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童谣
2014-03-19品生
品生
童谣是歌谣的一种,属于民间文学范畴,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并在群众中不断流播,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加工整理和完善,才得以传承至今。它的内容涉及世运人事、社会哲理、生活常识、天气自然等各个方面,丰富多样,包罗万象。
它形式短小,语言单纯,容易记忆;而且韵律响亮,琅琅上口,适合儿童接受和传诵;有的还形象逼真,诙谐有趣,常常使人产生遐想。尽管流传下来的童谣反映的是过去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状况,与我们今天的环境有一定距离,但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历史,增长一些见识,从中获得营养,肯定是有益的。
可以说童谣是给人生最早打开的一扇知识小门。孩童的记忆犹如一张白纸,童谣便是最先染上的颜色,它刻印在脑海深处,不会轻易抹去,甚至一生都无法忘掉。
小时候,母亲给我说过的那么多的童谣,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脑际。那时每到夜晚,母亲在被窝里搂着我,一边哄我睡觉,一边喃喃自语:“噢、噢,睡觉觉,明天做个大花花袄;大花袄、大花袄,穿到街上狗娃咬。”“噢、噢,我娃乖;我娃乖了穿新鞋,我娃不乖穿旧鞋。”有时小娃给大人厮禁,母亲便将我抱在怀里,念着歌谣哄起来:“摇罗罗、磨面面,我娃是个亲蛋蛋;明儿起来吃啥饭?吃的鸡蛋下挂面。”有时母亲在炕头纺线,我躺在一旁,她就说开了:“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挨鞭杆;丢到沟里没人管,野狼叼去没人撵。”“盘盘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剩下几个给哥哥;哥哥吃了一个果,姐姐拿了一个果;剩下一个给外婆,外婆吃了笑呵呵。”临近年关,母亲的童谣又换了新内容:“做啥好?过年好。穿新衣,戴新帽,吃白馍,砸核桃,老汉着气娃热闹。”
等我稍长,便常听母亲说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歌谣:“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不怕笆笆没齿儿,单怕匣匣没底儿。”“好男不在家当,好女不在嫁妆。”“走到山里打柴,走到河边脱鞋。”“光脚不怕穿鞋的,上山不怕打柴的。”“穷汉甭说富汉,老年甭提幼年。”“狗咬穿烂的,人向有钱的。”“有了一顿,没了契棍。”“没了给一口,胜过有了给一斗。”“出门观天色,进门观成色。”“出门门槛低,进门门槛高。”“爹有娘有,不如己有,给了媳妇隔道手。”“跟着啥人学啥样,跟着和尚学烧香。”“样样精通,样样稀松,艺多不养人。”“苜蓿地里刺蓟花,别人不夸自己夸。”“宁来好汉一刀,不跟二木狗子结交。”也有生活常识方面的:“吃不穷,喝不穷,安排不到一世穷。”“三单不抵一棉,三棉不抵腰里一缠。”“早起开门窗,晚上睡得香。”“前椿后槐,必定发财。”“小儿不定定,定定就有病。”“洗头洗脚,强出吃药。”还有物候气象方面的:“雪压菜子花,麦打石七八。”“早烧(s hào,指朝霞)不出门,晚烧行千里。”“猛晴没好天,等不到鸡叫唤。”“云往东,一股风;云往南,水漂船;云往西,水急急;云往北,推个车车晒干麦。”“早上立了个秋,晚上凉飕飕;晚上立了个秋,热死个老黄牛。”“过了冬至,长一枣刺;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
有时候,母亲会说一些诙谐有趣的童谣:“新媳妇进门三天勤,过了三天不见人。”“一秃子得病二秃子慌,三秃子担水熬米汤,四秃子请先生,五秃子叫阴阳,六秃子剃头穿衣裳,七秃子抬,八秃子埋,九秃子哭得咳呆呆,十秃子说:赶快埋,小心秃种跑出来。”“玉米面,打搅团,好儿不如瞎老汉。”“丈母娘,见女婿,扑得像个老母鸡。”民间流传着许多反映大户人家小姐、太太生活的顺口溜,我们虽是贫苦人家,但这类歌谣母亲间或说给我听:“坐椅子、扇扇子,丫环立在两岸子;穿绸子、穿缎子,想吃好的进馆子。”还有旧时迎娶新娘的场面:“木轱辘车子吱吱叫,大青马儿长辕条;篱笆围子红绒盖,新媳妇里面偷偷笑。”
所有这些,无疑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我从小就喜欢童谣。此类书籍、资料,后来也看过不少,平时还注意搜集和积累。近几年有暇,竟不揣谫陋地学着编写起来。回头看自己编写的童谣,很多内容都关乎小动物、昆虫、鸟类和家禽以及日常所见,这大抵是与童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小时候在农村没啥好玩,看蚂蚁搬家和捣毁蚁巢是我们小孩常干的营生。蚂蚁真是无处不在,而且种类很多,在地上最常见的就是那种小蚂蚁,全身黝黑。它们总是那么认真地工作,在巢口出出进进地奔忙。天将有雨时,便从巢口里叼出潮湿的土粒,整齐地垒在外边,筑成一圈小丘,如酒盅状,像一件艺术品。另有一种体型稍大一点的,通身棕红色(好像也有一种腹部淡红色,而头和屁股呈黑色的),经常出现在麦地或苜蓿地里,巢口较大,土粒堆得均匀而美观。还有一种大蚂蚁,全身铁黑,脖子细而腹部特别的大,常在田间有缝隙的地方出没;搬运土粒时,随便一扔,扭头便走,好像大人们在地里撒种一样,举止潇洒。
同时,我还发现蚂蚁的食性很杂,总见它们叼着馍渣、碎米、谷糠、草籽、小虫什么的往巢里拖;而且力气特别大,甚至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大好多倍的食物。它们极爱带甜味的
东西,地上的果皮、果核和小孩子不慎掉下的水果糖上,一会儿便会布满蚂蚁。对掉到地上的肉片、肉骨头,它们也不嫌弃,故而所得营养丰富,生长健康,家族繁衍不断。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准确的知识,我在描写小蚂蚁时,又看了一些资料,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蚁群的分工非常明确,有的守巢,有的觅食,有的专门给下一代和蚁后喂食。还有好斗的,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就曾记载:“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蚂蚁记述得更生动:“其居有等,其行有队;能知雨候,春出冬蛰。”成千上万只蚂蚁穴居一处,辛勤劳作,团结和睦,遵守统一的秩序,是何等的不易!将这些内容写进童谣,读给孩子们听,对他们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化。
因为从小生活在乡间,自然对这类小动物、小昆虫及鸟类、家禽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是这些小精灵伴随着自己度过了童年时代;多少年来,无形中也与它们之间悄然生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常常萌发想写它们的愿望。记得那时燕子每年都在我家的屋梁下筑巢孵雏,白天从门口飞出飞进地忙着捕虫,常常从我们头顶或身边擦过。家人和鸟儿互不打扰、友好相处,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场景!今天城里的小孩子,玩的是游戏机,痴迷的是看电视,哪会有这样的环境和经历?我倒希望大人们能多带孩子到野外去,让他们接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知识更丰富,健康快乐地成长。
童谣中还有一些通俗易懂的谜语,像我小时候听过的:“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下雪城外晴。”谜底是罗面柜。出身农家且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的人,大抵都知道套牲口磨面是怎么回事。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磨面的活儿都是父亲干。因为我家没有磨坊,每回磨面都要借别人家的;最常去的就是村西头四伯家,也不用出钱,麸子留给四伯喂牲口,算是一点补偿。四伯家的磨坊外有棵椿树,上面有个喜鹊窝,喜鹊常在磨坊外叫唤;磨坊没有门,磨面时倒出去的碎渣,变成了它们的美食。记得父亲磨面时,常让我坐在罗面柜上自在,他一边前后摇着罗面柜拐拐,心情好时还会唱几句秦腔,只是时不时要停了唱词,吆喝偷懒的小毛驴。那戴着揞眼、套着笼嘴拉磨的小毛驴好像也爱听戏似的,听着听着就放慢步子,怠起工来;只要一声呵斥,不等挨打就会快跑起来。当然今天想起来,这一切都太遥远了;但能将罗面柜编成如此上口的童谣的,肯定是劳动者本身,因为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再比如:“头带金盔两瓣瓣,身穿一寸白缎缎。”谜底是豆芽菜。这是多么形象风趣的比喻!像这种来自生活、又通俗易懂的童谣体谜语,民间还有许许多多,口口相传至今,实在值得为孩子们好好地挖掘和整理出来。
时代在不断进步,童谣也会不断翻新。现在书店和超市里就有不少新童谣的版本,印制精美,各具特色。我编写的顺口溜,虽然想使它们体现出天真淳朴的孩童气息和活泼自然的语言节奏,但还觉得不够理想,权当是给童谣这个百花园里增添一些花朵。而对于自己,也不啻是一种童年的温馨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