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建设理论若干问题探析
2014-03-18王文强夏静雷
王文强 夏静雷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特性,及文化理论蕴涵的双重价值,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理论创新得当与否等问题。阐明在文化建设理论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和把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相关环节,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6-04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与理论创新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的教训。从实践的成效来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理论创新既有符合党和人民群众的主观愿望,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面;也有文化理论无效或违背党和人民美好愿望的一面。这表明党在创新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是否得当的问题。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文化理论引领时代、开创未来,有助于党开展“以文化人”与“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之基本特性
评估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是否得当,就要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发挥效用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逻辑进路。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就是指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应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力争使文化理论客观反映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党在文化思想上保持自身科学性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唯物史观,始终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基本原理,反映到文化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文化的创造应该尊重这个基本规律,在现实基础上进行文化理论的创造活动,任何不顾客观事实,盲目、单纯的文化建设活动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倒退行为,必然会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异,扰乱社会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的正确反映,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崇尚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和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上,不让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潮泛滥,不让假马克思主义混淆视听、迷惑群众。在当前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党通过创新文化理论推动主流文化建设,引领多样文化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践性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践性,就是指文化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又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理论的基本特征。李君如教授指出:“理论创新不是主观上要创新就创新,要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而是由客观实际的变动情况决定的。或者说,是实践走到哪里,历史走到哪里,理论创新也就到哪里”[1]。当代中国的文化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文化理论是否科学,主要是看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看它能否适应和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否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等等。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超越性
文化理论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这规定了文化理论的超越品性。衣俊卿教授指出,“精神文化在文化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集中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2]。党的文化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以客观环境为基础,以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为目标,在文化理论领域中展开的现实超越,超越行为的内在动因在于,现有的文化理论不能满足党引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实践的特性要求文化理论既要立足现实,服务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又要引导现实社会向更高级阶段迈进。文化理论是一种把自己的目标与未来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它面向未来而展开对历史和现实的超越。面向未来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必须致力于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洞悉历史的发展规律,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指导人们不断开拓创新。国际、国内形势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必须是面向未来的理论、勇于超越的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时代性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3]。这就是说,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会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文化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时代的需要而发生的,是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而出现的。
有学者指出:“任何理论要能够实现与时俱进,就必须体现其时代性。理论是为时代或时代的实践服务的。只有着眼于时代性问题来寻求理论研究的角度或视界,才能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4]。这一观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理论的时代性体现在其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而文化理论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其对时代问题的把握与跟进。也就是说,衡量一种理论是否与时俱进的根本标准,不是看它有多少新概念、新名词,而是看它的内容是否包含着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对时代性问题的解答。比如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的理性解答。endprint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双重价值属性
文化理论的基本特性要求它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以应对因时代变迁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问题。这一过程是人的主观认识见之于客观现实的过程。由于人们认识客观现实能力的局限性、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有限性、贯彻文化理论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等问题的存在,这内在规定了文化理论的双重价值属性,即文化理论的正价值和负价值,它可以通过是否“得当”进行描述。
在伦理学上,“得当”是评价创新行为的重要价值标准。所谓创新得当,是指创新行为既合理又有度,创新主体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及道德约束,通过创新行为造福于人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新行为得当,才能发挥它的正价值,避免负价值和无价值;才能把握好度,做到“不过”,避免“不及”。要保证文化理论创新的成效,党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过程中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正负功能
文化的功能林林总总,根据结果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文化的功能区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文化的正功能是指其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文化的负功能是指其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文化功能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该文化的性质。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而庸朽落后的文化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那种揉和以上两种文化成份的复杂文化则既具有正功能又具有负功能。文化功能性质的实现还与实践主体的性质以及文化发生作用的具体社会背景有关。比如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他的故乡曾充当过纳粹德国的精神工具,而在我国近代则被鲁迅等人借用过来作为唤醒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5]。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两种价值倾向
从党的文化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来看,党的文化理论存在着正价值与负价值之分。文化理论从创生开始到做出“得当”评论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党的理论创新环节、党的文化方针政策转化环节、群众的实践环节、理论的评估环节和文化理论修正的环节等。为了说明文化理论的正价值,我们选取文化理论与文化创新行为相互促进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1953年,郭沫若与范文澜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就此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毛泽东表示要“百家争鸣”。这一事件体现了文化理论指导下的文化建设方针与文化创新的一个双向孕育过程,就这一文化建设方针所引发的后果来说,它是文化理论正价值的体现。
此外,文化理论还会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与人们主观愿望相反的负价值。文化理论的负价值与文化理论的特性、与人类认知的特性、与实践主体的价值诉求都存在必然的联系。列宁指出:“认识和客观的一致是一个过程”[6]。这就是说,文化真理和客观的一致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它包含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包含在文化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例如,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历史证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建国以后,伴随着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导致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解出现偏颇,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演化成了为阶级斗争服务。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突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局限,发展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是否得当的问题
文化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经过主体反映、选择的主观的东西。每一个阶段的文化理论,就文化理论整体来说,只是文化工作一个侧面的反映,就每一阶段文化理论对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来说,它也只有近似的性质。所以毛泽东强调:“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到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到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其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许多的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在这里,毛泽东关于实践证实、检验真理过程的论述,也能让我们深入地认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理论创新不当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破四旧”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它一没有区分“四旧”中哪些是可以继承的优秀的东西,哪些是应该破除的腐朽的东西,二是没有强调“破四旧”将是一个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完成的长期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中带来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给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四)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理论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设基本规律,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效。当我们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思考对文化理论的创新时,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存在着两个“文化现代化”,一个是客观世界的,一个是主观世界的。我们谈论和研究的是后者,即那个被注入人的主观构想的、由文化现代化理论搭建的宏伟蓝图。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之中有‘以文化成说,我们研究文化理论的目的,无非是想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其‘化的效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说的文化现代化,其实是一个人为干预文化变迁的过程。当我们在头脑中试图对客观的文化现代化加以主观呈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干预,这种干预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方法判断”[8]。也就是说,我们试图认清现实、明确目标、找准从此岸世界到达彼岸世界的方法。
文化建设理论是主体在认识客观现实世界基础上的主观呈献,是人们认识、反思、把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环节。既然是主观的东西,就要努力遵循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否则,就容易陷入我们在历史上常犯的忽“左”忽“右”的错误,要么好大喜功急躁冒进,要么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endprint
三、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在创新文化理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文化理论创新的实效性,中国共产党需要把握好文化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与原则,从而趋利避害,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完善发展。
(一)把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
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价值的最大化,文化理论的创新行为必须是合理的、有度的,创新主体必须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自觉遵循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自觉遵守文化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文化理论创新的工具价值。
创新文化理论必须明确创新得当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的文化理论不只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它还是在充分研究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理论创新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人的价值取向两个部分共同约束,人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就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理论的发展来说,至少需要关注以下几项内容:
1.是否反映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作为当代执政党的文化理论,它必然要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从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因而,文化理论建设应该与人民群众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
3.是否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方向
文化理论是塑造人类生活的理论,它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也不应缺少世界关怀,文化理论必须是符合人的需要的理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对于事关人类福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我们的文化理论不应该视而不见。
4.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有效性
政党政治的发展表明,政党的合法性与政党实践的有效性是现代政党政治的两个基本主题。现代政党政治的良性发展都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学的回答,这是现代政党政治的一条基本规律。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文化理论既是对党执政合法性的诠释,也是提高党执政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的基本观念
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坚持科学态度,大胆探索,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创造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全球化时代的各种新变化为文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平台,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为文化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源泉,对新的时代和实践保持开放,就体现在“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理论创新必须为文化创新打开思想的大门,才能使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由旧质到新质、由传统到现代、由保守到开放的飞跃。
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文化理论创新所应遵循的思想原则。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创新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避免弄虚作假、夸夸其谈,而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广泛的经验内容揭示出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如果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文化建设的理想和目标缺乏了解,我们的文化理论创新就可能变成主观臆断,甚至滑向错误的深渊。因此,我们在文化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实事求是为准绳,致力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在探索回答时代性问题中确定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方向。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0]。在这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理论思维的时代性。马克思则明确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由此可见,任何时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都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问题,从文化方面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4.必须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和走向,从“五四”以来一直存在纷争,总的说来不外三种典型看法。有的学者概括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三条道路:第一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以大国自居,自以为高明,这是没有前途的;第二是全盘西化,完全抛弃固有的文化传统,这是不应该的,也是没有前途的;第三是主动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成就,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发扬固有的传统,创造自己的新文化,争取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12]。上述论者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四句话是一个整体,合在一起是对古今中西问题的完整回答,是缺一不可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主张。因此,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积极成果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体现了对国外新的发展理念的借鉴。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5年,我国正式将可持续发展立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世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有直接关系,反映了对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借鉴。endprint
5.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党要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改进思维方式等,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应随之发展,而人的思想要发展,往往需要首先改进思维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具有改进思维方式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拓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容就是建立在对“两个凡是”开展批评的基础之上的,而他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就是建立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不满意,而开展的自我批评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建设理论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认识文化理论的基本特性,坚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样在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以不断发展的文化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如.学习邓小平的理论创新精神[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2).
〔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4〕许玉乾.哲学批判与理论创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7.
〔5〕陆小伟.文化功能的基本类型[J].社会,1988(11).
〔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3-294.
〔8〕李冉.启蒙·濡化·创新——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12.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1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69.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