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数学学科的衔接教学
2014-03-18韩庆梅
韩庆梅
近几年,高一新生在经过了竞争激烈的中考顺利进入高中后,虽然对新的课程信心满满,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都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储备了高中学习所要求的学科知识,但因为高中数学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深化,所有学生在一些知识的运用、活用、拓展上出现明显不足。本学期我担任高一数学的教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开学初安排了近两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争取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高中数学有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并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确保新生们能顺利的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努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数学成绩。
一、初高中数学学科衔接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材内容要求高
高一数学教材主要的特点就是难点较为集中,比如像集合、映射、函数等这些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对学生正确把握数形结合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立体几何。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1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高一的数学中有很多证明题,这些证明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条件通过定义、公理或是定理来进行几何的证明,这也就要求学生要充分的认识图形,从已知的图形中获取可以利用的条件,同时要结合使用定理的前提条件,最后选择只恰当的证明方法来进行有理有据的证明。
1.2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立体几何对学生来说,首先就要会正确的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已知信息。这是因为立体几何必须要借助图形来进行抽象思维的思考,图形就是立体几何解题的主要载体,因此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1.3空间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能力要求高。转化到平面图形主要是在计算中需要的,这就要求不仅要会正确的转化图形,还要运算准确,要准确的把握图形总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空间的折叠中有没有变化等。
2.学生自身学习的问题
高一新生对数学学习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还有心态等。
2.1学习习惯的问题。高一新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大多都属于被动学习,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而这也是因为初中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且不多,但是高中的课程每科的教学内容都十分的多且难度较大,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要提前预习,不然会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并且学生在有了不懂的问题后有的不好意思去询问教师,有的向同学咨询,这样有时候也容易出现错误。
2.2学习方式的问题。在初中时,学生大多都是老师说背就背,大多为被动学习,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并且不喜欢独立思考,而这种学习方式在高中的学习中是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学生不能自主的合理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且不会自己独立思考,那么就会出现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养不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利于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2.3学习心态的问题。新生们在初中时数学很容易拿到满分,但是在高中很少有拿到满分的,并且成绩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了,这时学生会觉得自己不优秀了,对成绩不满意,然后也感觉不到在学习上收获的“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慢慢的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倦怠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慢慢的失去了。
2.4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刚迈入高中校门的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也正是叛逆的时候,于是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课堂上也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积极的发言了,对于教师的讲课,很少有呼应,上课的气氛不热烈。这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
3.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
在初中时,教师教学的教学方法与高中的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因为初中的数学的教学内容较少且难度不大,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因此教师数学的教学进度就比较慢,对于重、难点可以进行反复的讲解演练。但是,高中由于课程的增多,课业繁重,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的讲解。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比较高且进度很快,教师往往是讲解一个典型,剩下的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活用。这些对于才接触高中数学的高一新生们来说,难度比大,在上课时就容易存在一些思维的障碍,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如何成功的完成初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衔接
1.做好教学衔接
教师的教学衔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知识的衔接,另一个是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知识的衔接要求教师在教授新的数学知识时,要合理的利用旧知识将新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复习学生原有的知识时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主要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不够强的特点,在传授新的数学知识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来组织教学,并合理的强化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的训练,而且教师还要重视对新知识的归纳,便于学生自主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因此对学生来说要学习好数学首先就要对数学产生兴趣,不能有厌弃感。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就会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欲望。只有在慢慢的学习数学中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要将数学的教学生动化,把数学问题延伸到现实的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既利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
3.1补充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
以往有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出现问题,究其根原是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就设置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训练,除配方法,公式法,着重训练了十字相乘法,为接下来学习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打好基础。
3.2强化因式分解的训练
由于数学高考中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计算和整理失分,恒等变形是整理的重要一环,而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方法之一,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应用,所以有必要加强这一技能的训练。它的主要有公式法,分组分解法,配方法,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训练,在前阶段的函数单调性证明教学中已初见成效。
3.3二次函数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二次函数在高考中常考常新,所以就特别安排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的分类讨论等的教学,使以往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得到进一步提升。
3.4学法指导及时有效
开学初,我们组织了全体数学教师成员认真编写了学法指导,对课前预习、上课听课、课后复习、作业与知识拓展给以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法可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逐步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增强自信心,轻松愉悦地学好数学。
以上是我和同事们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所做的工作,请同行多提宝贵意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