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设想
2014-03-18唐素琴袁璐韫
唐素琴,胥 东,袁璐韫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遭遇固体废物越来越多和资源越来越紧张两大难题[1]。发展循环经济(静脉产业)是解决固体废物不断增长问题、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4]。“十二五”期间,杭州市把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和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落实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出“先行先试”要求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对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的产业选择、物流分析等,为园区各类设施的设置和布局奠定基础。
1 杭州市区固废处理现状
1.1 产生量现状
2012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81万t,近7 a垃圾总量为1 583.98万t,平均为226.28万t,年平均增长率10.16%(见图1)。2010年杭州市再度启动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截至2012年底,主城区共有1 047个生活小区、56.8万户家庭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占主城区生活小区总数的85.7%,其中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产生量为196 t/d,进入天子岭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
图1 2006—2012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目前杭州市区餐厨垃圾未实行特许经营、统一收运和规范处理,大部分食物残渣流入城郊养殖业,10%左右混入环卫部门生活垃圾收运物流,被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理;部分废弃油脂被少数几家小规模废弃油脂处理公司回收处理。按照餐厨垃圾产生量占生活垃圾10%~15%测算,2012年杭州市区餐厨垃圾产生量900~1 100 t/d[5]。
1.2 处理设施现状
杭州市区现有2个卫生填埋场和4个焚烧厂,包括天子岭填埋场、萧山区围垦外六工段垃圾填埋场、杭州能达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乔司)、余杭锦江垃圾焚烧厂、杭州绿能环保发电厂(滨江)、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其中2012年焚烧处置总量为3 695.24 t/d,占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量的48%。填埋处置总量为3 997.12 t/d,占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量的52%。处理格局为填埋为主、焚烧为辅,见表1。
?
1.3 存在问题
自2007年以来,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一直未能增加,目前的4个焚烧发电厂由于建设较早,存在设施陈旧、规模偏小及超设计负荷运行现象。杭州惟一的战略性保障资源——天子岭填埋场有限的库容资源也正在被加速消耗之中。垃圾分类后,末端处理设施未配套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呈无序状态。垃圾产生量和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城市固废末端综合循环处理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
2 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 规划设想
2.1 总体布局
结合杭州市北部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及西部九峰环境能源厂优势,采用“一园两点”格局,总规划面积255.5 hm2,天子岭点以天子岭填埋场为核心,以垃圾填埋及资源化利用为主,规划面积231.4 hm2。九峰点以九峰环境能源厂为核心,以垃圾焚烧处置为主,规划面积24.1 hm2。
2.2 总体设计及规划设想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采用主导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建设十大示范工程,研发孵化X资源利用产业,形成“一总部、六基地”的总体设计。
近期至2016年,主导扩大城市固废综合利用与环保服务业发展,做到城市固废处理的无害化、高效化,形成具备处置杭州市主城区100%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能力,并可兼顾余杭区部分城市固废的处置。年处理城市固废202万t,年清运城市固废205万t,COD减排2万t,CO2减排53万t。
远期至2020年,通过对周围环境资源的整合,集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做到城市固废处理的无害化、高效化、资源化。形成具备处置杭州市主城区100%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能力,并可兼顾余杭区部分城市固废的处置,年处理城市固废305万t,年清运城市固废271万t,COD减排2.6万t,CO2减排121万t。
远景为2020年以后,以提升环保新技术和装备集成为核心,着重发挥科技发展实力,形成城市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的总部经济圈,城市固废综合处置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环保新技术与设备集成基地、资源循环利用科技研发基地、节能环保专业人才实践基地、循环经济教育基地,构建天子岭循环经济新模式,见图2。
2.3 园区规划建设十大示范项目
1)清洁直运示范工程。通过创新车辆设备和运营流程,采用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直运代替和接驳站(以车代机、厢车对接)4种模式,将垃圾从集置点、接驳点收集后,直接运至卫生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集中处理,实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暴露、沿途不渗漏”。杭州市主城区清洁直运全覆盖;建立餐厨垃圾等多个城市固废专项收运体系。
2)生活垃圾生态填埋示范工程。天子岭填埋场分为第一填埋场和第二填埋场,其中第一填埋场库容为600万m3,已于2007年5月填满封场。第二填埋场设计库容2 202万m3,分5期建设,首期于2007年投入使用,规划期内完成第二填埋场三、四、五期建设及可持续填埋场提升改造工程。
3)生物质能源发电示范工程。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规模3 000 t/d的九峰环境能源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炉渣综合处理中心,焚烧产生的炉渣在园区得到综合利用,污水在园区处理并进行中水回用,实现园区内垃圾处理零排放、零污染。
4) 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新建总规模400 t/d的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厂,一期200 t/d,2014年完成;二期200 t/d,2017年完成。新建总规模600 t/d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厂,一期200 t/d,2015年完成;二期400 t/d,2017年完成。新建处理规模1万t/a废油脂回收利用厂。
5)混合垃圾机械生物处理示范工程。新建处理规模1 000 t/d的混合垃圾机械生物处理厂。采用淋滤水解技术和厌氧处理技术将混合垃圾中的有机质水解酸化,进行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提纯制天然气或发电;非生物降解组分经过生物干化后分选成为适合水泥、造纸和发电厂使用的RDF燃料。
6)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清洁直运收运体系对居民大件垃圾免费预约上门清运,新建处理规模3万m3/a的大件垃圾回收利用厂,通过大件垃圾分拣、拆解及废旧木材资源化利用,实现大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7)沼气高值化利用示范工程。对天子岭填埋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厂及混合垃圾机械生物处理厂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及余热利用、提纯制天然气等高值化利用。
8) 垃圾渗沥液处理利用示范工程。采用GZBS污水处理“AT-BC系统+二级芬腾+二级BAF”组合工艺,对天子岭老的1 500 t/d垃圾渗沥液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新建九峰环境能源项目污水处理厂,出水部分经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后进行回用。
9)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示范工程。新建处理能力223 t/d的塑料类包装废物回收利用厂。对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项目、混合垃圾机械生物处理项目中分选出的塑料包装废物及牛奶盒、方便面盒及一次性纸杯等纸塑铝复合包装废物(利乐包)进行清洗、处理,分解成塑料、纸浆、铝,通过资源再生利用将塑料进行再生造粒、纸浆制成牛皮纸、铝制成铝粉等。
10)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工程。通过创新环境教育方式,围绕“一线、一园、一馆”,即“跟着垃圾去旅游”线路、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中国固废博物馆,搭建循环经济教育平台,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图2 天子岭循环经济新模式
2.4 园区循环链构建
通过建设先进设施、增强综合处理能力,促进城市固废循环利用,打造废物收集、运输、处理、营运、科研、教育、旅游一体化体系、上下游充分衔接的城市固废联合资源处理产业链。园区处理的城市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及包装废物、废油脂和车辆废油等其他废物。通过一系列废物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过程,物料在园区内形成三级循环。园区废物综合处理后形成的副产品经过加工成为资源化产品,如沥青基料、绿化营养土、塑料粒子、牛皮纸、铝粉、金属等,由园区输出至社会动脉产业中进行再利用,实现园区静脉产业和社会动脉产业的大循环。
园区内项目产品转化为其他项目的原材料,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厂产生的废油脂进入废油脂回收利用厂,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厂和混合垃圾机械生物处理厂分选的废塑料进入废塑料回收利用厂,九峰环境能源项目产生的炉渣进入沥青拌和厂,废油脂回收利用厂生产的生物柴油供清洁直运车辆使用,垃圾渗沥液处理厂出水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应用于园区道路冲洗、浇花养鱼、清洗车辆等,实现园区内项目之间的物料循环。
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产生的渗沥液和生产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到焚烧设施中,实现了项目内部的小循环,见图3。
图3 园区物料循环
3 结束语
推进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打造城市畅通“出口”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有效利用已有环卫设施,以规划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要抓手,通过在产业园设立环境缓冲地带、预留空间,为有效解决垃圾处理设施落地难、运营难提供了基础条件。
[1]贺然.关于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1):44-46.
[2]王军,岳思羽,乔琦,等.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2):155-159.
[3]王军,岳思羽,乔琦.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主要工作[J].环境保护,2006(11):30-33.
[4]王军.紧扣环境安全不放松:谈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编制思路[N].中国环境报,2006-08-21.
[5]张永芳,吴宏杰,张媛.杭州市餐厨垃圾管理探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3,2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