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凉传》与五台山得名初探
2014-03-18杜瑞平中北大学太原030051
⊙杜瑞平[中北大学, 太原 030051]
五台山集世俗要地、神仙紫府、文殊道场和清凉圣地于一身,这就使本为偏居山西的五台山成为在全国具有普遍影响的佛教名山,在唐代佛教中居于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一、《古清凉传》
《古清凉传》是唐朝五台山的山志,对五台山的立名标化、封域里数、古今胜迹、游礼感通、支流杂述进行了整体介绍,是对五台山第一次全面的叙述,记录了五台山这一具有区域性质的文化现象在唐代的佛教文化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古清凉传》见录于《宋史·史部·正史类》《通志·史部·别史类》《山西通志·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文渊阁书目·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古清凉传》在《大藏经》中全文收录。该书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名山著作,也是现存关于五台山佛教最早的专著。由于整部传记是以作者慧祥的亲身闻见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载构成,读起来颇让人信服。
二、五峰山——紫府——清凉山——五台山
“山在长安东北一千六百余里,代州之所管。山顶至州城,东南一百余里。其山左邻恒岳,右接天池,南属五台县,北至繁峙县,环基所至,五百余里。”①明确指出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其山,五峦巍然出群山之上,故谓五峰。”②在郦道元时代,五台山之名为五峰山。③《水经注》此段已佚,只在《古清凉传》中将此文保存。
紫府是道家对仙人所居之地的称呼,根据与五台山有关的古籍和史志作品的记载,五台山是修炼道教的人居住之所,又多产药物。在佛教传入之前,五台山是被作为仙山的。很多与五台山有关的记载都可在古籍和史志作品中找到,可知五台山是仙人所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与仙有着紧密的联系,与道教有着很深的联系。
今山上有清凉寺,下有五台县清凉府,此实当可为龟鉴矣。一名五台山,其中五山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也。……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旌异记》云:“雁门有五台山,山形有五峙,一台常晦,不甚分明,天清云散,有时而出。”……《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④
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据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淖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弥布。幽涵神物泄云龙。萦纡盘据,无非梵行之栖;隐显环匝,尽有真人之宅。⑤
关于清凉山的得名在《广清凉传》中的卷上“清凉山的得名所因”部分中有更详细的解释:
按《大唐神洲感通录》云:“代州东西,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号清凉山,山下有清凉府。经中明说,文殊将五百仙人住清凉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⑥
在《清凉山志》中有如下记载:
汉明以前,声教未至,台山圣境,闻者尚希,况造者乎!当是时,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通。其川原之处,皆黄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皆以为神人之都。自古相传,有仙人者,发结五髻,衣挂三铢。或独一无侣,或群儿相逐,游行五顶间,望之俨然,近之则失。或出或入,人莫追寻。或云周时即在此山,或云莫穷其始。后来人迹渐繁,其出渐少。当时黄冠,目为素衣仙。及腾兰开山后,遂不复现。《三晋异记》云“:无恤登常山,西瞻紫云之瑞,疑雁代间有王气。因猎于五台之阿,倏而云淡若水,见神人焉。衣素,容若金,俨若熙若。占之,蔬祭吉,遂罢猎而返。后《宝藏经》至,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⑦
综上可知五台山的“紫府”,并没有因“清凉”著名。五台山是如何被确定为佛教经典传说的清凉山呢?这就要从五台山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说起“。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县,周围五百余里,五峰高耸,顶少林木,五山之巅,各有二至六万里之平地,平坦如台,故称五台,最高之北台,海拔三千八百公尺,山势雄浑,人迹罕至。山中七月见雪,四月解冰,深谷幽壑,常年积雪。当地人称之为‘万年雪’,清凉绝尘,故又名清凉山。”⑧《文殊般涅经》云“: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三昧,佛灭度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说法”⑨,教化成就,令不退转。先天清凉的自然环境使五台山在很早时期就成为高僧修行佳处。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是逐步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是与中国的神仙方术合流,有的学者称之为“道教式”的佛教。五台山从仙山到文殊菩萨道场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很好的反映。这在《古清凉传》中折射出佛道的微妙关系。五台山集俗世要地、神仙紫府、佛教道场和清凉圣境于一身,在《古清凉传》中可以看到其发展的脉络。
三、社会历史背景
五台山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历代帝王的信奉与支持。可以说,五台山佛教的兴衰也是佛教在中国流传和发展的反映。⑩而这种兴替变迁在《古清凉传》中得以记录,从中也可以看到作为五台山最早的传记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周穆遇化人之后,汉武得金神已(以) 前,去绪昭彰,久形于简牍矣。但以秦正肆虐,焚烧诗书,遂使妙业真乘,与时而替。洎显宗感梦,波澜斯盛,浃寰瀛而启路,架日月以争晖。伟哉,可略而言者也。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塔寺,将四十千。此中伽蓝,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据此而详,则仙居灵贶,故触地而繁矣。遭周武灭法,释典凌迟。芳徽盛轨,湮沦殆尽。自非神明支持,罕有仆存者也。今之所录,盖是其徒,至于真没凋残,可谓长太息矣。其有修建塔庙,造立尊仪,景业可称,事缘弘替者,虽非往古,并即而次之。⑪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两汉之际,在东晋时期,佛教已深入人心。佛教究竟是何时传入五台山,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古清凉传》提到,北齐时代,五台山已有二百多座寺庙,并且得到国家的税收支持。
魏文帝曾亲自建寺,“(大孚图) 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⑫。魏文帝还建立了清凉寺,佛堂的尊像至今仍存。魏孝明帝时沙门灵辩著论关于《华严经》的著作一百卷“,时孝明皇帝请于式乾殿敷扬奥旨,宰辅名僧,皆从北面”⑬。“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焉”⑭,王子在育王古塔前烧身供养,可见用心之诚。
然而周武帝宇文邕在574年下令毁灭佛、道二教,没收佛寺财产,使僧人还俗,五台山也未免于难。五台山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态度有密切的联系。“昔有大隋开运,正教重兴,凡是伽蓝,并任复修”⑮,从隋朝开始,佛教开始恢复,五台山的佛教也开始了新的发展。
唐朝自建立之初,就格外重视五台山。唐王朝与山西有着很深的渊源,李渊父子由太原起兵而有天下,武则天是山西文水人,唐朝皇帝与山西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对五台山情有独钟。这样,本来是具有区域性质的五台山,成为得到执政者支持的全国性的佛教名山。因此,在唐朝,名僧信徒、官员民众朝圣成为风气:
五台山的文殊圣迹还吸引着国外僧人的来访,西域梵僧释迦密多罗在乾封二年(667) 六月,到五台山求拜文殊,唐高宗非常重视,并敕令相关人员陪同,沿途供给一应俱全:
因此,五台山佛教的兴盛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和倡导,这在《古清凉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①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大正藏》第51册第1093页中栏第13—16行。
②④ 《古清凉传·卷上·立名标化一》,《大正藏》第51册第1093页上栏第8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3页上栏第5—18行。
③ 梅海先生在《五台山山名考》(《五台山研究》,1986年第2期) 中,也提到学者刘汝霖先生对此的考证。
⑤⑦ (明) 释镇澄:《清凉山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出版发行社1997年版,第13—14页,第108页。
⑥ 《广清凉传·卷上·清凉山得名所因四》,《大正藏》第51册第1105页上栏第4—10行。
⑧ 金山:《佛教四大名山之四——五台山》,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专刊59·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第367页。
⑨ 《广清凉传·卷上·菩萨何时至此山中三》,《大正藏》第51册第1103页下栏第6—8行。
⑩ 孙昌武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中提到日本学者本善隆的学术观点“:佛教首先是作为‘道教式’的宗教而在中国社会里得到崇信并流行的。”(《中国净土教の开展-汉魏晋南北朝时代を中心として-》,《本善隆著作集》第四卷,大东出版社1976年版)
⑪⑫⑬⑭⑮ 《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大正藏》第 51册第1093页下栏第26行—1094页上栏第9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4页上栏第25—27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4页下栏第24—25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4页下栏第14—16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5页下栏第14—15行。
⑯⑰ 《古清凉传·卷下·游礼感通四》,《大正藏》第51册第1098页中栏第22至下栏第13行;《大正藏》第51册第1098页下栏第23—27行。