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临海词调成为江南古城的历史文化记忆
2014-03-18陈辉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陈辉[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让临海词调成为江南古城的历史文化记忆
⊙陈辉[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临海词调在漫长的岁月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化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本地方言,逐渐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曲艺。临海词调音乐婉转悠扬,唱腔抑扬并蓄,唱词古朴典雅,是明、清以来江南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
临海词调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临海词调是江南一种古老的民间坐唱曲艺形式。据近代学者、邑人项士元所著《临海文化史》记载:“词调发端于南宋乐师张所创的海盐腔,元初杂剧家杨梓加以整理发展,明中叶海盐腔盛行于嘉、温、台一带,明末演变成词调。”①临海词调在漫长的岁月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化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本地方言,逐渐演变而成,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临海词调音乐婉转悠扬,唱腔抑扬并蓄,唱词古朴典雅,表演质朴自然,是明、清以来江南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临海词调作为台州的本土音乐文化,它浸润着江南的人文气息,彰显着临海这座千年府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历史文化背景。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江南古城。南宋时期,都城南迁临安,台州作为辅郡,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有“小邹鲁”之称。宋代南戏的萌芽和兴起,为临海词调的诞生奠定了历史基础。江南府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富庶的经济条件,为临海词调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据史料记载,临海词调的兴盛和发展,与明嘉靖年间一个叫谭纶的台州知府有关。谭纶(1520—1577),江西宜黄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既精通军事,又酷爱戏曲。据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谭纶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将海盐腔由台州引入江西宜黄县。”②他任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他还请昆山戏曲家对台州流行的海盐腔的曲牌,以及唱腔、伴奏进行改革,强调“字正腔圆,转喉押调”,以使临海词调曲牌丰富多彩,唱词清丽工整,腔调悠扬婉转。由于词调古朴清雅,迅速在台州府治城内繁衍生长,并逐渐遍及周边城镇乡村。清朝中后期是临海词调的鼎盛时期,道光年间(1821—1850),出现了林心培、董林、洪珍薮等一批著名词调艺人,光绪年间(1875—1908),又涌现了宋淑兰、杨月悟、周新甫、秦月波等一批唱作俱佳,颇有造诣的词调艺人。③
古时,临海文人雅士素有结社的风尚,“斗会”是当地的一种传统习俗,主要是艺人们为病家拜斗求寿,消灾祈福而进行的酬神祭祀活动。同时各地还有许多民间自由组合的坐唱集社。词调演唱形式不拘,场地、人数不限,多则十余人,少则三五人,大家身着长衫团团围坐在堂前屋后、庭院天井,手持各种丝竹乐器吹拉弹唱,悠然自得,清丽优雅的唱腔颇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临海词调属于江浙沪一带弹词类曲艺的一个支系,与苏州弹词、杭州南词、绍兴平湖调、四明南词等周边地区曲艺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在表演形式、伴奏音乐、声腔、语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早先,临海词调既作雅集性的自娱演唱,为文人雅士消遣解闷之用,又受邀为富家贺喜祝寿后助兴唱堂会,并渐渐衍生为雅俗两派:一为“长衫派”,由出身清高的文人雅士、悠闲子弟组成,如昭德社、成文社;一派为“短打派”,由出身清贫的底层劳动者组成,俗称“赤脚鲜”,如逍遥社、风韵社。早先,演唱者均为男子,并根据戏剧人物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唱女角的男士也模仿昆剧、京剧用假嗓小腔来演唱。除檀板由旦角掌握外,其他乐器演奏者身兼数职。一声清音嗓子亮起,笙弦琴箫齐鸣,庭院、堂前俨然成了戏院。临海人的府爷秉性和喜好结社的习俗,给临海词调的滋生繁衍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曲艺音乐特征。词调音乐属于曲牌联缀体,其唱腔、音乐由不同曲调、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相对独立的多个曲牌连缀而成,临海词调常用曲牌约32种,主要有“男宫”“女宫”“平和”“花平和”“水底泛”“醉花荫”“旦引”“琵琶引”“点绛唇”“粉蝶儿”等。其基本板式有散板、平板、中板、快中板、流水板等,根据唱腔特点、故事情节、表达情绪的需要及板式本身的特点加以使用。其中有的曲牌来自于昆曲曲牌,有的声腔、音乐与本土及及周边地区的台州乱弹、金华婺剧、南词、滩簧等古老的地方剧种、曲种和民间小曲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演唱时根据唱词结构、音乐发展和角色情感表达的需要,将多个曲牌连接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唱段。临海词调唱腔和道白中的咬字吐字以台州方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其声腔一定程度上受南词、昆曲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临海词调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婉约平和、富有变化,调腔婉转柔美、自然圆润的基本风格和特征。临海词调唱腔细腻,字正腔圆,咬字吐音讲究“阴、阳、上、去”四声与曲调旋律的和谐。一字多腔分头、腹、尾三段,切音一腔数转,字少而调缓。讲究运气深沉而不浮躁,腔圆气足,转音自然柔和,悠扬悦耳。艺人们的演唱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功”,行腔自然,圆润舒展。《白兔记》中的《出猎》一场,李三妈为表达自己的悲苦生活以及想念智远的一段“水底泛”唱腔中,短短十几个字的唱词,竟婉转叠唱了五十一拍,听来酣畅淋漓,声情并茂,不难看出老艺人们在声腔的运用上,有着深厚的功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临海词调的伴奏乐器有二胡、洞箫、竹笛、笙、琵琶、三弦、阮、扬琴、中胡、檀板、包鼓、碰铃等,类似于江南丝竹乐队。其伴奏音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过板音乐,包括引子(前奏)和过门(间奏),二是托腔音乐,包括随腔伴奏、衬腔伴奏、加花伴奏、对比伴奏、结尾伴奏等。曲艺音乐的乐器编配,常常会随乐队人数和演唱场所而增减。伴奏音乐对衬托唱腔,贯穿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临海词调传统曲目主要有:《牡丹对课》《僧尼会》《断桥相会》《貂蝉拜月》《疯僧扫秦》《出猎遇母》《逼休》《凤仪亭》《渔家乐》《朱买臣》《貂蝉与吕布》《牡丹亭》《白兔记》等。曲目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主要颂扬才子佳人的忠贞爱情和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从曲目内容和音乐风格看,临海词调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研究临海词调的文化基质和艺术特征,对于研究江南说唱艺术的历史、沿革、发展、流变,探索其内在规律,考察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传承保护策略。尽管临海词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流传于台州大部分县市,见证着曾经繁华的江南府城文化,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无专业曲艺团体所依托,亦无专业演职人员可传承。现在的临海词调,不过是书上的文字、墙上的图片、博物馆的陈列和旅游宣传册中的资料,即便是听到几声清音遗响,也是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艺人的象征性演唱,或是当地中小学课余兴趣小组的作秀式模仿。随着老艺人的悄然离世,临海词调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甚至连外地专家慕名前来考察临海词调,也因当地组织不起词调艺人为其表演,只好失望而归。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的,尤其是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体现了这一特质。传统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河流,倘若离开人的活态传承,便失去了源头活水,河流将会干涸。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否则,祖先的文化遗产将在我们这一代丧失殆尽。
临海词调的传承与保护,要秉承“以人为本、保护为主、传承发展、讲究实效”的宗旨。当地文化部门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危机意识,全面普查散落在民间的临海词调原始资料,如历史渊源、传承人谱系、曲谱传本、传统曲目、曲牌、剧本、乐器、文字、图片、音像、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记录等,并将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归类、整理、存档,进行“数字化”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传承和发展。对健在的临海词调传承人进行登记、建档,在政策上保护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艺术上尊重他们,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对其口承文化采取抢救措施,采录其现场演唱、口述史料,保存其传谱、回忆录,传承其家学、技艺,培养接班人,注重活态传承,避免“人亡艺绝”。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艺术交流活动,挖掘临海词调的文化内涵,拓宽发展渠道。发挥地方政府、群众团体、学术界、文艺界、新闻界、工商界的作用,形成合力,出台扶持政策、筹集扶持资金、落实扶持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在对外文化宣传和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扩大临海词调的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千年古城的文化名片。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在当地普及临海词调知识,举办临海词调培训班,组织临海词调艺术团,编写临海词调教材。培养词调业余爱好者,请老艺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使临海词调后继有人。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紫阳古街举行每周一次的临海词调聚会,在东湖举行每月一次的临海词调雅集,在江南长城节举行每年一度的临海词调展演,使临海词调在活态传承中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让临海词调与江南古长城、紫阳古街和东湖一道,成为临海的标志,成为千年府城的历史文化记忆。当词调之于临海,如同昆曲之于昆山,评弹之于苏州,沪剧之于上海,越剧之于嵊州,南音之于泉州,纳西古乐之于丽江……成为一座城市不可替代的文化景观、文化品牌、文化符号时,才能真正体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人文价值。
①台州市文广新局:《台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读》,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204页。
②叶哲明:《台州文化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页。
③杨韵:《临海词调的艺术价值及传承发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8页。
作者:陈辉,台州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美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本文系2012年度台州市社科联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2YB02);2013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临海词调的传统文化基质与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3N217)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