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4-03-18林琦琼

文理导航 2014年6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林琦琼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信心,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努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会在教师的关爱和指导下得到快速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课标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培养实践的意识

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要有“实践意识”,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践意识,具体体现在当主体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主体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数学问题一定要生活化要来源于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切入点。

二、创设情境,唤起“实践”的愿望

情境的创设,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依据有关教材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实践的情境。

如教学“万以内的笔算进位加法”时,可以设计:“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教师给希望工程的小朋友捐赠学习用品:《新华字典》18元,录音机283元,步步高学习机768元,电脑4859元。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两样,你会买哪两样,需要多少钱?请你列出算式。”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操作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出示圆形实物:问: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圆的周长呢?接着教师就指导学生分组测量。根据教师提供的圆形纸片、圆形实物、尺、线、图钉、剪刀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了“滚动法”和“线绕法”,并通过计算测量的数据,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总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时教师再适当介绍圆周率的概念,得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整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从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又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如在讲究“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进行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只要转变教学思想,增强实践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信心,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努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会在教师的关爱和指导下得到快速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