中国的学生。21世纪初,剑桥大学最大的海外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来自中国。文化的互动与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剑桥大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