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饶州城址相关问题
2014-03-18李非
李非
摘 要: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饶州是辽代为安置渤海国移民而设立的一个州,不但具有辽代一般州城的基本特点,而且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这体现在饶州的城镇布局以及发达的冶铁业等各个方面,本文对饶州城址的特点与功能进行归纳与总结,能够以点带面,对促进辽代中小型城址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辽代;饶州;概况;特点;功能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16-05
一、饶州城址概况
辽代饶州故城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西南约六十公里处,南临西拉沐沦河(即潢河), 与303国道相邻,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林西县新城子镇西樱桃沟行政村。饶州城址总体上呈长方形,内部由城墙分隔为东、西两城,东城面积较大而西城面积较小。饶州城址东西全长1400、南北宽700米,周长4200米,面积约为一百万平方米。①在城址规模上来看,饶州城址在赤峰地区属于比较大型的城址,估计应为州城所在地。
据实地勘查,饶州城址内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遍布于城址各处的地面和土层中。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地建筑基址上面,几乎达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石制用具、铁制器物、陶瓷器物、宗教用品和古钱币几个类别,由地面断层可以发现堆积层很厚。这样大量的出土遗物在赤峰地区的辽代城址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对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饶州城址的特点
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实地调查,发现城址内东西两城的布局呈横向的“日”字形,即“城址平面为横长方形,系由大小相连的二城组成;西部城址面积较小,是一附城,东部当是主城。”②而且在大城西城墙的外侧发现有马面的遗迹,而且四角还存在着角台,如大城与小城同时建成应无此必要,据此估计,西侧的小城可能是在大城筑好以后再接筑的。这一点的古代城市在其他城市比较少见,而在辽代城址中却有很多发现,这是辽代城址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据目前考古调查结果来后,具有这种结构的辽代城址除饶州外主要还有辽上京、中京道的松山州等,③之所以有这样的城市布局,应该是同辽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及民族分布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唐末以前,潢河(西拉沐沦河)两岸的广大地区是契丹族的发源地,主要从事传统的渔猎畜牧产业,基本上没有其他民族在此地定居。但是,据《契丹国志》记载,从五代时期开始,“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④据《新五代史》记载“时刘守光残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⑤这说明迁入契丹腹地的中原汉人逐渐增多,契丹统治者将这些迁居以及虏掠而来的汉人安置在上京道地区,“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社会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为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在契丹统治者眼里,这外来的人口都是地位低下的人,不能与契丹人同居一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契丹统治者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就采取了在主城的外面再加筑一座附城,用来供这些外来人口居住,这样就形成了辽代城市所特有的“日”字形布局,这些被分隔出来的附城规模较小,居住条件较差,与一墙之隔的主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为了防范外来人口的反抗,契丹统治者往往在主城构筑坚固的防御设施,对外面的附城进行严密的监控。
其次,由于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开始,辽代实行了“因俗而治”⑦(百官志一)的民族政策,这是一种具有双重性特点的政治,即“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⑧,这一制度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即形成了将契丹人和外来人口分别置于分隔开的两座城中,这样可以减少契丹人与外来人口的对立,保留各自的传统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社会和安定和繁荣,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分隔,阻碍了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融合。
辽代这种“日”字形的城市,是以前历代中原王朝所没有的,在草原民族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创举,不但促进了辽代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饶州的城市功能
富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契丹民族,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市,不但使北方千百年来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变,促进了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而且使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饶州位于辽代统治的核心地区——上京道管辖之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饶州城址内发掘到的大量器物以及建筑遗迹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为我们研究饶州的城市功能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线索。
下面将饶州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的功能作一初步探讨。
(一)饶州的政治功能
首先是促进了契丹腹心地区州县制的推行。契丹人在建国以前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活是处于“纵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战,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⑨的状态,四时迁徙,居无定所,处于国家建立的萌芽状态,社会组织形式较为简单,因此没有施行州县制的需要。
但是,在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通过对中原地区多次发动战争,俘获了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人口,由于汉族人从事较为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而农耕生产需要定居一地,契丹族传统的治理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的需要,因此在与中原政权的交往中,契丹统治者逐渐接受了州县制这一新的治理方式,在契丹腹地的汉族人聚居区先后建立了一些州县进行治理,并采取较为宽松的优惠政策,洪皓所著《松漠纪闻》中记载“给以田畴,损其赋入,往来贸易关市皆不征”⑩《辽史》第十七卷《本纪第十七》圣宗八也有记载“初,东辽之地,自神册来附,未有榷酤盐曲之法,关市之征亦甚宽弛。”11 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渤海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政治上推行州县制度,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渤海国灭亡后,契丹统治者将一部分渤海遗民迁至上京道地区,设置州县进行管理,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饶州下辖三县,“长乐县。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临河县。本丰永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於潢水之曲。户一千。安民县。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户一千。”12 由此可见,这三个县都是由渤海遗民迁居而来,并且施行渤海国原有的治理方式。
其次是加强了对当地各族人民的统治,使比较激烈的民族矛盾得以缓解,加速了各民族融入契丹社会的进程。
为了加强对境内各民族的统治,辽代的民族政策实行的是因俗而治,据《辽史·百官志》所载:“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13 渤海国被契丹征服之前已经进入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契丹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较大,如果采取契丹现成的制度对渤海遗民进行统冶,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契丹统治者为了有效地治理渤海遗民,瓦解渤海遗民的反抗,采取了与对待汉族类似的民族政策,辽史第六十一卷志第三十刑法志上记载:“至太宗时,治渤海人一依汉法,馀无改焉。”14 这一政策保留了渤海人的民族习俗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推动饶州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一政策的贯彻施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有利于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饶州的经济功能
首先,促进了当地农耕经济的发展。由于契丹族对外交往的深入,受周边先进的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在传统的畜牧业特产方式之外,开始注重农业的发展。《辽史》卷五十九《食货志》记载:“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於农。”15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记载潢河及土河流域“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16 契丹统治者为了发展农耕经济,将战争中俘获来的汉族人和渤海人安置到契丹统治的腹心地带,并令其从事传统的农耕产业,使这一地区的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发,形成了农耕区与畜牧区的交错分布,先进的农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契丹族传统的畜牧区实现了互补,这一政策的实行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辽代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相适应,辽代大力推行州县制来代替传统上的部落联盟制,以适应农耕业的管理方式,加速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了国力的发展。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渤海国后,在契丹族的核心地区即上京道辖区,选择土地肥沃并且便于灌溉的地区设立州县,迁入善于耕作的渤海人从事农业生产,渤海人对这一带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饶州下属三县即是为了安置渤海人而设立的,属于这一类型的州县,由于饶州地区的气候以有土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经过移民而来的汉人及渤海人的辛勤耕作,开始扩大农业生产的范围,并大力引进新的耕作技术,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其次,带来了先进的冶铁业生产技术。除农业生产外,渤海人的冶铁业生产水平也比较先进,据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在渤海国的大部分城址中都发现有冶铁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铁器,据《渤海国志长编》卷一七《食货考》记载:“渤海人长于炼铁”,17 铁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辽太祖建国以后,由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以及对外战争的需要,对铁、铜等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比较重视冶炼业的发展,设置了“上京盐铁使司”18 来管理金属冶炼事宜,渤海被辽所灭后,辽代统治者将渤海遗民中的冶铁手工业者和生产工具大量迁到临潢地区,让他们继续从事冶铁行业,经过与中原地区传来的先进的冶铁技术互相交流,渤海遗民的冶铁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所生产的铁制生产工具和武器,对提高辽代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军队战斗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辽史记载,饶州下设的长乐县“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19 这说明饶州的冶铁规模很大。饶州城址所出土的铁器种类及数量都比较丰富,还发现有大量的炼铁焦渣和坩埚残片,焦渣堆积厚度达到了一米左右,20 与史料记载互相印证,证明了饶州是辽代一处重要的冶铁场所。
最后,成为了地区性的商业中心。辽代比较重视商业的发展,自太祖、太宗起就认识到了商业的发展对经济繁荣和增加国库收入的作用,辽史第六十卷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征商之法,则自太祖置羊城于炭山北,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命有司治其征;馀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21 饶州作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人口集中、经济繁荣,理应成为地区性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
澶渊之盟后,辽宋结束了互相征战的书面,两国之间和平共处,设立榷场进行边境贸易,使得宋钱不断流入辽境,与辽代自铸钱币共同流通,据北宋苏辙在《栾城集》卷四十一《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中记载:“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22 虽然宋朝为了制止铜钱流入境外,曾制定出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规定:“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为首者处死;其为从,若不及一贯,河东、河北、京西、陕西人决配广南远恶州军本城,广南、两浙、福建人配陕西。”23 以后北宋历代也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法律,但是也遏制不了铜钱流入辽境。这一情况可以从饶州城址中所发掘到的大量中原地区铜钱得以印证。说明了饶州的对外贸易比较发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辽代很早就开始征收商业税,并且成为辽代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辽史》记载:开泰元年十二月,“贵德、龙化、仪坤、双、辽、同、祖七州,至是有诏始征商”。24 饶州与上述七州同属斡鲁朵州县,虽然《辽史》中未明确说明其商业状况,但参考上述记录,饶州的商业应该比较发达。
(三)饶州的军事功能
辽代建立之初,周边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据《辽史·百官志二》中所载“辽境东接高丽,南与梁、唐、晋、汉、周、宋六代为劲敌,北邻阻卜、术不姑,大国以十数;西制西夏、项、吐浑、回鹘等,强国以百数。居四战之区,虎踞其间,莫敢与撄,制之有术故尔。观於边防之官,太祖、太宗之雄图见矣。”25 周边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对新建的辽政权虎视眈眈,时刻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在这样恶劣的周边环境下,辽朝统治者必然会重视军事,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辽代从上到下的各级军事机关建置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管理和指挥系统,各兵种完备,实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经过实际战争的检验,这种军事制度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正如《辽史》所言:“辽宫帐、部族、京州、属国,各自为军,体统相承,分数秩然”。26
由于严峻的周边形势,辽代十分注重地方军事建设,其中由各地的民户组成的五京乡丁又叫做京州军,是一支人数庞大的地方武装,据《辽史》记载:“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为乡兵。”27 乡兵平时从事生产,一旦发生战争,可被征召编入军队,大多数情况下从事后勤保障等辅助性的工作,“又於本国州县起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28 饶州隶属于上京临潢府,属于辽代统治的中心区域,乡丁人数较多,据记载“长乐县丁八千。临河县丁二千。安民县丁二千。”29 共一万二千人,这对维护地方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除五京乡丁外,辽代还设置有以渤海人为主的渤海军,由于渤海人骁勇善战,《契丹国志》中记载有“男子多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30 这表明在辽代渤海军的战斗力很强,“迨辽灭之之后,每用其遗民以服兵役,战则命为前驱,故其时有渤海军之设”,31 是辽代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饶州作为渤海遗民的聚居区,也是渤海军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辽代的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战争频繁,辽代所建立的城市十分注重军事防御功能。饶州城址位于潢河北岸,面山背水,河岸陡直,落差达到了40多米高,地势险要,可攻可守,城墙坚实高大,城墙的四周有马面、瓮城和护城河等完备的军事设施,32 而且距城址以北500米的小山上还发现有防御设施,33 可与城内守军互相支援,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有效地阻止外敌入侵。
(四)饶州的文化功能
做为饶州地区的中心城市,饶州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学思想得以广泛传播。自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随着国力的强盛,其统治的范围逐渐扩展到了长城以南的汉民族聚居区,在这一过程中,契丹人开始接触并逐渐接受了汉族文明,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为了巩固对境内各族人民的统治,辽代的统治者从中原地区引进了先进的儒家文化,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契丹传统文化通过吸收儒家文化,使辽代的思想文化、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个辽代存在期间,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辽代中期以后,以儒学的“礼治思想”以及“仁政思想”为主导思想,逐步完成了封建化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及文化的发展。
为了传播儒学,提升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辽代从中央到各地方设置了各级学校,从五京一直到州县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此但据西京诸州言之,五京诸州俱有学也”。34 通过学校教育的大力发展,加速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对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渤海国较早地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渤海文化。渤海国虽然灭亡了,但渤海遗民作为辽代的一个民族,其先进的文化对契丹辽文化继续产生着影响,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落后的文化必将被更加先进的文化所影响或取代。
其次,佛教文化比较发达。建国之前的契丹族人,信奉的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以萨满教作为自已的主要宗教信仰,建国后,在太祖在位时期,礼仪多用旧制,带有明显的原始色彩。通过不断与中原王朝的接触与交流,佛教开始传入辽代统治地区,辽代的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大力引进佛教,这是佛教在辽代得到发展和繁荣的根本目的。据《辽史》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神册三年“五月乙亥,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35 并且对佛教僧侣及寺院采取优待的政策。即使在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尤其到了辽代的中、后期,信佛的风气更为盛行,上至皇帝、贵族、官僚,下至平民百姓几乎全民信仰佛教,佛教寺院明显增多。佛教的盛行,深入地影响着辽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习俗。
渤海国灭亡后,为了使大量迁至内地的渤海人服从辽代的统治,维持社会的繁荣稳定,由于在渤海传统文化中佛教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平息渤海人的反抗,辽代统治者在渤海人的聚居区大力发展佛教,虽然在饶州城址的调查中没有发现佛寺的遗迹,但是发现的石佛头像和石经幢间接地证明了饶州佛教的发展盛况。
注 释:
①王刚.辽饶州及长乐临河安民三县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98(1):35.
②20 32 冯永谦,姜念思.辽代饶州调查记[M].东北考古与历史(丛刊)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12,214,213.
③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57.
④30 (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皇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141.
⑤⑥(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886,887.
⑦⑧13 (元)脱脱.《辽史》卷四十五《百官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685.
⑨15 (元)脱脱.《辽史》卷五十九《食货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923,438.
⑩松漠纪闻[M].
11 24 (元)脱脱.《辽史》卷十七《圣宗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4,172.
12 16 19 (元)脱脱.《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448,440,438.
14 (元)脱脱.《辽史》卷六十一《刑法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937.
17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一七《食货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533.
18 (元)脱脱.《辽史》卷四十八《百官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803.
21 (元)脱脱.《辽史》卷六十《食货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4.929.
22 (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一《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M].北京:中华书局,1936.9.
2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2,仁宗庆历元年五月乙卯.中华书局,1992.3122.
25 26 (元)脱脱.《辽史》卷四十六《百官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742,735.
27 29 (元)脱脱.《辽史》卷三十六《兵卫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4.429.
28 (元)脱脱.《辽史》卷三十四《兵卫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399.
31 《渤海国志长编》卷16《族俗考》,第367页.
33 吴宗信.辽饶州故城调查记[J].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0(6):513.
34 (清)厉鹗.辽史拾遗(卷16)[M].北京:中华书局,1985.333.
35 (元)脱脱.《辽史》卷一《太祖耶律阿保机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
参考文献:
〔1〕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经总要前集[M].台北:台湾影印,1976.
〔3〕(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6〕(宋)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