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咖啡的商业人类学
2014-03-19叶雷
叶雷
从羊儿吃到咖啡果而翩翩起舞的那一天起,咖啡的芳香就征服了人类的灵魂,从此,最精彩的故事便随着咖啡源源不断地产生。美国学者彭德格拉斯特的《左手咖啡,右手世界》,告诉了我们一个传奇、宏大的咖啡世界,我们除了可以从书中获得咖啡(豆)种植、制作、啜饮以及咖啡的商业知识以外,会陡然发现,我们与一杯咖啡相遇,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无数个历史偶然变成了历史必然,人类喝咖啡的光荣与梦想,一点点颠覆着这个世界。
咖啡是文化的使者
一部咖啡的起源、演变、东西方流转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生动的社会经济文化演进史和人类文化交流史。咖啡馆文化与启蒙和理性主义合流,让咖啡馆获得了“便士大学”和“民主俱乐部”的美誉。当喝咖啡成了平民与贵族的共同嗜好,他们心中的等级观念也就真正被瓦解了。
咖啡,是点滴渗透在身心和文化里的东西。高雅人士、才智之士、漂亮女人,清谈客、游手好闲者、饶舌者,当所有人都开始喝咖啡,都进入咖啡馆,咖啡便逐步“嵌入”了商业、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产生着持续影响。咖啡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步步祛除了神魅,从“魔鬼撒旦的杰作”变成了“君士坦丁堡迷人的金色咖啡”,集恶魔与天使于一体,共地狱和爱情于一身,黑色血液散发着芳香滋润着现代文明,促进着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
1414年,郑和载着茶叶的船队到达了亚丁港,年轻的苏菲派宗教领袖盖玛勒丁决定用中国饮茶的方式饮用咖啡,于是开启了咖啡世俗化的历程。1902年,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株咖啡树苗带进大理一个叫朱苦拉的彝族山村。当然,形成咖啡文化,还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咖啡馆外是“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咖啡馆里则是“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
至于咖啡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我们记忆最深的,恐怕就是鲁迅在《革命咖啡店》中所述的“那一大杯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虽然咖啡只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小小插曲,但那是左翼文化的滋生地,就连鲁迅也承认“我在那里领会到不少教益呢”。
咖啡是贸易的画像
咖啡馆为那些致力于建造商业帝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体面而郑重的面谈场所,由此孕育了证券市场、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现代商业组织。咖啡馆是17 世纪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进行“小额证券交易”或“兜售股票”的场所,著名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在咖啡馆里组建,伦敦证券交易所在咖啡馆里酝酿产生,“耶路撒冷咖啡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非官方总部,纽约“商人咖啡馆”见证了纽约银行的成立和股票经纪人首次公开交易……时至今日,世界主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也依然是咖啡圣地。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咖啡产销一直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欧美国家利用话语权和国际定价体系,使整个产销制度向销售末端倾斜,国际期货市场人为炒作更是让咖啡的销售价格几乎和成本完全脱离了关系,千千万万咖啡种植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农田中的血汗工厂”。上世纪80年代,一股“公平贸易”的世界潮流,虽然惠及到了咖啡,在某个程度上将那些“外部成本”放了一点点回去,但仍远远不足。
一杯改变世界的咖啡,令人五味杂陈。彭德格拉斯特的《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中如是说:咖啡入侵并改变了赤道地区的山坡,甚至在有些地方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咖啡加速了土著居民与非洲人的奴隶化与破坏。咖啡馆成了社交聚集点,孕育新的艺术、企业机构和革命,咖啡让欧洲的工人觉醒。咖啡和其他商品一起,孕育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期货。在拉丁美洲,咖啡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酝酿了极端的贫穷,导致军事独裁镇压、反叛和大屠杀。今天,咖啡还在改变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